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下列四项分折,你认为合理的是(    )

 
农业税
非农业税
997年
2408.1
1567.7
1021年
2641.2
3874.0
1077年
2021.3
5117.2

 
A.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消除了财政危机
D.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叶茵《田父吟》诗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租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在人事方面,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

A.注重农时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对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    )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欧洲
100
140
266
非洲
100
95
95
亚洲
330
479
749

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增长
C.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
D.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科学技术突破
社会发展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
铁器、牛耕运用推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D
凯恩斯经济理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来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

A.能鼓励垦荒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物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中期,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也赏给部分货币或黄金;地方首长每年年初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上报国君,到了年终必须到国君那里接受考核。这说明(     )

A.封建小农经济初步形成 B.郡县制在部分诸侯国建立
C.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 D.政府管理专业化水平下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了“家风是什么”的节目,颇受好评。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此其分事也。”这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特征的描述。若对材料中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

A.“凡农之道,厚(气候)之为宝”
B.“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线)积纴(丝缕)”
C.“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
D.“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陆游集》:“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反映了(     )

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
C.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D.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突出表明(    )

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B.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转变
C.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出现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更加勤劳
B.耕牛、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淸时期,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   )

A.采用契约纳租的方式
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自主权
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D.自由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