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概括说明内容
初中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真实的声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

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按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言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软件录制自己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

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己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

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

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振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

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经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堵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

⑧那么问题来了,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

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

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

⑪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

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2019年第4期。有改动)

(1)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

(2)“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  

A.第②段后

B.第③段后

C.第④段后

D.第⑤段后

(3)第⑨段中的“最接近真实”与第⑪自然段中的“最真实”是否矛盾?为什么?

(4)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问题。

中国古代餐桌上的分与合

①“天下为一家,而无私织私耕,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尉缭子》) 在原始社会,人们将食物平分后,各自进餐,这就是原始的分餐制。

②先秦时期,饮食的礼仪尤为重要,《礼记》中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说法。那时人们的就餐方式是席地而坐,每人前面摆放一张低矮的食案盛放餐具及食物。孔子曰“席不正不坐”,人们要规矩地坐在席子上,吃自己面前的食物,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

③汉代著名的“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这种分餐制的场景在汉代壁画及画像砖中均有体现。如在河南新密市打虎亭汉墓出土的描绘宴会场面的壁画中﹣﹣人们跪坐在席子上,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张食案就餐。

④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变革。首先是用餐家具的改变,方凳、胡床、椅子等高足坐具逐渐取代了席子。其次,频繁的战乱冲击了传统礼制。“席不正不坐”的要求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时期人们的就餐制仍以分餐制为主。《世说新语》记载,顾荣有一次参加宴会,看到端烤肉的人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因辍己施焉”,说明当时的宴席确是一人一份食物。

⑤到了唐代,各种高足坐具已非常流行,中国人已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高足的餐桌应运而生,称为“食床”。这一时期的壁画中出现了很多使用高桌高椅进餐的场景。宾客共同坐在一个食床旁边,但主要的菜肴和食物是由厨师或仆人“按需分配’的。只有主食或羹汤食物才合餐,由进食者或仆人、庖厨添加,有学者称之为“会食”。

⑥分餐制向会食制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有时候人们还会遵循古制。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及其他几位贵族子弟面前摆着几张小桌子,反映了当时分餐制依然存在。

⑦宋代是“围桌而食”合餐制形成时期。《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内人家如要举办酒席,一切桌椅陈设、餐具器皿,厨师伙计都可以租赁或雇佣。以至于“托盘,下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都有专人负责,称为“白席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描述,如果贵宾动筷子吃了某种菜肴,白席人便高唱一声某人吃了什么,请众客同吃。不过,一 些重要场合,如宫廷宴会上,还会采用分餐制。

⑧明清时期,国人以合餐为主,但并不绝对。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在《大中国志》写到,中国人喜欢用餐桌的数量来显示宴会盛大,一般是一桌坐四人,或两人。但对于大人物来说,他们安排一人一张桌子。即便是合餐,也可以用公共餐具防止交叉污染。《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第一次吃饭时,李纨和王熙凤二人就“立于案旁布让”,为别人布菜自然得用公共餐具。据考证最早使用公共餐具的是宋高宗赵构。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宋高宗“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吃饭之前,“择取欲食者以别著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仔细阅读全文,先填写表格中①②两空,再纵向比较,写出探究结果。

朝代

资料出处

主要餐制

坐式/坐具

原始社会

《尉缭子》

分餐

  /席子

先秦

《礼记》

汉代

“鸿门宴”

南北朝

《世说新语》

围桌而坐/高足的凳、椅

唐代/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会餐 分餐

宋代

《东京梦华录》《老学庵笔记》

  

明清

《大中国志》《红楼梦》《西湖游览志馀》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因辍己施焉”意思是把自己的那份烤肉给了端烤肉的人。

B.唐代出现的“食床”是指高足的餐桌和高足的凳椅。

C.“会食”中的主食或羹汤可自取,也可由仆人或庖厨添加。

(3)第⑧段画横线句子说到宋高宗的哪些用餐细节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鹜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采薇,选自《学生天地》2019.02,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

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

"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

年画制作技艺包括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修饰语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第③段至第⑦段为"总一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中国年画四大家"的特点。

C.

