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快了世界一体化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
欧洲 |
美国和加拿大 |
非洲 |
1750年 |
19.2 |
0.1 |
13.1 |
1850年 |
22.7 |
2.3 |
8.1 |
1900年 |
24.9 |
5.1 |
7.4 |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
——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1906年开始,汉口英租界先后出现了照明用电和自来水。在长江上游的重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的引进比武汉还要晚。不过,沿江城市近代文明设施的出现,不但比西安等内地城市早,也比华北等地通商口岸早得多。
——据张仲礼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经济原因。
(2)阅读材料三,分析“近代文明设施”在华传播的主要特点。
(3)参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影响。
对于历史的发展,研究者力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历史,启迪未来。据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1)根据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1910年前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材料二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模式。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英“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过渡期”在政治、经济领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思想领域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法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材料二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材料四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5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 (4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通过屋檐下的变革可以透视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家庭分家研究
我国传统的分家方式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般家庭的分家有两个内容,即家庭财产的析分和家庭门户的传继。家产和家庭门户的传继是沿着直系血缘关系中的“父子关系”进行的。在亲生儿子继承家产、传延门户的时候,我国古代的传统是每个儿子都有相同的继承权,实行诸子平均析产的方式。
亲生儿子在继产承户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具体方式。一种是多次性析产承户方式。从商鞅变法的时候起就开始推行这种方式,当时的法令规定,如果各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必须分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子壮则出分”的习俗,就是要求随着儿子们长大结婚陆续分财异居。另一种是一次性继产承户方式。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分财产也不异居,到父母死了以后弟兄们一次性分清财产。入汉以后,不再强调家有二男就要分家,渐渐地由儿子结婚后暂时不分家发展到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分,加之儒家孝悌学说的倡导,一次性分家方式明显多了起来。
——摘自《中国家庭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家庭婚姻习俗研究
这一时期反对封建婚姻家庭思潮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女界学生精英最为勇敢突出。秋瑾挣脱封建婚姻束缚,走出家庭的事例自不待言,其他如陈撷芬、梁绮川、徐慕兰、庄汉翅、宋雪君等都是在亲身反对封建婚姻家庭的斗争中,获得了革命的青春。至于留学生和国内学堂学生创办“自由结婚演说会”,带头举行文明婚礼,宣唱《自由结婚歌》,反抗家长压制之事,更是所在皆有,屡屡发生。
——摘自徐永志《晚清婚姻与家庭观念的演变》
材料三 新时期我国农村家庭制度变化
杨善华教授把农村家庭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1991年,特点是人民公社制度废除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得到普遍推广;第二阶段是从1992-2000年,这个阶段在伴随市场化的加速非农化;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是城郊农村的快速城市化及其地域拓展。从总体而言,中国农村的家庭制度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父权家庭制度逐步转变为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这一制度转变的动因是农村的非农化,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是统父系父权制度的基础,市场化和非农化的力量,既动摇了传统家庭制度的根基,同时也催生了以男女平权为特征的新型家庭制度。
—摘自《屋檐下的宁静变革:中国家庭3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家习俗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原则形成的政治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一,两种分家方式选择的分家时间有何不同?由此推断战国时期的分家习俗存在怎样的弊端?综合思考,汉以后的典型农村家庭承担着哪些社会功能?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家庭婚姻习俗呈现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三,杨善华教授农村家庭变迁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导致这种变迁的历史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当时)。……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3分)
材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3分)
材料三: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马交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3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年,英国人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此后20多年里,蒸汽车头将英国人载入了一个被后人称之为“铁路狂热”的年代。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分别达到6000英里和1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
-----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
材料二 中国的铁路比世界上最早建成的一批铁路晚了约半个世纪。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1876年通车),这条铁路经营了一年多时间,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然而,吴淞铁路这个“短命鬼”,却让国人见识了铁路这一新生事物,让国人认识了改变旧的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是多么必要、多么重要。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于1881年通车,这条长约10千米的运煤铁路,给中国朝野和各省绅商带来不小影响,揭开了中国自建铁路的序幕。另一方面,列强掠夺中国铁路权益的图谋也并未因吴淞铁路的赎回、拆除而中辍,甲午战后开始了大规模掠夺中国铁路权益的行动,1896年至1903年之间,1万多千米中国的铁路权益先后落入列强之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铁路权益和利用铁路对华侵略的行径,不仅加深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知,而且也不断增强了中国人民爱国护路的意识,包括官僚、绅士在内的各阶层人士纷纷要求废约并收回路权。1903年起,一场争回路权和商办铁路的高潮掀起了,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向民间资本开放路权,全国共有15个省先后设置了铁路公司。可是,1911年清政府又突然宣布“干线国有”,企图出让路权,取得外债,结果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摘编自《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铁路“狂飙”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晚清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方面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采取的相似做法。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衣着服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衣着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服装。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从90年代以来,伴随人民思想的解放,中国人民的着装,已经从灰蓝单调的服装走向五彩缤纷,不仅服装的颜色在变,而且服装的样式、服装的品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大型服装商场经常举办服装表演,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人们的衣着服饰呈现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形成不同的时代特点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实现复兴,并不是所有民族都会提出的课题。只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兴盛过的民族,才有条件提出复兴的目标。........
