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进行总结:“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
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对这个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为民众普遍接受 |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
C.民众对“民国共和”理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
D.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 |
孙中山是一位奇特的人物,他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文人。他13岁来到美国投靠哥哥在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读完了中学。之后,他曾获得医学学位。总之,他受的教育是很好的,他完全可以凭着这点获得地位和财富;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这些经历
A.为他将来提倡的民生主义奠基 |
B.增加了他反对清政府的决心与勇气 |
C.注定了他要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
D.为国民革命运动埋下伏笔 |
英国学者埃德温·J·丁格尔以亲身经历写下《中国革命记》一书,他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皇帝的逊位,而且是守旧而虚假的中国文明在生机勃勃的西方文明面前的毁灭。”他在此( )
A.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
B.实质认为西方的文明战胜了中国的文明 |
C.指出英国政治体制左右了中国革命进程 |
D.用文明史观客观分析革命的结局和影响 |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
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
孙中山曾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在哪部文献中成为法律依据?
A.《同盟会政治纲领》 | B.《民报》发刊词 |
C.《1954年宪法》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 )
A.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C.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D.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
1907年,孙中山在《民报》上发表《哀太平天国》一文,呼吁“有仁者起,仗太平(天国)之所志”。1912年4月,孙中山指出:“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促成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认识变化的因素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 B.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
C.民族危机的加深 | D.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 |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答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名 称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临时约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颁布时间 |
1787年颁布 |
1911年 |
1954年颁布 |
制定机构 |
国会制定 |
南京临时政府众议院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特 点 |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
评 价 |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材料主要说明( )
A.要实行真正的共和必须思想解放 |
B.共和与复辟的矛盾制约中国发展 |
C.不能简单学习别人的政治制度 |
D.当时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 |
张謇曾于某年自撰嵌字春联:“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据此可以断定( )
A.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 B.“实业救国”思潮萌发 |
C.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 | D.国民革命运动正在兴起 |
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含有“孙中山”、“十月革命”、“马林”、“广州”等关键词,据此推断这篇论文的题目可能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B.《北伐的胜利进军》 |
C.《辛亥革命与广州》 | D.《国产国际和中国》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