第⑨段中加点词语"最早",限定了时间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第⑩段介绍热门藏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

(3)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

桃花坞年画特点: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

B.

年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大众看图识字的读物,其中时事题材是百姓喜闻乐见的。

C.

民国时期,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结合发展成挂历,其中《乾隆岁朝行乐图》风靡全国。

D.

最值得收藏的五类传统年画有神像、吉祥图案、历史人物故事、戏曲故事、市井风俗。

来源:2019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桌与案

马未都

①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②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

③中国人把家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④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有一种叫作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衡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则翘头非常高。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重要的本意。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放在案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⑤文人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它非常温和,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感觉去掉了,翘头很小。这个小翘头干什么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我曾遇到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得到一幅手卷,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咣当掉下去,画被撕破了。如果他在翘头案上看,轴滚到案的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

⑥由于案的陈设功能越来越大,它的实用功能就相对降低;相反,桌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大,陈设功能越来越小。所以,桌与案从功能上有了区分,这是在使用中发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

⑦桌子在越来越突出实用功能的时候,就跟案发生了分界。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后来才把“卓”字底下的“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现在的“桌”字。

(选自《读者》,有删改)

(1)本文从腿的位置、    三个方面介绍了桌与案的区别。

(2)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的案腿部非常夸张,衙门里使用的案则翘头非常高。

B.在作者看来,“拍案而起”和“拍桌子砸板凳”这两种情绪是一样的。

C.案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家具,而且是一种文化符号。

D.在“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这句话中,“审桌子”是仿造出来的词语,体现了语言的生动幽默。

(4)很多传统物品都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如太师椅、红灯笼、青花瓷、紫砂壶……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物品,仿照例句用“三字经”的形式在横线上补填一项。

纸折扇,风度翩。

八仙桌,宴宾客。

    

来源:2019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我就是传说中的“神助攻”

       我是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团队里的首名“后卫”队员。

       4月20日22时41分,我告别了航天科技集因五院的师父们,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抵达位于天疆的岗位,光荣地加入了北斗大家庭。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已有19名北斗队友陆续上岗,他们每个人都身怀绝技: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这其中一名是驻守在国门上方的“守门员”﹣﹣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余18名都是全球组网的“中场”﹣﹣中圆轨道卫星;他们在近距离轨道绕着地球满场跑,进能攻,退可守。

       而我,则是目前唯一一名“后卫”﹣﹣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1.5万公里,这是我的岗位高于其他队友的距离;3.6万公里,这是我和祖国母亲的距离。即便是在浩瀚缥缈的太空,我们20个队员依然排出了奇特阵型,叫做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这在国际上可是首创,一举突破了“我国无法全球地面布站”的限制。而我的加入使得这一阵型正式从“构想”变为“现实”也因此,有其他队员称我为“神助攻”。我将始终“站”在亚太区域上方防守,以更广的区域、更高的精度帮助队员排除干扰,增强团队的整体技术指标,从而成为全球组网的坚强后盾。

       与一般身材小巧的队员不同,我是一个全能的大块头,体型是中场们的3倍多。没办法,我身上的“神器”目前是队友中最多的。千里眼、顺风耳、金刚角……众多新荷、新信号完美地锻造了我的身心。

       在这里请允许我小小地傲娇一下:我的筋骨皮、精气神和各种器官,从内到外已做到了100%国产化。这些都离不开五院师傅们的汗水和智慧。五院向来被称为“北斗卫星大本营”,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再到北斗三号的设计研制,他们不仅放飞了绝大多数北斗星,而且大力推进“精稳工程”,成立了专门的队伍运行管理我们这些场上队员。

