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

明代政治人物王世懋在其著述中描绘了景德镇因烧制瓷器而火光烛天的情形,称之为“四时雷电镇”。这被个别历史学者认为是“工业超时代发展的征象”,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政治人物的著述不足以成为史料 B.著述不属于实物资料所以可信度低
C.史料研读须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D.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探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曰工;通财货曰商。”材料对“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  )

A.社会地位 B.职业分工
C.道德品质 D.知识水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衡阳市八中历史科研小组参观了一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明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   

A.一个纺织作坊遗址中有较多棉纱、棉布
B.一个陶瓷作坊遗址内发现带阿拉伯文图案的瓷器
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许多珐琅彩瓷器
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汉语中,“鼎”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在中国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内发现的一条裤子,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这条裤子的年代可追溯到3300年前。在设计上,它采用三块布料,一块用于腿部,一块用于胯部,上有编织花纹装饰,腰部使用绳子扎紧。这条裤子不可能采用的材质是
 

A.绢
B.帛
C.麻
D.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该诗歌能够反映元朝

A.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发展
C.农民过着富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律·均工》规定:“新工初工事,一岁半红(功),其后岁赋红(功)与故等。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能先期成学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籍书而上内史。”材料说明当时

A.手工业官营制度开始形成 B.注重管理手工业者的劳动
C.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D.手工技艺的传承不再封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  )

①司母戊大方鼎      
②甲骨文    
③唐三彩凤首壶    
④人面鱼纹盆

A.①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②甲骨文中出现”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
C.③反映了唐代制瓷业的成就
D.④反映了原始时代高超的彩陶技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国市镇商业化的趋势始于宋代。但是,这一变化的趋势极为缓慢,直到16世纪前仍处于萌芽的状态。嘉靖万历年间,江南市镇迅速勃起。据《吴江县志》记载,该县弘治以前只有三市四镇,万历时增殖十市七镇。这一趋势并不限于吴江一县……万历时的市镇,人口达五万以上者四个,三万五千者一个,一二万者七个,万人以下者比比皆是……江南的湖丝、丝织品、布匹等通过走私贸易大量出口。湖丝输入西欧始于嘉靖时,至明末,葡萄牙人每年运往印度果阿与可陈殖民地的中国丝已达43万余磅。此后,荷兰、美国也大量输入湖丝。湖丝输入日本数量更多……江南市镇纯粹商业型的不多,更多更有意义的是兼有专业型的市镇,例如嘉湖地区的丝织业市镇与太仓、松江地区的棉织业市镇……随着濮院镇的兴起,其附近农民也“多业机杼,间有田业者,田季皆雇西头人为之”。商品生产向农村的扩散,使呈极块状的封建经济结构出现了小小的松动,从而启动了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变化。
——选自唐力行著《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明清时期“启动了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变化”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纵观明代和清代中前期,即公元14-18世纪明清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经济制度,已出现带动整个国家向市场机制转换的倾向。在几乎封闭的专制统治下,其法律制度与经济的系统结构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基本不同……中国的社会转型和近代化进程严重滞后。直到鸦片战争中隆隆炮声才能把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由此开始缓慢的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坎坷之路。
——选自郝均、周边春《明清时期中西方社会转型的比较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法律制度与经济的系统结构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基本不同”。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梦的产生与世界历史是紧密联系着的。所以,没有近代西方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就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就没有天朝梦想的破灭,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提出。”结合史实论证该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穿着棉布的市民 B.阅读《三国演义》的文士
C.吟唱京剧的艺人 D.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木棉拨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工具反映出农业技术的进步
②图中工具主要用于棉纱加工
③拨车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
④该图经机器印刷而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电视的起源与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