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肃王与沈元用》①,回答小题。(17分)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②,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③,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④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⑤,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⑥。
【注】①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沈元用:宋朝大臣。②虏:指北方的金国。③偶俪:对仗工整。④矜:夸耀。⑤他语:说别的事情。⑥骇服:吃惊佩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 元用素强记( ) (2) 辞甚偶俪( )
(3) 欲矜其敏( ) (4) 略无矜色(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1) 元用素强记 (2) 不 能 记 者 阙 之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取纸追书之
A.至之市 | B.观之正浓 |
C.是吾剑之所从坠 | D.心之所向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乙】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①。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②、刍藳③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④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⑤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 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病涉:苦于往来涉水。②籧篨(qúchú):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③刍藳(gǎo):草把。④漉:捞取。⑤汱(quǎn):本意是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泥于掌故( )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3)以通南北之水( ) (4)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 )
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
(3)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两则文言文前者侧重于工作态度,后者侧重于具体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1)甲文告诉我们主持水利工作的官员应当做?
(2)请你说出乙文中古人造堤方法有何巧妙之处。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选自苏轼《前赤壁赋》)
【注】①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②属:同“嘱”,此处引申为“劝酒”。 ③共适:共享。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而卒莫消长也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耳得之而为声
A.醉翁之意不在酒 |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D.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期间所写,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还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请结合【乙】文第2节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绝:___________ ②或王命急宣。或:___________
③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_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甲乙两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简要解说。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共13分)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节选自《活板》)
(乙)
(明清)板印① 之盛, 莫盛于今矣。海内资之, 粗者多而精者亦不乏。吴会②、金陵③擅刻文献, 刻本至多, 巨帙④类书⑤, 咸荟萃焉。近吴中⑥官刻⑦几汗牛⑧。(节选自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古籍,有删改)
注释:①板印:雕版印刷。 ②吴会:地名,今天浙江绍兴。 ③金陵:地名,今南京。 ④巨帙:大部头书籍。 ⑤类书: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 ⑥吴中:地名,今江苏苏州南部。 ⑦官刻:官刻本,指古代中央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出资或主办的出版的书籍。 ⑧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这里指书籍极多。
(丙)
印刷作坊或个人要制备一副活字,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如清代翟金生为了复活“传世不久即告失传”的泥活字,竭尽全家资财,费时三十年,才制成坚硬如骨的五种规格的胶泥活字10 万余个。而一部书所需的雕版通常几个月就可以制好并投入印刷。另外,雕版使用整块的印版,在印刷过程里不易变形走样,印本品质比较稳定,有不少的精品流传于世。民间素有“一页宋版书,一两黄金”的说法,历代藏书家都以拥有宋版书为荣。而活字印刷,要用粘药来固版,在印刷过程中容易松动走位,影响印品质量。再次,活板的检字、印后拆版归位,都是比较繁琐的工作,这对工匠的文化水平要求比较高。雕版印刷对刻版工匠,首位的要求不是读书识字,而是刀法技艺。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兼与药相粘 兼:
(2)用讫再火令药熔 讫:
(3)粗者多而精者亦不乏 乏:
(4)咸荟萃焉 咸: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2)莫盛于今矣
根据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容,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用丙文的内容回答。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②。忽忆戴安道③;时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⑤,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山阴:今浙江绍兴。(2)咏左思《招隐》诗;咏诵着左思的《招隐》诗。(3)戴安道:名逵,字安道。(4)剡:今浙江省嵊县。
(5)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盖竹柏影也 (2)遂至承天寺
(3)四望皎然 (4)人问其故
翻译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甲]文中的苏轼、张怀明与乙文中的王子猷的共同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甲][乙]两篇文章的写作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归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注】 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丙】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
元十六年二月,崖山战败,秀夫携少帝奔走,罹①难遇坎,不止一日,然见国运破亡,人羸②胄③歪,乃喟帝曰:“国负鞑靼④诮⑤欺,不啻⑥参九日,今兵蹷⑦崖山,百千壮士毁于一朝,微臣无能,谟⑧失谋落,无力报国,吾心决矣,愿负陛下,投海殉国,不落鞑靼之俘。”
少帝闻言,不甚解意,悲而泣曰:“吾祖百年磐基,今仗余也,求丞相大能,救吾于水深火热,救社稷于刀山火海。”
秀夫听闻,忿恚叱曰:“鞑虏之军,近在咫尺,何其多言也。陛下苟贪生求存,独株松柏愿永插盘古血!”