       最后,我想感谢亿万“球迷”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关注与支持。你们的喝彩声,赋予我们无穷的干劲儿;你们的责备甚至是骂声,则激发着我们争分夺秒,不断超越。还记得2018年12月27日,我们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正式向“一带一路”及全球提供基本导航服务,有网友留言:“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看到这一句我的不少队友瞬间泪奔……

       数十载漫漫北斗路的一幕幕,如过电影般闪过我们的脑海:无果而终的“灯塔计划”、饱含中国智慧的“三步走”战略……

       如今,我们的队伍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与强手们并肩站在天疆的赛场上。我来了,我队友们一道,继续奋勇拼搏建立起属于我们的功勋。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是目前北斗三号系列里轨道最高的。

B.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是我国首创的卫星阵型,其意义是突破了“我国无法求地面布站”的限制。

C.被称为“神助攻”,是因为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具备更加全面的设备技术。

D.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这很值得国人骄傲。

(2)本文借用足球运动术语介绍北斗导航卫星,这样写的好处是  

(3)仔细品读该文章语言,回答问题。

①而我,则是目前唯一一名“后卫”﹣﹣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②与一般身材小巧的队员不同,我是一个全能的大块头,体型是中场们的3倍多。

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准确介绍了第4颗北斗导航卫星的体型特点。

来源: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牡丹为何被誉为“花中之王”

①“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这首诗赞美的就是牡丹。牡丹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归类于毛茛科、芍药属。其花大色艳,香气袭人,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清代末年,牡丹曾是国花。

②从花色上分,牡丹素以八大色著称,如白色的“夜光白”、蓝色的“蓝田玉”、红色的“火炼金丹”等。在同一色中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姚黄、魏紫,欧碧、赵粉被称为牡丹四大品种。这里单说“魏紫”,出自五代洛阳魏仁博家,花紫红色,花呈荷花形或皇冠形。花期长,花量多,花朵丰满,被推为“花后”,宋代有诗赞云“姚魏从来洛下夸,千金不惜买繁华。”

③牡丹本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作为观赏花木栽培,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太平御览)中有谢灵运关于壮丹的记载:“永嘉水际木间多牡丹。”唐代刘禹锡《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

④从中国牡丹的发展史可看出,牡丹起源于陕甘秦巴之地,随着历代栽培地沿革转移,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他产地为次要栽培地的格局。牡丹适应性较强,产地亦广,现在不仅在中国栽培甚广,还早已引种到世界各地。

⑤牡丹自古以来引无数文人墨客讴歌赞美,牡丹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在2400多年前的《诗经》。作为爱情的信物被提及﹣﹣“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明明写的是芍药,为什么要说是牡丹呢?原来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后来有了木芍药和草芍药的说法,再后来木芍药就成了牡丹。唐代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赞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在《买花》诗中写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陆游的《赏花至湖上》写道:“良辰乐事真当魁,莫遣匆匆一片飞。”《栽牡丹》中:“携锄庭下掘苍苔,墨紫艳红手自栽”,写出了他赏牡丹、栽牡丹的生活乐趣。又有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迟开不争春,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130多人留下270首优美的诗词,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

⑥“剪裁偏得东风意,浅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牡丹在

花卉界独树一帜,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刘慧慧 有改动》

(1)牡丹为何被誉为“花中之王”?

(2)概括②~④段的说明内容。

(3)第③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⑤段画线诗句和《爱莲说》对“牡丹”分别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早的桥

