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
①美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行新经济政策 |
C.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 D.推行义务交售制 |
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 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
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 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
如图,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B=F | B.A=E |
C.B=H | D.D=H |
如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该状况是( )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
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 |
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 |
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
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该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
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该图片是美国胡佛研究所档案馆馆藏的一张前苏联宣传画,宣传画敦促工人们加入生产突击队,以实现斯大林的五年计划。原画上写着:“我们要打倒懒惰的工人。”该宣传画反映了
A.余粮收集制挫伤了工人积极性 |
B.新经济政策无法调动工作热情 |
C.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 |
D.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弊端初现 |
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 | 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 B. | 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
C. | 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 D. | 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
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统计:“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32%;社会主义苏联占19%;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仅占5%.”对上述统计数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
B.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了积极效果 |
C.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优势 |
D.德国的侵略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
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以理论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形式既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要性,又认为这是一种“特种的商品生产”,而且提出应“一步一步地缩小商品流通的活动范围,而扩大产品交换的活动范围。”这说明苏联政府试图
A.增强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B.由市场决定商品流通范围 |
C.鼓励私营生产企业发展 | D.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上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
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成果 |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这是流行于苏联某一历史时期的一则笑话:某家庭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的那家店才有牛奶卖的。”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苏联在工业化资本积累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
B.苏联市场管理混乱,不如中国使用票证规范 |
C.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缓慢,人们生活必需品匮乏 |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