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

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9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与日本”论坛在北京举行,讨论今后中日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历史上中日两国很早就有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特产檀弓、果下马输入中国
B.汉武帝时朝鲜半岛国家通过日本“使译通于汉”
C.东汉光武帝赐给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两汉时期,日本“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汉相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众多政治模式,秦始皇的抉择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面对众多思想文化,汉武帝的选择是儒家独尊,这足以说明早在秦汉时期(  )

A.统治者的偏好的确能够决定政策走向
B.儒家思想其实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C.忠孝仁义其实是众多思想文化的共同观点
D.帝国的政治文化已经渐趋定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赋税制度体现了古代“勿夺农时”思想的有(  )
①编户齐民   ②租庸调制   ③募役法 ④一条鞭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汉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秦汉时期实行了  (   )

A.中央集权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政治体制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政治结构,但是令人惊叹的是在古代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却拥有了完全相同的政治理念。完全相同的政治理念指的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机构、册封、和亲是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唐朝在处理与下列少数民族关系中,三种方式都曾运用过的是

A.突厥 B.回纥
C.南诏 D.吐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
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
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诸侯王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目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摘引自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五年(公元前242)……初置东郡。……十七年(公元前230)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摘引自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摘引自《元史·百官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国郡县制度推行的基本情况。
(3)依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官任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行省制度设置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以下历史现象不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罗马万民法的出现
C.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举制度传遍欧洲
1835年,曾经居留中国的西方人士格尔斯感慨:“……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1)格尔斯所指“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什么时候?宋朝时期这一制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格尔斯之前的300年间西方人士是如何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
(3)你认为“科举制度必将为西方所借鉴”的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
————唐《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二》
材料三   宋代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即省试,由皇帝临时任命主考官。……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廷复试,称之为“殿试”,经殿试而最终录取者,即为“天子门生”。
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注:糊名)、“誊录”。
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士6603人。……两宋310年,仅正奏名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当时的135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以及太学三舍考选等途径获得出身的。(注:宋代科举考试录取时,分“正奏名”与“特奏名”两类。经过中央省试合格的举人,称“正奏名”;因多次落地且年高而在殿试时另立名册、受到特殊照顾者,称“特奏名”。整个宋代特奏名录取数目,大约占全体录取数的45%左右。)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2)概括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存在的现象,试说明其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说明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4)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5)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重大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有利于唐前期繁荣局面出现的是(   )
①三省六部制的完善;②科举制的实施;③租庸调制的推行;④两税法的实施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音仇,意同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三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中的图片三分析,明代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四回答:
①图一、图二反映的分别是中国古代中央的什么政治制度?其最根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②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常以左右来区分人或事物的远近尊卑。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到了元代,不但以右官居上,更是发展到连科考取士也分左右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而到了明朝,又回复了尚左的传统。据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左右观的变化带有时代特征 B.左右观与其民族文化相关
C.左右观的变化体现社会进步 D.左右观是等级社会的产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