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概括说明内容 / 现代文阅读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吴燕京

①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②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③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④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

⑤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⑥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24﹣36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⑦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猩、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

⑧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⑨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

(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人们习惯于摸自己的脸这种生活现象谈起,有何用意?

(2)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⑦段加点字“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依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材料中的实验现象。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古安伍德教授让14名成年人参与到一个有关工作记忆的任务中。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在5分钟内记住若干个光点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会随机受到高频噪声的干扰。实验结果发现,当出现噪声时,参与者触摸面部的动作比不出现噪声时显著增多。

来源: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成都西南交通大学搭建的,全球首个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环形实验线平台,是国内第一个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线路总长45米,设计载重300公斤,最大载重可达1吨,悬浮净高大于20毫米,是目前国际上同等载重能力,截面最小、永磁材料用量最少的超导悬浮系统,可进行0﹣50km/h的实际动态运行实验,别小看这些复杂的机器设备,在真空管道理想状态下,这项技术上的创新,可将列车理论时速提高到一千公里以上的更高速度,换句话说,眼前的这堆实验设备,搭建的将是人类目前能触摸到的未来超级高铁的雏形。

②高温超导磁悬浮中的超导指的是一种超导材料,具有本电阻效应,也就是,电流流经导体时不发生热损耗,可以毫无阻力地在导线中形成强大电流,从而产生超强磁场。超导磁悬浮,就是利用超导体的抗磁性,实现磁悬浮。A而所谓高温超导,是指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超导所具有的特性。低温超导是指在零下269摄氏度的液氩环境中,超导所具有的特性。B低温超异和常温超导相比,高温超导有一个最大特点:它有自稳定性。换句话说,把高温超导体放在永磁轨道上后,既能悬浮、又能悬挂,不管送动还是静止,都能悬浮;而且在永磁轨道上,高温超导体还提供稳定的导向力和悬浮力,也就是不会上下左右摇晃,像钉子一样牢牢地扎在永磁轨道上面。

③可以悬浮又可以悬挂,看起来有点像变魔术。这其中的秘密首先是铺设在轨道上的水磁材料。研制高性能的永磁材料,尤其用于高温超导磁恶浮轨道上的永磁体,首先需要将十几种原料、包括多种稀土材料熔合、均向分布。在对十几种原料进行精密排布后,就需要用电流给钢充磁,这也是危险性比较高的环节。如果充磁充不好,容易造成它性能不稳定,有些时候控制不住,融铜容易飞到天花板上去。接下来就是怎样把永磁体拼接在一起形成磁悬浮导轨。由于永磁体之间相排斥的磁力很大,一小块可产生300多公斤的推カ,一不小心就可能地偏。靠一系列设计的エ装,通过机械的方式,一点一点把它国定好,一个磁钢固定好,再装下一个磁钢。

④第二道难题,就是制造磁悬浮列年最为核心的高温超导材料。第一个难关,就是怎样将不同的涂层和超导带材紧密连在一起。超导带村是由好几层不同原料加工涂抹在一起的,超子层位于中间核心层,外面主要分为机带、隔离层、缓冲层等七八层,之所以加这么多层,主要起保护、缓冲作用,相当于给中间层的超导带材穿了一套防护甲,让超导带材的性能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但这几层原料都不同、涂林的厚度,需要非常薄、非常均匀。エ艺难度大。它是在一个50微米厚的不锈钢带材上,所着的超导薄膜。50微米厚的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我们大概头发丝一样的厚度,但是它们中间所起到的,最重要的超导层厚度,仅为头发丝厚度的1%左右。

⑤材料和轨道这两道难关通过了,最后的难题就是磁悬浮的实验车。怎么让车悬浮起来,还能保持磁悬浮车无论转弯,还是上下坡,都能安全、平稳运行、没有噪音呢?每个转向架,相当于蜈蚣的一排腿,我们转弯的时候,就过弯道的时候,每个模块,都可以灵活进行转动,这样的话,我们悬浮车过整个的小弯道,是非常灵活的。

⑥2014年,真空高温超导驻悬浮实验线,在西南交大的成都实验室里顺利搭建完成。西南交大几代学者,通过不懈努力,在磁悬浮领域创下一个又一个研制奇迹。我们在国际上,无论高温超导磁浮,还是真空管道,都是走在前面的。2017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宣布,人类第五种交通工具“高速飞行列车”项目已开展研究论证,时速最高可达4000公里,相比现在京沪高铁运行的最高时速350公里,要快出10倍!

