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通讯工具的进步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30分)铁路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下列关于近代铁路的史料。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后不久,清政府以“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的理由,禁止火车行驶。
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武汉很快发展成中国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之一。
截至1911年,西方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并控制了其中的94%。
1936年,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湖南一万余名船夫和挑夫因此失业。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修建铁路对近代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要求:条理清晰,角度多样,并有总体认识) (10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熊月之在《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中曾说:“乡下人看上海,看到的是繁华。道德家看上海,看到的是罪恶。文化人看上海,却每每看到的是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当南北航线之要点,东西洋贸易之枢纽,新学输入,风气之开,较他处先。是上海者,诚陶冶人才之文明渊薮也。              ——《民立报》1911年7月3日。
材料二: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品岸。”
——摘自《上海档案》
(1)《南京条约》的签订是源于中英的哪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如何?
材料三:“四围马路各争开,英法花旗杂处来。怅触当年丛冢地,一时都变作楼台。”
——19世纪70年代竹枝词
(2)竹枝词所咏的是何事?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四:“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摘自《上海档案》
材料五: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
——《申江百咏》
(3)“火树千株”指的是什么?它的发明源于哪次工业革命?
材料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4)上海人民阅报风气的形成始于哪份中文报刊的创办?其主要价值如何?
材料七:余游上海十余年矣,寓庐属在洋场,耳闻所及见闻逐髁,……此邦自互市以来,繁华景象日盛一日,停车者踵相接,入市者目几眩,骎骎乎驾粤东、汉口诸名镇而上之。来游之人,中朝则十有八省,外洋则二十有四国。”         ——葛元熙《沪游杂记》自序
(5)上海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请概要评述上海的近代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材料一:

(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
(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材料二: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年列车时刻表展现中国铁路沧桑巨变史,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变迁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来自《新华网》的一篇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华网沈阳4月17日电(记者徐扬)
沈阳收藏家詹洪阁从1987年开始收藏列车时刻表,目前已有百本不同年代、版本的列车时刻表。这些小册子展现了中国铁路的百年沧桑巨变。
100年前清政府印制的“火车时刻表”,仅是一张印着繁体字、没有阿拉伯数字、比16开大些的纸。而日前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发行的新版“列车时刻表”,厚达329页。……
新中国成立前,铁路长期被军阀和西方列强割据,铁路建设虽经70多年的发展,营业总里程只有2.18万公里,能运行的仅有1万多公里;如今,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已经达到76600公里,是1949年的3.5倍。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掀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成昆、湘桂、贵昆、鹰厦、京包等一批干线相继动工建设,全国铁路的骨架日益完备,火车通天山、抵海岛,跨沙漠。……
1997年到2007年,中国铁路事业进入新的“快车道”。六次大提速,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车型不断更新换代,主要铁路干线时速达到200公里。坐火车“夕发朝至”,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之间成为现实。……
请回答:
(1)100多年前清政府印制的“火车时刻表”可能印有中国人自办或设计的哪些铁路?请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2)“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掀起了铁路建设高潮……一批干线相继动工建设”,请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
(3)透过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适当联系世界背景,你是如何看待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1835年德意志仅有铁路6公里,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 960公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
(4)针对包兰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问题,分析保障铁路畅通的主要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日:“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不仅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维艰可以体味。
材料二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 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 200公里,占总比例的14%。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
材料四 据袁昶估计,庚子前后,仅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守,“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材料五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一如他们的经济扩张活动,“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马克思语)俄国外交大臣维特揭示列强争夺路权的奥秘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力方法之一是将铁路建筑权抓在手里。"
——以上材料均引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五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兴建方面的特点。
(2)据材料三、四、五分析铁路兴建与营运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1879年,唐廷枢提议修建唐胥铁路。……“行车未久,都中言官复连奏弹勤,谓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在这种情况下,慈禧降谕禁止机车行驶。……小火车被禁驶后,用骡马拉的运煤大车再次行驶于唐臀铁路的轨道上。
——黄一琨《唐胥铁路之铁路与皇陵》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伞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
在《建国方略》中,他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孙中山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唐胥铁路的建设及其遭遇说明了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主要战略意图。(4分)
(3)这一方案未能付诸实施的社会原因是什么?(6分)
(4)21世纪初,孙中山的“高原铁路系统”理想得以初步实现,其突出成就是什么?(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马车   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
铁路——京张铁路  