茅以升

①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桥?②如果说,能使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的东西就是桥,那么,船也是桥了;能使人越岭,从这山到对山的东西就是桥,那么,直升飞机也是桥了。③船和飞机当然都不是桥,因为桥是固定的,而人在桥上是要走动的。④可是,拦河筑坝,坝是固定的,而人又能在坝上走,从此岸走到彼岸,难道坝也是桥吗?⑤不是的,因为桥下还要能过水,要有桥孔。⑥那么,在浅水河里,每隔一步,放下一堆大石块,排成一线,直达对岸,上面走人,下面过水,而石块位置又是固定的,这该是一座桥了。然而严格地说来,这还不是桥,因为桥面是要连续的,不连续,不成路。⑦但是,过河越谷的水管渠道,虽然具备了上述的桥的条件,而仍然不是桥,这又是何故呢?⑧因为它上面不能行车。⑨这样说来,矿山里运煤的架空栈道,从山顶到平地,上面可以行车,也是桥吗?然而又不是,因为这种栈道太陡,上面不能走人。⑩说来说去,桥总要是条路,它才能行车走人,不过它不是造在地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因而下面就能过水行船。

      其次,怎样叫早。是自然界历史上的早呢,还是人类历史上的早。是世界各国的早呢,还是仅仅本国的早。所谓早是要有历史记载为根据呢,还是可凭推理来臆断。是指有名的桥呢,还是无名的桥。这样一推敲,就很难落笔了。姑且定个范围,那就是: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但只指桥的类型而非某一座桥。

      在人类历史以前,就有三种桥。一是河边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形成现代所谓的"梁桥",梁就是跨越的横杆。二是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渐渐扩大,孔上石层,磨成圆形,形成现代所谓的"拱桥",拱就是弯曲的梁。三是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去抱第二个,如此一个个上去连成一长串,被地上的猴子甩过河,让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为一串"猿桥",形式上就是现代所谓的"悬桥"。梁桥、拱桥和悬桥是桥的三种基本类型,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都由此脱胎而来。

      因此,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就离不开这三种基本形式。在最小的溪河上,就是单孔的木梁。在浅水而较大的河上,就是以堆石为墩的多孔木梁。在水深而面不太宽的河上,就是单孔的石拱,在水深流急而面又宽的大河上,就是只过人而不行车的悬桥。

(1)阅读第一段。在下面AB处填写相应内容。

(2)写出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一种即可)

(3)下列与原文表述不符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桥,不是某一座桥而是指桥的类型。

B.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桥有梁桥、拱桥、浮桥三种基本形式。

C.作者认为猴子过河形成的"猿桥"和现代所谓"悬桥"在形式上是一致的。

D.我国最早的桥叫做"梁",《诗经》中"造舟为梁"中的"梁"是指"浮桥"。

来源: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在早晨冒汗

①春末、夏日、秋初的清晨,正是气候潮湿、天气凉爽、空气清新的时刻,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许多植物,如栎树、苦楝树、黄果树等高大乔木,水稻、高粱、玉米等禾本农作物,西红柿、辣椒等蔬莱,滴水观音等观赏性植物,它们均“怕热”,从叶尖或叶缘淌下一滴滴“汗珠”来。这些“汗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犹如夏夜里的群星。植物“挥汗如雨”,第一滴“汗珠”从叶子上掉下后,叶尖马上又形成第二滴“汗珠”,体积再逐渐增大、掉落,然后第三滴“汗珠”、第四滴“汗珠”,滴滴答答掉个不停。

②许多人会问:这难道不是露珠吗?其实不然,露珠是指凝集在地面及地上物体表面的水珠,通常在睛朗少风的夜晚出现。而那些植物,冒出来的“汗珠”掉落后,马上又会冒出新的“汗珠”,如此反复,显然不是露珠。况且,露珠的水滴很小,一般覆盖于整张叶片的表面,也不会从叶尖滴落。很明显,我们见到的水滴就是从植物体内流出来的“汗珠”。

③科学家为此做了实验,发现这些“汗珠”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他物质,就跟人类的汗水一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反其道而行之,如此“怕热”而“汗如雨下”呢?