(据3月2日“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研发“超级高铁”,理论时速可达1000公里》改写)

(1)“是目前国际上同等载重能力,截面最小、永磁材料用量最少的导悬浮系统”中的“目前”二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2)第②自然段两个划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采用逻辑顺序。先概括说明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的情况,然后具体介绍高温超导及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后介绍我国在磁悬浮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B.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环形实验线平台,是人类目前能触摸到的未来超级高铁的雏形,可将列车时速提高到一千公里以上。

C.零电阻效应就是电流流经导体时不发生热损耗,可以毫无阻力地在导线中形成强大电流,从而产生超强磁场。

D.搭建全球首个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环行实验平台,只需要解决两个难题:铺设在轨道上的永磁材料和制造高温超导材料。

E.在制造磁悬浮列车最为核心的高温超导材料时,需要给位于中间层的超导层涂抹上起保护和缓冲作用的涂层,让超导带材的性能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

来源:2018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有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花朵,但实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②中世纪数学家比萨的莱奥纳多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它是这样一组数列:l,1,2,3,5……即后一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之和。那么,数列和花朵有什么关联呢?请耐心点,答案马上为你揭晓!

③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在一定条件下,细致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向日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虽然不同的向日葵品种中,这些顺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往往不会超出34和55、55和89或者89和144这三组数字,这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2个数,很有趣吧!这样排列的目的,是为了让植物最充分地利用阳光和空气,繁育更多的后代。

④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里还有许多体现。例如,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枝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

⑤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如此之多的斐波那契数列巧合呢?这是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就像盐的晶体必然是立方体的形状一样。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

(1)选文的说明对象恰当的一项是  

A.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

B.大自然里的斐波那契数列

C.生物学上的“鲁德维格定律”

D.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规律

(2)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④段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树木的生长情况来说明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体现。

B.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说明顺序。

C.“向日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向日葵花盘中螺旋线的特点。

D.“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一句中“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

B.虽然向日葵的顺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两个数。

C.盐的晶体形状是立方体,也是斐波那契数列在大自然界中的体现。

D.一株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各个年份的枝桠数,构成斐波那契数列,体现了“鲁德维格定律”。

来源: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羟氯喹或增加新冠病人死亡率

①“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爆发。自2月末以来,羟(qiǎng)氯喹(kuí)知名度空前高涨。当时一名法国教授发表多篇研究,认为羟氯喹与阿奇霉素这种抗生素相配合的治疗方法对遏制新冠病毒有效。

②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暂时停止“羟氯喹疗法”临床试验,因为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羟氯喹和氯喹或许增加新冠病人死亡风险。

③无论是氯喹还是其衍生的羟氯喹,对住院的新冠肺炎病人都没有体现出有效性,甚至还加大了因心律不齐导致死亡的风险。这是英国《柳叶刀》杂志22日公布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的结果,报告还要求不要在临床试验之外给新冠病人使用这两种药物。

④该研究报告主要撰写者之一曼迪普•梅赫拉教授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对1.5万名病人的“首次大规模调查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统计证据”,曾被大肆渲染的这两种药物实际上“对新冠肺炎病人没有益处”。这些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了以氯喹和羟氯喹为基础的四种治疗方法。

⑤研究人员分析了近9.6万名新冠肺炎病人的数据,这些人中有1.5万人接受了上述四种治疗方法之一,试验将他们与另外8.1万名未接受此治疗的病人进行比照。

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四种治疗方法的病人死亡风险都要高于比照人群(死亡率9.3%);单独使用氯喹治疗的病人死亡率为16.4%,使用氯喹及抗菌素结合的病人死亡率为22.2%,单独使用羟氯喹治疗的病人死亡率为18%,而使用羟氯喹结合抗菌素的病人死亡率为3.8%.报告就此认为,使用这些治疗方法的新冠病人死亡率比其他病人要高出34%45%

⑦他们还发现,使用氯喹或羟氯喹的病人发生严重心律不齐的概率更大,尤其是使用羟氯喹与抗生素结合疗法的病人。使用这两种药物的病人发生心律不齐的几率比其他病人高出四倍。报告作者认为,在得出最终结论前“迫切”需要进行随机临床试验。

(选自《参考消息》)

(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2)选文第⑥段画线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接受四种治疗方法的病人死亡风险不一定要高于比照人群。

