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大林格勒战役
高中历史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D.推行义务交售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曾忧心地说:“国家要有大量的借款,才能有发展重工业的资金。”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却两手空空地完成了俄国工业的腾飞。对此最合理的史料解释是(    )

A.“拥护军事共产主义,不劳动者不得食”
B.“通过恢复商品交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掏农民的裤兜,成全工业化”
D.“资本主义大危机继续加剧和深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里,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该认识导致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D.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最终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将国家从持续70年的停滞和压迫中解救出来”,“他是将自由还给了东欧各国的伟人”。美国总统里根评价的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下表可推知(    )

(注:农庄农户当时分得一块供自己支配的宅旁地。个人经济主要指宅旁地经济)
——据《俄罗斯研究》

A.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削弱
C.个人经济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依靠
D.二战的爆发深刻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这种情况下建成的。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
B.得到“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援助
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D.鼓励外国资本家租借经营工业企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政权的经济政策迭生变化:1918年起,列宁实施激进的共产主义,到1921年改行“新经济政策”;1928年后,斯大林则推动一系列的“五年计划”。从上述政策的结果评估,1917年到1928年,苏联的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在工业化建设方面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材料论及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体制
C.赫鲁晓夫改革 D.新经济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斯大林格勒战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