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
《胡汉民自传》载:“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收 | 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 | D.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 )
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 |
B.民众将推翻帝制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 |
C.清政府已经不得民心 |
D.推翻帝制已成为民众的心声 |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的是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B.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完成革命任务 |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
参加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资,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当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达到。”孙中山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
B.中华民国成立 |
C.清帝下诏退位 |
D.《临时约法》的颁布 |
民国十一年,孙中山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进行了一系列不懈努力,其中不包括
A.提出“耕者有其田” | B.颁布《临时约法》 |
C.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 D.接受“三大政策”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