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
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
城邦毁于豪强,
而人民
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
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
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梭伦诗选》
(1)诗中“豪强”、“人民”分别指的是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层?
(2)当时人民受专制奴役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该诗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摘自《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摘自《墨子》
材料三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然后而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摘自《孟子》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用人制度各是什么?各适用于什么时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墨子的用人主张。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孟子选择贤人的标准和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各材料反映的时代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们的政治主张中,有何矛盾之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政治主张又是对哪些历史现象的反映?儒法两家后来是怎样统一起来的?简要分析统一的根源和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柏利(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引自美国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英
国……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
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察为中心…·推行
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引自(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日奉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
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
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引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
方文明奉身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
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
须为自己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所述,指出1853年在柏利访日后,日本社会出现的明显变化.
(2)引述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实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学西方的特
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和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骷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非打倒孔家店不可”
——李大钊
指出以上三段材料的主要思想,分析出现这些思想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俱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佞生心。陈涉辍耕于垄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3)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来源: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材料一: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胶澳事后(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自台湾事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什么样的矛盾心理?

来源:戊戌变法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是谁。请完成: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

来源: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陈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办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请完成:
(1)据材料概括上述人物的观点和主张。
(2)上述思想反映了哪个阶级的要求?有何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戊戌变法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其功不可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有人认为:“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戊戌变法具有特别意义,为此后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奠定了基础,其功不可没。”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与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与其时代主题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争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商鞅的重农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实行青苗法的实质。
(3)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3)题。
“第四款……朝鲜政府开放第五款所载两口岸,准日本人往来通商,随意在该两地租借地皮,修改房屋,并租朝鲜人民之房屋。……
第十款 日本人民在朝鲜指定之口岸侨寓犯罪,而与朝鲜人民有关时,应归日本国官员审断,若朝鲜人民犯罪而与日本人民有关时,须归朝鲜国官吏查办……”
(1)这一条约签订的背景是什么?
(2)这项条约中第四款的规定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项条约中的规定相似?其中的第十款涉及到哪一项权利?
(3)从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有关国家的性质、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等三个方面,比较英国1840年侵略中国和日本1876年侵略朝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来源: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述日本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变化。

来源: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请完成: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来源: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