B.使用氯喹或羟氯喹的病人发生严重心律不齐的概率更大,尤其是使用羟氯喹与抗生素结合疗法的病人。

C.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氯喹及抗菌素结合疗法的病人死亡率最高。

D.无论是氯喹还是其衍生的羟氯喹,对新冠肺炎病人没有体现其有效性,但也没有产生死亡风险。

来源: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提到饮食方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围坐一桌,亲密无间,筷来箸往:晚辈或主人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敬菜,是餐桌上公认的礼仪,欣然笑纳则是相互之间毫无嫌隙的体现。但这种合食的饮食方式并不十分古老。在合食制出现前,我们的祖先一直都采用分食的饮食方式。

       分食制起源悠远,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定型规范。人们席地而坐,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于现在的自助餐。上层社会使用贵重金属、美玉制作的食具或制作精美的漆器,下层社会则是陶或木制品。在分食制下,统治者通过制定食礼来规定食器的使用规则,严格等级秩序,以此达到表现尊荣与亲疏关系的目的。在周代,青铜器是统治阶层所专用的,被广泛用于祭祀、饮食活动之中。即使在统治阶层内部,以鼎为核心,不同等级所使用的饮食器在数量上也有着严格的等差原则,其组配制度是周人政治等级观念在饮食上的反映。青铜时代的青铜器是政治权利的象征,通过制定食器和食物类别的规制来表达礼义,区别尊卑贵贱,保证上下有序,贵贱不逾,让贵族获得身份认同。

       周代的分食还体现在男女不同席进食。尤其是社交场合,关中、中原地区的男女在进食时都要分开,遵循男女有别之礼。不过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南地楚国男女却可以在一起进食。

       汉代依旧承袭了周时的分餐饮食风格,成语“举案齐眉”中妻子孟光为表达对丈夫梁鸿的尊敬,在侍奉夫君进食时将食案举至与眉毛平齐,就是汉代实行分食制的例证。汉代的许多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汉代人宴饮时非常重视座次安排,一般情况下主人居中,客人分坐两边。室内宾主宴席,以东向最尊贵,其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再次为西向。这种礼制方面的等级限制,是辨别分层生活方式的最有效要素。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饮食这一活动成为一种礼制活动,它要求参与者严格按照礼制的规定进行。从食具的选择、食物的类别到饮食中座次的安排,无一不受礼的制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是分食到合食的过渡阶段。总的来说,魏晋时期多为分餐,南北朝尤其是北朝合食较多,但仍以分食制为主流进食方式。

       饮食方式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唐朝时,合食制已基本普及,到宋朝则最终定型。不过,宋以后分食的习惯也没有完全消失,如《红楼梦》描写了大量围坐合食的场景后,在第四十回里写到,贾母等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贾宝玉说:“既没有外客,不必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可见,在出现合食制千年后的清代,某些场合(如家宴),依然有分食的习惯。

       由于朱元璋出身贫民,明朝的一些餐具则有比较鲜明的从下层影响上层的特点。如筷子就是从平民下层普及到上层的。明初到中国来的朝鲜人曾非常讶异:“你们怎么不用勺子吃饭了?”

       饮食方式的转变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新型家具的使用、餐具的改进、烹饪技术的丰富以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等的变化,都会使饮食方式发生改变,并与社会变化相呼应。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有分食制的普及,后来才有合食制流行。

B.在周代,楚地男女则是可以在一起进食的。

C.汉代所有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D.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分食制起源于西周,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现在的自助餐。

B.周朝人以占有鼎的多少来区分等级的高低,汉代人则轻视鼎而非常重视座次安排。

C.由分食制到合食制,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民族接受了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

D.家具、餐具、烹饪技术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的变化,都会对饮食方式产生影响。

(3)传统合食制的优点是    ;缺点是  ,改进的办法是  

来源: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贪吃的大脑

①含有特殊营养的巧克力、有助于增记忆力的面条、助眠的椒盐饼干……这些正在进行试验的调制食品,旨在通过食物影响大脑,改善某些状况。其实,人的情绪、机灵程度、记忆力甚至疼痛感都受食物的影响,那食物又是通过什么影响人的大脑的呢?

