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
C.“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
20世纪初,革命派认为“中华民族”仅仅指“汉族”。武昌起义成功后,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于武汉,但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个变化( )
A.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 |
B.标志着革命派建立了五族联合政权 |
C.是对列强瓜分中国企图的有力反击 |
D.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 |
下图为《重庆日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从图示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大汉四川军政府视结辫为落后象征
②体现了四川革命者理性、宽容的态度
③旧习俗变化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④辛亥革命以排满兴汉为革命根本目的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B.推翻了封建帝制 |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 D.实现了民族独立 |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 B.戊戌政变 |
C.清末新政 | D.预备立宪 |
下列对下图所示钱币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这是当时中国唯一通行的货币 |
B.其中汉字字体为隶书 |
C.“宣统”是皇帝溥仪的庙号 |
D.发行于武昌起义爆发当年 |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答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名 称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临时约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颁布时间 |
1787年颁布 |
1911年 |
1954年颁布 |
制定机构 |
国会制定 |
南京临时政府众议院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特 点 |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
评 价 |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
A.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 B.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 |
C.由愚昧、专制走向民主、科学 |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里程碑 |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
D.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
B.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
C.清政府的阻挠 |
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
“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材料主要说明( )
A.要实行真正的共和必须思想解放 |
B.共和与复辟的矛盾制约中国发展 |
C.不能简单学习别人的政治制度 |
D.当时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 |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历史教学中运用逻辑图能帮助学生简化历史信息,直观有效地认识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联系。下图是一幅有关辛亥革命的逻辑关系图。依次填入序号中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袁世凯、立宪派旧官僚、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 |
B.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立宪派旧官僚 |
C.革命党人、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立宪派旧官僚 |
D.革命党人、帝国主义列强、袁世凯、立宪派旧官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