但是,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而固步自封的清王朝统治者对西方发生的巨大变化却茫然不知,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仍然自诩为“天朝上国”,等待着“万国来仪”。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材料二 从“风俗”的方面来说。鸦片战争后,人们痛感中国积弱由于民智未开,欲启民智必先革除社会中的陈规陋习,鸦片、缠足即为两大现象。近代社会风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主张改革婚姻制度。随着辛亥革命的兴起,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人们把断发易服作为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文明的直接斗争。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孙中山还提出“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近代城市生活之中,广大农村依然存在着旧式的生产和生活习俗,处于落后、封建的状态
材料三 一次次探索,又一次次失败,这些探索和斗争,虽然每一次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但是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向何处去?进入20世纪,陷于苦闷和迷茫之中的中国人不由发出这样的呐喊。然而,中国太难改变了,就像鲁迅曾经说过的那样: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有哪些?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活动,请举例证明
(2)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鲁迅先生说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活运动发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国民政府已取得政权七八年,加上各层官吏中,东西洋留学生出身者甚彩(注:多)较有时间和精力,注意到民众的生活状态,譬如生活肮脏、杂乱、缺乏公德意识,人际关系苟且自私,毫无羞耻心,社会气氛黯淡杂乱,暮气深重,乌烟瘴气。
——《新生活运动闲话》
材料二:新生活运动开展初期,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南京、上海、南昌等大城市,卫生状况有明显的好转,为了整顿秩序,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娱乐的法令,如禁止饭店、舞厅夜间营业等。1935年4月17日,在吸食、买卖、鸦片最严重的四川成都,关闭了1300多家大烟馆,许多城市的社会治安以及卫生等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张岚《国民党“新生活运动”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生活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效,并谈谈你对国民新生活运动的认识。
(20分)绘画、图片、票证等既是不同时期一幕幕人们生活场景的展现,又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南都繁会图》,这幅历史长卷生动地描绘了明永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两岸建筑有: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
材料2:有图片描述了光绪年间黄浦江畔的街景: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南都繁会图》又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反映的如此繁华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没有完成社会转型?
与材料1相比,材料2中上海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妇女的地位及思想观念不断变化,折射出历史的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前四史”中,专门为妇女列传的,共计九篇,占“前四史”全部三百八十五篇的2.3%。在父权社会中,女性丧失了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只得借助婚姻或血缘的关系依附于男子,沦为家庭的奴隶。封建时代还宣扬“女祸论”,即认为宠信妇人使之预政必酿成祸患,这又把妇女摒除在政治之外。礼教异常重视女子的“德育”,尤其是封建宗法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即所谓“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教条。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原因。
材料二 艾释黎勋爵在他的演说(1844年3月15日在下院发表)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因为他的两个女儿上酒馆而责骂了她们,她们却说自己已经被训的烦死了:去你的吧,我们还得养活你!也应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英国出现的新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中国近代的一则离婚案例
上告人张秦氏(年24岁,山西万泉人),被上告人张风巍(年28岁,山西万泉人)。上告人称与被上告人素无感情。被上告人听其奸妇之言,对上告人常行殴打,民国9年3月间,被上告人曾以手掬上告人颈部,以膝抵其胸间,致其受伤。经地方法院调查取证,认为上告人所述属实,准其离婚。
——《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
(3)材料三中,张秦氏提出离婚的理由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
近代开埠以来,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渗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时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材料三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1)材料一、二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2)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新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略矮小。
材料二 图1为北京四合院平面结构图,四合院始于12世纪,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图2为2012年开盘的深圳某楼盘户型结构图。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户型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古今中国人住宅观进行比较
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情感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钟表玩具,家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颉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时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
——《郭松焘诗文集》
材料二: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材料三: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经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为,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一些官绅对机器生产的心理态度?材料作者对这一态度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支持作者观点的社会阶层有哪些?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特征?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心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趋向。
(4)在新史学理念影响下,社会心理进入史学家视野,这对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产生了怎样影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