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董仲舒 |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1)上述三人分别对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作了怎样的贡献?
(2)司马迁认为孟子的思想是“迁远而阔于事情”,怎样理解?
(3)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就是“显学”,但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
A.都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 |
B.矛头都指向奴隶制残余 |
C.都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新内容 |
D.都在思想领域中重视人的作用 |
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继承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这段话应出自( )
A.道家 | B.儒家 | C.墨家 | D.法家 |
在战国时期,法家曾经显赫一时,到秦朝更是登峰造极,但是以后迅速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
A.不利于推行中央集权 | 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C.没有反映地主阶级利益 | D.不能体现皇权的威严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遣匹夫 |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