②食物能对大脑造成影响,是因为大脑中存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至少有三十种。早期,人们并不认为食物会影响神经递质,因为大脑有一层保护屏障﹣﹣血脑屏障,大多数物质都无法进入大脑,只有少数如酒精一类的化学物质,オ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③大约十年前、人们オ发现大脑制造神经递质的能力取决于在血液中循环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单一的营养素后进入血液,当循环至大脑时,一些营养素渗入脑细胞,影响神经递质的生成,这意味着大脑并非不受食物的影响,而是深受食物的影响。

④安然入睡依靠的是一种叫血清基的神经递质。要产生血清基脑神经元需要色氨酸。那么,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就能促进睡眠吗?并不是。因为在蛋白质中色氨酸含量极低,对它来说,穿过血脑屏障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那如何解决呢?食用碳水化合物。食用碳水化合物可增加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其他氨基酸,这样,更多的色氨酸便可以进入大脑。也就是说,想要安然入睡,吃几块果汁软糖或一把饼干会比喝上一杯牛奶更好。

⑤多食用碳水化合物、少食用蛋白质还可缓解一般性疼痛。坦普尔大学曾对三十个长期颌部疼痛的患者曹进行过试验:在一个月时间里,规定他们分别吃含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物或其他日常食物,结果是,吃含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食物的病人比吃其他日常食物的病人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⑥卵磷脂的发现,让很多记忆力衰退患者找到了一线生机。1975年,沃尔特曼博士等人证明,吃一种叫胆碱的物质能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数量。阻碍乙酰胆碱的药物似乎损害人的记忆力,而模拟乙酰胆碱的药物明显地有增强记忆カ的作用。不久之后,人们又发现人体与动物体中胆碱的天然源泉﹣﹣卿磷脂。卵磷脂可使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增加得更多。増加卵磷脂有助于増强记忆カ吗?一名英国科学家进行过一次为期六个月的试验。在试验期间,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每天服25克纯卵磷脂,结果表明,他们的记忆力略有好转。一般情况,每天得服用20克纯卵磷脂,オ会对加强记忆力有效。

⑦年龄在所有关于营养素对大脑影响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大脑在出生前后是最敏感的。婴儿在出生前5个月至出生后18个月期间,脑神经元以最快的速度分裂、生长。在此期间,给母亲与婴儿以含足量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婴儿大脑的发育会受到影响。有研究显示,在婴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或在母亲怀孕后期营养不足情况下所生的孩子,即使后来喂养得很好,他们的智力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相反,一直到出生后18个月都有充足蛋白质的孩子,即使某一时期营养不足,在重新获得营养后,也会迅速恢复健康。

⑧人老之后,有很多脑神经元会死亡,又没有新的代替,就会变得健忘和呆滞。沃尔特曼设想配制一种老年人服用的食品,用它来阻止这种衰老过程,并且尽可能地提升留下的神经元的“工作”效率。在食品中增加能影响神经递质的营养素,当然是理想的办法,而且比起药物,这类食物可能更安全,副作用更少。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有些食物能对人的情绪、机灵程度、记忆力甚至疼痛感产生一定影响。

B.血脑屏障作为人大脑中的一层保护屏障,可以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大脑。

C.食物影响大脑是因为一些营养素渗人脑细胞后会影响神经递质的生成。

D.胆碱和卵磷脂都可以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数量,卵磷脂的效果更好。

E.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对大脑是否会产生影响,这取决于人的年龄大小。

(2)文中第⑤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在食品中增加能影响神经递质的营养素,当然是理想的办法,而且比起药物,这类食物可能更安全,副作用更少。

(4)如果你身边有失眠、记忆力衰退或怀孕的人,依据文章内容,你会分别给他们怎样的建议?请简要回答。

来源: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在地震学界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地震不可知论,认为在人类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震是有规律可循的,探索其规律进行短期预报并非完全不可能。两种观点的对立十分尖锐,因不可知论占据主流地位,所以社会上一度形成这样的鉴别标准:说地震不可知的是科学家;说地震可以预报的可能是骗子。

       不错,就人类当下的科技水平而言,要想清晰地搞清地壳的运动规律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仍是难题。在纳税人的呼吁下,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相继压缩用于地震预报的科研经费,特别是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地震预报的合作研究。他们认为,与其让遥遥无期的空洞研究浪费资金,还不如扎实实地做好防灾救灾的实际工作。

       而我国的情况有点复杂。从形式和规模上来看,我国的地震研究监测机构无疑是全世界最健全、最庞大的。可遗憾的是,近些年我国科研人员能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却越来越少。

       中国的地震专家真的如此无能吗?其实不然,笔者熟知的地震学界的几位专家学者,他们对地震研究都有突出的贡献,也都有过比较准确预报地震的经历。目前,世界上地震短期预报的最高准确纪录是30%,这个记录就是由中国保持的。