少帝闻言,转悲从容,曰:“多谢丞相教诲,今社稷败鄙之手,有乖⑨先祖,冀先祖勿怪罪矣,待至黄河,见先祖赎其罪也。”遂畔爬秀夫之躯,秀夫视少帝如此,大笑一声,挥泪堕海,君臣二人,随泪逝海,无怨无悔。 (节选自《陆秀夫之死》)
【注】①罹[lí]:遭受苦难或不幸。②羸[léi]:衰弱。③胄[zhòu]:头盔。④鞑靼:南宋时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称呼。⑤诮[qiào]:责备。⑥不啻[chì]: 不止,不只。⑦蹷[jué]:同“蹶”,倒下,跌倒。 ⑧谟[mó]:计谋,策略。 ⑨乖:背离、违背
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2)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 今谓人曰 (4) 救社稷于刀山火海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不甚解意 |
B.万事莫贵于义所恶有甚于死者 |
C.故不为苟得也陛下苟贪生求存 |
D.而杀子之身悲而泣曰 |
翻译下列句子。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⑵愿负陛下,投海殉国,不落鞑靼之俘。
【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__ _________这个比喻来阐述_______ ______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___ _________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____ _______ 的中心论点; 【丙】文中,陆秀夫的行为印证了甲文中
(用原文语句填空)
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丞相牛公①应举,知于頔②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④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⑤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
【注释】①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②于頔dí:人名,唐朝大臣。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④客将:客籍将领。⑤赍jī:携带。
据《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以海客遇之( ) 遇:A.相逢,不期而会B. 碰到,遭受 C.相待,接待
(2)于公大恨( ) 恨:A.遗憾,后悔 B.不满 C.通“很”。违逆,不听从
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内容。
( )去后,( )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 ( )曰:“已去。”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牛公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③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③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 ②何谓仁君 ( )
③向者任座之言直 ( ) ④亲下堂迎之( )
(2)下列各句与“以封其子击”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屠惧,投以骨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其境过清 D.具以假山显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臣 闻 君 仁 则 臣 直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乙】居鄛①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②,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③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④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居鄛(cháo):县名。②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被秦昭王以结盟之由骗至武关要求割地,怀王不允,被幽禁客死于秦。③楚后:楚王后代。④楚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句限断两处(4 分)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2)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下列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吴广素爱人”和乙文中范增“素居家”中的“素”字意思相同。
B甲文中“忿恚尉”中的“忿恚”和乙文中“项梁然其言”中的“然”用法相同。
C甲文中“藉第令”三个字的意思都可以翻译成“即使”。
D甲文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被”和乙文中“自怀王入秦不反”中的“反”用法相同。
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是( )
A.为坛而盟为人牧羊 | B.令辱之陈胜佐之 |
C.以激怒其众以君世世楚将 | D.夺而杀尉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2)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
结合【甲】文,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陈涉。
范增认为“陈胜败固当”的原因是:“ ”。甲乙两文所表达的取胜天下的共同宗旨是:“ ”。(均用乙文原句回答)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共12分)
[甲]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明察秋毫( ) (2)故时有物外之趣 ( )
(3)项为之强 ( ) (4)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翻译句子。(2分)
私拟作群鹤舞空。
译文:
[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 、 、 的童趣。(3分,要求:至少写出三个方面)乙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 、 、的特征,(3分,要求:至少写出三个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①,入朝堂,有朝士②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③怒,令诘④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①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②朝士:中央官员。③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④诘:责问。⑤穷问:彻底追究。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同列犹不能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是小子亦参政耶 是:
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
③同列犹不能平 犹:
④蒙正遽止之 遽: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组的一项是
A.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B.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C.至之市 D.不问之何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②时人皆服其量。
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共13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 ___
(2)小惠未徧 徧:__ __________
(3)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非:____________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
C.长跪而谢之曰 | D.辍耕之垄上 |
翻译下列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
(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B.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C.①行拂乱其所为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
D.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②皆以美于徐公 |
把“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从战争说起,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B.甲乙两文善用排比等修辞手法,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给文章增添了气势。 |
C.甲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
D.甲乙两文都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2)天祥泫然出涕 涕:
(3)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事: (4)索之固 固:
翻译下面的句子。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阅读选文,谈谈文天祥至今仍为人们敬仰的原因。
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