④原来,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是需要排出体外的。白天,它们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大量水分就通过这些气孔蒸发掉了,所以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它的“汗水”。可到了晚上,气孔“打烊”,全部关闭,而根仍在源源不断地吸水。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需要寻找出口。于是,叶尖、叶缘上的“水孔”就成了它们的“闸口”。

⑤植物生理学上,科学家们把植物“出汗”称为“吐水”。植物“吐水”越多,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根系也就越发达。这说明,吐水是植物健壮的标志,是农作物高产和树木繁茂的基础。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吐”出一百五十滴左右的水。被移栽不久的农作物,如果开始“吐水”了,就说明它们已经成活了。

⑥说来也奇怪,许多植物的“汗水”里竟然含有特定物质。如白桦、棕榈树含糖,一般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排出,这些“汗水”香甜味美,早在远古时就被人们用来酿酒、熬糖。

⑦此外,植物的“汗水”还有利于自身繁衍。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袭人,常引诱某些昆虫前来传粉。植物的“汗水”有相生或相克的特性,如小麦的“汗水”对马铃著晚疫病就有预防作用,所以马铃薯可以种在刚收割完小麦的土地上;而在向日葵旁种豌豆,则会两败俱伤……

⑧另外,人们还利用植物的“汗水”为病人服务。如松树的挥发性分泌物可治疗肺结核;五味子对减轻人的疲劳、增强视力、养脾安神等有一定功效;云杉、白桦、椴树的叶片有杀伤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7期)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怕热”而“汗如雨下”。

(2)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3)选文④⑤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说说理由。

(4)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来源:2018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光谱”鼻子探知人体疾病

       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称为“光谱”的人造鼻子,这种神奇的鼻子借助探测人体的气味,可告诉当事人是否有病。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将这种奇妙鼻子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的质量控制上,最终让其成为一种交警测试可疑吸毒司机的有效工具。

       利用病人身上的气味进行医疗诊断,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应运而生。但是苏格兰的科学家目前正在尝试的是利用先进的化学方法探测不同的气味,然后再利用计算机屏幕给予病人一种免除了忧虑的警报或者告诉他们可能患有什么样的疾病。

       斯特拉斯克菜德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安德鲁。米尔斯说,这些神奇的装置仍在开发阶段。目前可实用的装置还需一段时日,迄今已经取得了进展。测试气味和利用气味来医疗的想法,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尝试了,现在只不过是重新研究而已。他还说,人的疾病通常是与化学气味联系在﹣起的,这种气味可用来快速过滤和大规模的过滤。比如,天花、肝衰竭、糖尿病等疾病,医生往往可以从病人的呼吸中诊断知道。即使是麻疹,也有一﹣种化学气味。人的各种疾病都带有一定的化学气味,这是经过临床实践得出来的。

       目前,米尔斯教授正与他的合作人保罗•斯拉文一起致力人造鼻子的开发。他说这种鼻子将由一系列排列的成分构成。根据所探测到的气味,这些装置将改变颜色和光的强度,他说:“这种显示将会说‘正常或者没问题’或者一些令人担忧的东西。接着它将有希望识别与其相关的何种疾病,但不一定会让人感到恐惧。”他还说:“它也许会说“你得去看医生了’.但是在医院,它会提供全套的诊断建议,说‘我未曾看到过这种气味’,除了患这种或那种疾病的病人之外。”

       米尔斯认为,制造一种用于实验室和医院的台式机器,而且还是手提式的,这种机子虽谈不上高质量,但必须是能识别出各种令人关注的明显气味,且不带有主观色彩,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无论是当事人是否感冒,这种检测都将是准确的。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适用于医院、实验室、医生手术和工作场所的一种桌面装置;同时,再开发一种便携式的装置,可以在家里或野外使用。据悉,一部便携式的装置最初可能要耗资几百英镑,而台式实验室装置则需几千英镑。米尔斯说,如果该装置得到普及,价格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1)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光谱”鼻子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光谱”鼻子。

(3)第3段中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  

(4)推断“光谱”鼻子能否检测出感冒,请分别从文中找出依据。

能。  

否。  

(5)根据文章内容,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利用病人身上的气味进行医疗诊断,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尝试了,现在只不过是重新研究而已。