       即使如此,地震预报却仍然是全世界公认的棘手难题。其原因很简单,我们对地震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整体认识尚处在模糊的探索阶段。从科学上讲,预测地震有两条途径:一是寻找地震前出现并且与地震发生有明确关系的自然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震兆,进而利用震兆预测地震。二是认识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基本规律,即震因,利用震因对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做出准确的识别。关注震兆与研究震因两者缺一不可。

       遺憾的是,震兆与震因至今仍如两座科学山峰横亘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难以逾越。

       在地震史上,中国宣称曾成功预报了海城和青龙地震,但世界地震学界对此的评价是:偶然的运气。有人说,我们曾经成功预报过海城和青龙地震,为什么不能把这两次预报的经验运用到后续的地震预报工作中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地震预报难就难在地震的机理和触发条件等复杂多变,预测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这次成功有效的预报手段,很可能在下一次地震预报中就失灵了。正如著名探险家兼地质学家位梦华所说的,地震预测迄今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

       地震预报的难度,核心问题还在于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尚不成熟。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可能还不如对月球,甚至是对火星的了解深入。即便有一些经验和知识,也是此一时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用于彼一时,如海城的经验无法用于唐山地震,也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后来的汶川等一系列地震。

       此外,地震预报,特别是短期预报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难题,是因为政府和公众的需求与科学现状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当地震监测机构将可能发生地震的推断上报给政府时,负责决策的官员会严肃地发问:“你们的把握有多大?”这就让监测机构犯难了。最终只得“继续监测”。

       政府的确有政府的难处,它的着眼点是尽量保证整个国家的正常铁序不被打乱。如果接到一个把握只有30%的大地震预报,无论是东西方哪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是一样的战战兢兢,不知该如何是好。

       地震预报属于危机管理范畴,就必须纳入危机机处理的轨道。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所有的科学难题都解决了,要想准确地预报地震,仍然不是一件易事。

(1)为什么地震预报很困难?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方法及其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目前,世界短期预报的最高准确纪录是30%,这个记录就是由是由中国保持的。

来源:2018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L型菌》一文,完成问题。

①治疗细菌性疾病,人们往往借助于各种抗生素。如果药物治疗不彻底,病菌表层细胞受损缺失但并未死亡,此时症状虽有所缓解,但痛根未除,这样会造成疾病的慢性迁延或反复发作。

②细胞外壁缺损在医学上称为缺壁型或L型菌,称L型是由于该菌最早发现于Lister研究所。以青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在剂量充足,作用时间充分时,葡萄球菌因其细胞壁合成严重受阻,终至不能繁殖而死亡;若抗生素剂量不足或疗程太短,葡萄球菌中可有部分耐力强者,以细胞壁缺损形式保存下来,这种细胞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这些“体无完肤”的病菌依然可以繁衍后代,而且迟早还会修复成原先的病菌。事实上,凡是妨碍细胞合成的因子,均可导致出现L型,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因子有抗生素、溶菌酶、补体、抗体、胆汁等。各种病菌均可以以L型形式残存下来。

③近几年研究发现,过去所谓“病因不明”的患者,有一部分正是由于各种细菌的L型引起的。这是由于细菌一旦形成L型后,不能耐受外界低渗环境,需要在含有血浆和高浓度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若仍用常规的培养技术,常因生长不良或存活时间不长而作无细菌生长论处,导致临床上病原不明。

④防治细菌L型疾患也值得注意,因该菌缺损细胞壁,使作用于细胞壁而起抑杀作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无用武之地,只有那些作用于细胞浆质及核酸合成的抗生素和药物才能达到功效。但为全面起见,医学专家建议,最好将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的两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对文中“体无完肤”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病菌细胞壁受损

B.病菌失去细胞壁

C.病菌失去表皮

D.病菌表皮受损

(2)下列说法,能作为“L型菌会导致一些疾患病因不明”原因的一项是  

A.细菌表层细胞壁受损缺失导致L型菌出现。

B.L型菌生命力顽强,可以修复成原先的病菌。

C.L型菌未能在含有血浆和高浓度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

D.各种妨碍细胞合成的因子,均可导致病菌以L型形式残存下来。

(3)第③段中“若仍用常规的培养技术”一句中“常规”二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来源:2020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 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 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 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埃及的文字是圣体字,古巴比伦的文字是楔形文字,而更多西方国家一直都是拼音文字。

B.我国的方言尽管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至今都一脉相承。

C.学习拼音文字偏向于开发大脑左半球的潜力,而学习汉字,可以开发我们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

D.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汉字,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2)依据本选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是“从甲骨文算起”,文章结尾为“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由此判断此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B.第③段的说明对象是“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行而得其意”。