材料二 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形成了以临清、德州、济宁为代表的运河城镇区间贸易和以登州、胶州为代表的沿海城镇区间贸易两个封闭的系统。19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的兴建和新河道的疏浚通航,全省初步形成了以三河(黄河、小清河、卫运河)、二路(胶济铁路、津浦铁路)为框架的商路网络。新商路一方面将彼此隔绝的地区连接在了一起,另一方面又使沿路许多市镇成为新的集散市场……由于青岛、烟台通商口岸新设施的建成,以及轮船运输业的兴起,出现了“水陆货物皆转移于青岛,而胶州商务乃至一落千丈”,登州港口“仅余断港绝潦,为贩夫佣妇洗菜浣衣之所”的现象。……咸丰年间,黄河北徙截断运河,致使河道淤塞,航运受阻,河身日渐浅涸,仅东昌、临清间有小舟来往,商业大受影响,济宁也日见寥落。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由传统交通工具向近代交通工具的演变,试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山东商业布局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以至民国,近代化交通在艰难中发展变化。试以邮传为例,简要说明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何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年11月)

国名
在中国投资的铁路
共计
英国
2 800英里
6 420英里
俄国
1 530英里
德国
720英里
比利时
650英里
法国
420英里
美国
300英里

 
材料二 到1911年,虽然全国铁路总长9 600多里,但其中8 900多里是由外国修建并控制.清政府自主修路仅660多里。到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 000里,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
请回答:
(1)根据两则材料,说明此时期的铁路修建有何特点,为什么?
(2)这种铁路修建方式产生了什么结果,并举一例说明?
(3)根据材料二,概述民国时期铁路修建的变化情况,简要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人们已经懂得使用木轨,来减少车子的阻力和颠簸。18世纪,英国矿山和冶铁工厂的运输中已经普遍采用了木板轨道。但木板承重力差,易被轧坏,木材的损耗极大。后来,人们在木板外面包上铁皮,以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18世纪中期,人们又开始采用铁轮和用生铁铸成的凸缘铁轨,后又改为平铁轨,并使车轮带凸缘,以克服易于脱轨的缺点。1770年,一名法国人发明了一辆蒸汽机车,但仍有很多缺陷。1803年,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设计了一辆蒸汽机车,这辆机车重25吨,时速4英里 (1英里等于1.6093千米),但由于车轮和轨道平滑,行驶中特别是上坡时容易脱轨。1813年,乔治·史蒂芬孙攻克了许多难关,设计出了性能良好的实用铁轨机车。1825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此,交通运输进入了铁路时代。
材料二  1835年底,德意志才建造了第一条很短的铁路(不到6公里),但是,1860年它的铁路总长度已经达到7180英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材料三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英国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修建铁路的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4)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了关于近代中国铁路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 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为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维艰可以体味。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修筑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在铁路兴建之初遇到了什么情况?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后到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修建出现了什么新特点?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⑶据材料三,归纳近代铁路的修建对推动近代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帖。
材料二 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倍讥讽为“马车铁路”。
材料三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1889年,袁世凯为向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问:(1)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2)义和团的口号与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3)你怎样理解历史上发生的这些故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
——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
材料二 “黄包车”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他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             ——摘自新华网

图5-15-3         图5-15-4
材料三 到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车轮声声,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
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生变革的原因有哪些?
(3)从材料三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如何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三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通讯工具的进步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