B.科学家正在开发的“光谱”人造鼻子成功后,将能借助探测人体的气味在医院提供全套的诊断建议。

C.“你得去看医生了”,这种说法不属于令人担忧的东西。

D.“光谱”鼻子能识别出各种令人关注的明显气味,并且肯定不会带有主观色彩。

来源:2019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时代,天气如何预报

①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过程。比如,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

②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即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该产品把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进行细化,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可以预报到毫米。

③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进到我国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如何理解它呢?可以这样形容,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一样,我们可以把中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而公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个网格中,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的预报来说,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但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北京的天气不再由一个定点来反映,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公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的网格未来是什么样的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气象部门还将我国的责任海区划分为多个10公里×10公里的网格,并进行海上能见度、海上大风等要素的精细化预报。

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三个要素,而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四大类18个气象要素。第一类是基本要素,即气温、降水、降水相态、风、云量、相对湿度等。第二类是环境气象要素,包含雾、霾、沙尘暴、能见度等。第三类是灾害性天气要素,包含短时强降水、雷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第四类是海上气象要素,在产品中具体体现为海上大风、海上能见度、海上天气现象等。

⑤与以前的天气预报相比,网格预报是精细定量的数字化预报。在方便公众获取更精准更精细的天气预报之余,还将有助于预报员开展高影响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工作,同时使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方面的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

⑥未来,气象部门还将发展结合物理机理与数值预报大数据挖掘应用的智能预报技术。一方面,基于数值预报机理的数理统计形成复杂预报模型、预报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气象大数据的挖掘萃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将与天气预报更深入地结合。

⑦人工智能对预报提出了挑战,但也给人类带来机遇。击败世界围棋排名第一人柯洁的“阿尔法狗”发展到现在,已经脱离了靠大量棋谱来“喂养”的阶段,凭深度学习就能不断进步。气象与围棋都有所不同,围棋虽然内部机理比较复杂但规则相对简单,而气象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降雨,即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大气没有抬升,水汽无法凝结,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滴也不会长大掉落地面。因此,“智能”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用武之地”。预报员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在智能预报发展过程中,预报员多年的预报经验可以用来“喂养”机器和模型。在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中,预报员仍将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宗志平 薛峰 有改动)

(1)通读全文,概括“网格预报”的优越性。

(2)第④段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⑦段加点词“喂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

来源: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乔布斯的家啥样子

石毓智

①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乔布斯,生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去世之后留给太太劳伦的资产达221.2亿美元,相当于14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这次,我怀着一颗崇敬之心,专门寻访乔布斯的家,看他到底是如何生活的。

②乔布斯家的正面大门,墙和地面都是用普通砖头砌成的。大概是因为像我这种不速之客会时常光顾,主人家为了隐私,就在门口摆了几盆常青树遮挡,显得美观而有礼貌。门口也没有“谢绝参观”那样生硬刺眼的牌子。

③紧挨乔布斯家的邻居,是个深宅大院,树木花草修葺整齐美观,连砌墙铺路的砖都比乔布斯家的周正。在这个镇上,乔布斯家是相当普通的那种,但也最有特征,因为乔布斯家的花园里,种的都是苹果树。这其中的奥妙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④乔布斯家主卧房的外墙,是用从别处拆下来的砖砌成的,所以显得破碎不整齐,有一种年月久远的沧桑感。单看这堵墙,会觉得来到了中国的某个农村,但乔布斯却非常赞赏建设这栋房屋的建筑师的艺术品位。

⑤主卧房的窗户极其简单朴素,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窗帘是白色调的,看不出任何华贵之处。

⑥门前摆放着两辆车,一辆是吉普,一辆是奥迪,就是一般人家的普通用车。

⑦乔布斯家的侧门,门板是用普通原木做的,墙壁用碎砖头砌成,甬道也是用不整齐的碎砖铺的,让人很难想象这里住着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⑧乔布斯家的院子里,有一个形状特别的铁结构物件,应该是寓意着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两根垂直的铁棍构成一个十字架,这象征着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而铁柱子上镶嵌的圆滑的三角形状,也许是代表着佛塔的层级。乔布斯认为,只有将东西方文明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激发创造力。