C.拼音文字认知中是利用“语音编码”方式起作用,汉字认知中是利用“多重编码”的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

D.本文的语言兼具平实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蕴含了作者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之情。

(3)下列对文中说明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该句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汉字的历史悠久。

B.第②段主要采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说明了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

C.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为了生动具体地说明象形字和会意字能引发想象和联想的特点。

D.第④段主要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汉字在发展大脑智力上的作用。

来源:2018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农业3.0时代

    所谓农业3.0时代,是相对农业1.0、2.0时代而言。农业1.0时代对应于传统农业社会,其特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给自足,技术水平较低,耕作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对风调雨顺、地力水源等自然因素依赖度高。农业20时代开启于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其特征是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反哺于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广泛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农产品“量”的问题基本解决。

    农业3.0时代则发端于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它既是对农业2.0时代的继承,也是对农业2.0时代的超越;它的技术水平更高、生产效率更高,同时也更加个性化、更具丰富性;它不仅满足“量”的需求,也能很好地满足“质”的要求。总之,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颠覆性的农业。

    农业3.0时代的农业样态,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比较重要的就有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定制农业、品质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农业、观光农业等等,以及由这些农业样态交叉融合而来的新样态。

    比如智慧农业,它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管理等环节,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智能农业装备,依托大数据,实现农业的精细化种植和智能化生产,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再造。

    又比如绿色农业,它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民众对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相对接,采用农药减量、生态循环、施用有机肥等绿色生产方式,生产市场认可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类似这样的农业样态不断兴起,“农业+”“+农业”,农业正在抛弃单纯的“地里刨食”,告别简单粗放、整齐划一,迈向一个新时代﹣﹣农业3.0时代。

(节选自2017《半月谈》13期)

(1)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2)选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A.打比方、作比较            B.列数据、打比方

C.举例子、列数据            D.分类别、作比较

(3)下列选项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介绍了农业3.0时代的含义及其样态。

B.农业1.0时代是单纯的“地里刨食”,自给自足的传统时代;农业2.0时代是简单粗放、整齐划一,广泛使用工业品的时代;农业3.0时代是信息化、技术化水平更高的新时代。

C.蔬菜种植基地引进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感知土壤和环境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给蔬菜提供种植需求。这是智慧农业的一种体现。

D.删掉“农业2.0时代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这句话中的“较大”一词,更能准确体现农业1.0到2.0时代的惊人变化。

来源:201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明文阅读

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疫病的终极武器,疫苗有最低的成本,更有先发制敌的优势,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②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在18世纪末,每年大约有40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天花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古人称之为"痘疮"。晋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那么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专家认为,"狼来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人体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武器来对抗感染。 人体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也许 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④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未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战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⑤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设计出疫苗呢?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的疾病,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很快,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选文有改动)

(1)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痘"为我国首创,也是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

B."狼来了"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一种形象的说法。

C.疫苗设计针对细菌或病毒,模拟其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硬核"。

D.对于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病毒和变异速度很快的病毒,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

(2)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也许"不能去掉,为什么?

来源: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自从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现代人成了网民,每天在网络中游走,人们接触网络最方便的媒介可能就是智能手机了。智能手机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家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对手机的依赖多了,人似乎更加孤独了。据研究,全世界约有4.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世卫组织宣布,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障碍”认定为新的疾病,作为依赖症的一种列进了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

【材料二】2015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利马耶教授发起了一项关于手机使用的研究。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手机的潜在动机是应对因“没有充分利用时间”而产生的焦虑。很多人如果不把拥有的每分每秒都利用上,就会感到焦虑,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在于,人们难以和自己的思想独处,马里兰大学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所吞没。研究者要求200名学生连续24小时不使用手机,学生们表示,他们感到自己与世隔离,极为焦虑,烦躁。很多网民也说:当我们断开网络,就似乎错过一切,产生事关自我存在感的焦虑。这也说明网络能触动人类的精神深处,所以人们更要主动克制自己,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生活中可以结合奖惩制度进行自我控制,并转移注意力,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多读有益书籍,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材料三】韩国科学家指出,患有网瘾的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而且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吉林大学心理学研究者李丽在对3623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智能手机成瘾会增加冲动,孤独感和其它负面情绪。这说明,智能手机成瘾会损害心理健康。使用智能手机成瘾,会使人脱离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漠,表现出孤独、抑郁等情绪;同时也造成时间浪费,成瘾者容易迷失自我。研究者也提出,各学校应成立心理教育工作室,对学生进行手机使用的教育和引导,家长也要多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原文有改动)

