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中图1示意我国城市化
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2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读图,完成各题。1965-2005年,我国属于图2中的()
A.I型 | B.II型 | C.III型 | D.IV型 |
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说法正确的是()
A.1965-2005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
B.1975-2005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
C.1985-1995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
D.1995-2005年,城市化进程快子经济发展 |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划分标准。读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对比图,回答各题。与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四点重要调整,图中显示的调整内容不包括
A.城市类型 | B.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再划分 |
C.人口规模 | D.人口统计口径 |
有专家说,当前,随着人口流动和聚集,部分城市因规模过大出现了城市病问题,部分城市因资源枯竭等出现衰退问题。下图中与资源枯竭城市关系最密切的数据是
A.27% | B.73% | C.74.4% | D.25.6% |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从Ⅲ到Ⅳ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 B.交通运输 |
C.劳动力 | D.市场 |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图反映出
A.亚洲、非洲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 |
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
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正相关 |
D.欧洲、北美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城市化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生物多样性增多②土地质量下降③出现“热岛”现象④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俄罗斯的北冰洋沿岸,分布着若干个城市,人去楼空,异常荒凉,形若“鬼城”。 其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暖,环境恶劣 | B.人口负增长,居住需求减少 |
C.经济不景气,房地产销售不理想 | D.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问题突出 |
读“1800-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由图可知
A.180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差距大 |
B.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 |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少于发达国家 |
有关城市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增加 | B.城市化改变了居民就业结构 |
C.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 | D.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太阳高度角 |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交通 | D.科技 |
(原创)随着该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①大气污染加剧②河流水质下降③海洋生物物种增多
④城市人口增加⑤赤潮次数增多⑥城市热岛现象增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④⑤⑥ | D.①②⑤ |
下图为“2005~2013年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与新疆相比,江苏城市化( )
A.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 B.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
C.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 D.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
影响两省区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 B.工业水平 |
C.环境质量 | D.自然资源 |
读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河流 | C.矿产 | D.气候 |
该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是
①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②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城市人口总量减小
④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⑤阶段Ⅱ到阶段Ⅲ城市化速度加快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①②④ | D.②④⑤ |
下表示意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情况。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49 |
5.72 |
6.22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77 |
4.28 |
3.79 |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逐渐增加 |
C.不断减少 | D.先减后增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B.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C.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D.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 |
城市化水平 |
空气污染指数(μg/m3) |
产业结构 |
化石能源消耗比例 |
日本 |
66.64% |
24.90 |
1:27:72 |
81.01% |
德国 |
73.72% |
15.78 |
1:28:71 |
79.49% |
甲 |
86.04% |
19.46 |
14:65:21 |
51.30% |
甲国最可能是
A.美国 | B.中国 | C.巴西 | D.英国 |
甲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
A.滞后城市化 | B.虚假城市化 |
C.逆城市化 | D.城市中心衰落 |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
C.城乡收入差距大 |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
C.城乡协调发展 |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
一道中梁山将重庆市九龙坡区分割为东西两城。在东城提档升级的同时,九龙坡区以东西协调发展为题,通过“西城再战”,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市时代”迈进。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九龙坡区西城与东城相比
A.经济发展水平低 | B.土地价格高 |
C.交通便利 | D.为人口的主要迁入区 |
九龙坡区“西城再战”的有效措施是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B.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
C.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 D.建卫星城,开发新区 |
下图为某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格局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的情况比较严重 |
B.东部经济地带为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 |
C.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
D.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
城市化严重超前产生的问题包括()
A.城市发展逆城市化,市中心空洞化 | B.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 |
C.劳动力不足 | D.绿地增多,城市环境有很大改善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