⑨临走时,我突然注意到乔布斯家的烟囱既不高也不大,形状很一般,用材更普通。此时此景,就是对“低调”二字最好的诠释。

(选自2015年12月17日《羊城晚报》)

(1)乔布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他的家却相当  (用文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语填空),可见乔布斯在生活中非常  (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2)本文说明对象是乔布斯的家,为什么要在第③段介绍邻居家的大院?

来源:2016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能算将”天河一号

①我叫“天河一号”,在普通人看来我只是12排黑色的大柜子,但“人不可貌相”,我可是中国第一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也曾是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2010年11月,我代表中国首次获得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第一名,成为超算红人。

②国家之所以这么重视我,是因为如果缺乏自主的超级计算能力,在气候、气象、海洋与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领域,就无法开展长效气象预报和高分辨率油气勘探,会长期受制于人。超级计算将是未来世界各国抢占的技术前沿,也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③我的本领很大,作为一个全能算将,“算天”“算地”“算人”都是我的拿手好戏。

④“算天”是让大飞机、航天器在我模拟的虚拟空间飞行,让气象、雾霾在我的数值时空里预测未来变化。听起来很抽象?大家想象一下飞行器和航天器的尺寸就明白,实物实验不可行,成本也太高,且通过传统实验风洞开展飞行器设计已很难满足需求,美国波音787客机70%的研发设计工作都由超级计算数值风洞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样机建成直接进入试飞。现在,我已经参与过“国产大飞机、宇宙飞船的全尺寸飞行气动模拟”等重要研究工作。

⑤再说说雾霾预警吧。我与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构建了自动化实时雾霾预警预报系统,只需要2﹣3小时就能算出最长时效预报5天的数值预报,实现目前雾霾预报最高网格精度2﹣3公里,而过去的精度为so公里左右。通过对污染源、区域污染数据的精确分析,为未来雾霾治理提供预警及解决方案。

⑥“算地”是能给地球做“CT”。过去在油气勘探领域,我国缺乏强大能力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核心软件需要从欧美几大石油软件巨头购买,这样在国际石油勘探上完全没有竞争力。2011年开始,我参与合作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熟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核心软件和处理平台,原来需要30天完成的业务项目在我的处理平台只需要16小时。这帮助我国石油公司在国际勘探竞标上成功击败欧美公司,完成了多个国际、国内项目。

⑦“算人”是指探索人类大脑的秘密,破解人类基因密码。脑科学是神经疾病治疗、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驱动力。在国内的全脑三维成像领域,基于我的超级计算能力和并行处理技术,已实现150倍以上的提升。原来一次鼠类全脑成像数据处理需要5~7天,现在1﹣2个小时就可完成。同时,我们也与神经科学家合作开展我国脑神经网络仿真与超级计算的首次结合,将为我国脑科学下一步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⑧成为一名“全能算将”,这一生能为促进国家高端信息技术发展,支撑重大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贡献力量,我很荣幸和自豪。由于需求快速增长,我现在的利用率已经超过90%,计算、数据存储能力已经处于饱和运行。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我的弟弟“天河三号”马上就要诞生了,它的运行速度将是我的200倍。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发展规划迫切需要超级计算能力的支持,我们一家都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1)请简要分析选文标题的作用。

(2)阅读选文③一⑦段,简要概括“天河一号”被称为“全能算将”的原因。

(3)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目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实现目前雾霾预报最高网格精度2﹣3公里,而过去的精度为50公里左右。

(4)选文⑥段画线处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天河一号”是“国之重器”,它常常使用在气候、气象、海洋与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领域。