(1)选出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现代人都成了网民,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

B.美国利马耶教授发起的一项研究指出,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所吞没。

C.韩国科学家指出,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

D.用智能手机成瘾,会使人脱离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漠;也造成时间浪费、成瘾者容易迷失自我。

(2)现在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请结合以上材料,提出两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来源: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明文阅读

口罩:隔离线毒的“武器”

①1910年冬,肺鼠疫从俄国贝如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他切断了传播途径,给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不到4个月时间就战胜了这场灾难。

②同时,伍连德还设计发明了用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

③设计之初,伍连德曾将口罩的绑带设计成两端各三条:上方两条沿耳上方系在脑后,中间的沿耳下系在颈后,下方的则向上系在头顶。为使用方便,不久后他将绑带简化成两对,而防护作用依旧。这样一款自制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被称为“伍氏口罩”。

④口罩变成公众常备物品,则伴随着一场“史上最可怕的的传染病”。

⑤1918年3月,流感在美国爆发。由于150万美军被陆续派往欧洲参战,流感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欧洲大陆,并造成全世界空前的灾难。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共造成了世界5000万至1亿人死亡。

⑥这种传染病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疫源地并不在西班牙,而是因为当时该国是中立国,未对疫情信息进行封锁,所以很多消息都来自西班牙。西班牙流感传播的后期,人们才普遍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口罩成为预防流感的重要工具。普通平民被要求戴上口罩。虽然只是简易款,以今天的防护标准来看,其抵御病毒侵袭的效果并不怎么样。但不可否认,口罩已变成全民用品。

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口罩继续发挥着更多防护作用。

⑧1952年12月,持续了多天的严重空气污染造成英国伦敦上万人死亡,口罩成为在雾都生存的必需品。制作口罩的材料也在对抗污染的过程中不断进化。各国陆续颁布了职业健康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现代口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⑨如今,口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成熟产业,贴合度、过滤效果和舒适性均在不断改善提升。近年来,口罩的技术含量逐渐增加,除了医用外科口罩,防尘、防花粉、防雾霾,甚至防紫外线、带清凉感等个性化品类也不断面市。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伍氏口罩”由医学博士伍连德设计,简单易戴,价格低廉,在抗击肺鼠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B.“西班牙流感”因为疫源地在西班牙而得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造成全世界5000万至1亿人死亡。

C.“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使口罩变成了公众常备物品。

D.口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巨大的成熟产业,贴合度、过滤效果和舒适性均在不断改善提升。

(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⑤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  

②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分析原因。

       这场瘟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变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

(3)文章写了口罩的发展史,其中促进口罩发展的事件有哪些?请写出两大事件。

来源: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宫一号:控制中的“坠毁”

①近日,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天宫一号是我国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实验性空间站),它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

②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自动对接。结束了神舟十号任务以后,天宫一号的所有目标就已全部达成,没有进一步的安排,这也符合它预先设计的仅两年的寿命(2013年底结束)。但是天宫一号超期服役到了2016年3月才正式宣布中断数据连接。天宫一号将会逐渐坠回地球。

③不可否认,目前的天宫一号的确是个被弃用的航天器残骸,虽然我们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它现在的状态更接近于一个名词:太空垃圾。

④一般来说,绕地球飞行的无用人造物体都是太空垃圾,具体有很多种。一种是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比如多级火箭的第二级、第三级、上面级等,它们会环绕地球并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返回地球。

⑤另外一种太空垃圾是寿终正寝的航天器。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就属于此类。

⑥第三种太空垃圾是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目前估计,一共有1.7亿个直径小于1厘来的太空垃圾,有67万个1~10厘米直径大小以及2.9万个尺寸更大的太空垃圾在绕地飞行。

⑦对于飞在低到中高轨,比如600~39600千米高乃至各种大椭圆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目前完全无法处理。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而对包括天宫一号在内的位于200~600千米高度的航天器,都会受到地球稀薄大气的影响而缓慢坠回地球。历史上,美国航天飞机可以主动移除太空垃圾,但也只在1984年回收两颗入轨失败的昂贵通信卫星的任务中展示过,成本实在太高!所以,所有像天宫一号这类的人类载人航天器,最终都会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⑧从1971年到1991年,苏联7个重达18.5~19.8吨的礼炮系列空间站先后返回地球,都成功焚毁在大气中。1979年,美国重达77.1吨的天空实验室返回地球,在地表发现了几十个碎片。

