陈寅恪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说:“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材料中“空前之世局面”指的是( )
A.秦汉时期 | B.魏晋南北朝时期 |
C.隋唐时期 | D.宋元时期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B.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
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 B.唐朝 |
C.北宋 | D.明朝 |
汉在秦乡置“三老”基础上,增加了县“三老”。刘邦对选拔县乡“三老”的要求,不仅是要年龄大、学识广,最重要的是要“能率众者”。“三老”选拔说明汉代
A.察举官员注重声望 | B.地方家族势力强大 |
C.不拘一格任命官员 | D.中央加强控制地方 |
《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
A.汉朝选官主要依据儒家思想 | B.九品中正制存在明显弊端 |
C.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 | D.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 |
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着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表现的是 ( )
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
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 |
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 |
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 |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
A.隋朝的科举制 |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C.元朝的行省制 | D.明朝的内阁制 |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隋朝开始,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逐渐成为历朝选官用人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是( )
A.禅让制 | B.世袭制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化政治 ④世俗文学兴起(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