B.我国“国产大飞机、宇宙飞船的全尺寸飞行气动模拟”等重要研究工作也都有“天河一号”的参与。

C.如果利用“天河一号”的超强计算能力和并行处理技术,鼠类全脑成像数据处理只需1~2小时就可以完成。

D.作为“超算红人”,“天河一号”未来会以超强的运行速度和计算存储能力,继续领跑世界超级计算机队伍。

来源:2017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加点词“这里”指的是  (2分)

(2)这是一篇  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3分)

(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从第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5)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6)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什么?(2分)

(7)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来源: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湖泊等静体浅水中。莲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适宜生长,品类也有很多,其中,湘莲栽培历史悠久、知名度很高。两千多年前的《越绝书》有记载云:“沉沉如芙蓉,始生于湘。”长沙马王堆汉墓随葬瓜果蔬菜中,就发现有藕。这些都足以证明湖南2000多年前就生产莲藕,就有了后来驰名中外的“湘莲”。

②湘莲的花叫莲花、荷花,有纯白与粉红两种。莲花含苞时,形如一支支伸向蓝天的毛笔;开放后,花型硕大,花瓣如小船,清香四溢。莲花是一种圣洁的花,历来人们用它来比喻美人和美好事物。《诗经》中就有将莲比作美人的记载,在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歌中,莲花也多用来表现诗人高洁的人格情操。莲花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宋代词人赵长卿用“绰约藕花初过雨,出浴杨妃无语”来烘托莲花的美。湘潭县河口镇,有一处3000亩的莲田,每至夏天,清荷泛碧波,水鸟翩翩飞,池中莲花随风摇曳,一片碧绿中点缀着洁白粉红,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③湘莲有地下茎,我们俗称藕,又称莲藕、荷藕。从莲田挖出的藕,长枝中有结节,如一根根中间扎着黑丝带的象牙;每节藕都洁白肥厚,形如婴孩白胖的小胳膊。奇妙的是每个藕节中都有7个或9个输送空气的小圆孔;更神奇的是折断的藕节还有细丝连在一起,“藕断丝连”,一点不假。据清代《湖南通志》载:“湘中莲藕胜于他处,藕粉甲于全楚,岁以充贡。”莲藕不仅口感独特,还有补中益气的功能。生吃鲜脆甘甜,能消暑止渴;下厨熟食,可做成莲藕炖排骨、鲜香藕夹等,更是湘潭一带人们餐桌上有特色的美味佳肴。

④湘莲最为人称道和喜爱的,还是它的果实﹣﹣莲子,以至于我们时常所谓“湘莲”,几乎就成了湘莲莲子的代称。湘莲,又称糯莲,是湖南莲子的泛称,它与福建的“建莲”、浙江的“宣莲”以及江西的“赣莲”,并称为“中国四大莲子”。湘莲分白莲和红莲两种,最著名的白莲色白、香醇、味甘、性温,口感独特;白莲又具有强胃健脾、润肺养心等功能,是传统的滋补保健食品。在湘莲的众多品种中,湘潭县产的湘莲又最具特色,其品质居于四大莲子之首。湘潭县白石、花石、锦石“三石”出产的头茬上等莲子,粒大质美,三个莲子排在一起,正好是一寸,称为“寸三莲”,历朝历代都是进奉朝廷的贡品,因此,“寸三莲”又称为“贡寸三莲”。上好的白莲经过蒸煮,加放上等冰糖、白木耳,制成“冰糖木耳莲子羹”,清清爽爽,色、形、味俱佳,是湘中地区酒宴上的一道名菜。

⑤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莲业逐渐成为湘潭县花石、白石、锦石一带农村的支柱产业,而湘潭县则被国家指定为湘莲出口基地。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湘潭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湘莲之乡”,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县之一。湘莲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第2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第4段中的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3)文章2﹣4段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湘莲的?

来源: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

杨舒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微塑料”又是什么?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

(《光明日报》,有删改)

(1)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

来源: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概括说明内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