⑨除此之外,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比如中国神舟飞船和俄罗斯联盟飞船均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等构成,但只有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是能安全着陆的,其它部分都会在空中焚毁。

⑩俄罗斯进步号、中国天舟号货运飞船等,都会整体返回大气焚毁。例如每年国际空间站任务都会焚毁大约4艘重达7吨的进步号。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并完全焚毁。

⑪在世界范围内,废弃航天器(不同于有巨大翼面的航天飞机或者受到保护且带有降落伞等装置的返回舱)精确落点的预测都是个顶级难题。更何况天宫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目前人类最常用的落区是巨大的南太平洋,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当然,即便是划定残骸落区,也只能尽力提前控制(发动机剩余燃料最后工作)让航天器落到这里,甚至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残骸会坠落下来。

⑫由于天宫一号的返回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以及万一存在残骸的话到底会落在哪里,这换作是任何国家也都无法做到。人类航天已经开展了60年,还从未出现过一例在轨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天宫一号造成损失的概率应该远低于你连续随机买号而连中彩票头奖的概率。

(《文摘报》2018年2月13日)

(1)下列有关“太空垃圾”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太空垃圾主要有三种: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寿终正寝的航天器、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

B.太空垃圾大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上,它们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

C.由于回收太空垃圾成本实在太高,包括美国在内的各航天大国都选择了让废弃的载人航天器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D.对废弃航天器的精确落点的预测是顶级难题,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准确预测航天器残骸到底会落在哪里,而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

(2)下列有关“天宫一号”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宫一号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

B.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超期服役两年多时间,2016年3月开始将逐渐坠回地球。

C.天宫一号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在返回地球过程中将会解体并烧完。

D.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安全造成威胁。其实天宫一号是在控制中坠毁,其造成损失的概率几乎为零。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六自然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太空垃圾是重大的安全隐患;第八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苏联和美国在航天领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B.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留下了少量残片。

C.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不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会在空中焚毁。

D.各航天大国的残骸落区都是在巨大的南太平洋,因为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

来源:2018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各题。

   银河系中栖息着数千亿颗恒星,它们彼此差异极大,这种差异部分源于它的庞大。每一 颗肉眼能见的恒星,包括太阳,都是它的成员。银河系是如此巨大,太阳绕其中心运行一周 需要 2.3 亿年。设想一位天文学家用 1 厘米代表日地距离来绘制银河系图,他将需要一张比整个地球大得多的纸才能完全包容银河系。在这张图上,银河系中心到太阳的距离是 1.7 万千米,相当于太阳到银河系中心的实际距离 2.7 万光年。 甚至太阳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也不足以描述银河系的大小,因为太阳离银河系边缘比离银河系中心更远。包含太阳在内的银河系盘体叫做银盘,它是银河系中呈烙饼状的明亮部分。 它含有旋臂,使得在银河系外的观测者看来,银河系就像一架玩具风车。银盘边缘到其中心 大约 6.5 万光年,所以银盘的直径约 13 万光年。但银盘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有些不属于银 盘的恒星,还远在它的外边。

   在这些遥远恒星之外,银河系统治着一个范围超过百万光年的王国。至少有 10 个比银河 系小的星系在围绕银河系运动,如同一群卫星绕一个大行星运动。这些伴星系是受银河系万 有引力控制的银河王国的属地。其中最大也最著名的两个是含数十亿颗恒星的大、小麦哲伦 云,而银河王国的最遥远前哨基地则是离银心约89万光年的一个仅有几百万颗恒星的矮星系。

(节选自[美]肯•克罗斯韦尔《走马观花看银河》,有删改)

(1)下列不能说明"银河系是如此巨大"的一项是   

A.如果用1厘米代表日地距离来绘制银河系图,需要的纸将比整个地球大得多。

B.太阳到银河系中心有2.7万光年,而太阳到银河系边缘距离更远。

C.包含太阳在内的银河系盘体叫做银盘,它是银河系中呈烙饼状的明亮部分。

D.银河系统治范围超过百万光年,至少有10个伴星系在围绕它运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源于它的庞大"用"部分"来界定影响银河系恒星差异的因素,用语准确。

B."银河系就像一架玩具风车"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银盘的形状,说明形象生动。

C."有些不属于银盘的恒星,还远在它的外边"中的"它"指代的是银盘。

D.本文依次从太阳、银盘、伴星系的角度说明银河系的巨大,运用的是逻辑顺序。

来源: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概括说明内容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