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词多义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郑和,云南人。成祖欲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爵赏有差。十年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腊。十四年冬,满剌加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和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节选自《明史•郑和传》)

[注释]①侪(chái):同辈;②赍(jī):携带;③占城:今越南南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成祖欲示中国富强  

②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③帝大悦,爵赏有差  

④所历凡三十余国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次遍历诸番国”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B.策之不以其道

C.全石以为底

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请将文中面横线的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4)请写出选文中能从侧面印证郑和下西洋是“盛事”的两个句子。

来源: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 ,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 .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 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 ,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 ,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 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注释:①[仆虽不肖]:我虽不贤。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③[陈力]:尽全力。 ④[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 ⑤[出处]:出,出仕;处,退隐。⑥[言而发明]:用语言阐发清楚。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戒之曰

[戒]:告诫。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正]:准则,标准。

D.得志,与民由之

[由]:缘由,理由。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怒而天下惧

学而不思则罔

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妾妇之道也

不闻天子之诏

D.独行其道

不独亲其亲

(3)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

B.颔联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语多愤激,格调沉郁。

D.尾联紧扣诗题,点酬答之意,表感谢之情,有共勉之趣。

(4)对《富贵不能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

C.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

D.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5)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B.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C.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选文提出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谓 之 讽 谕 诗 兼 济 之 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来源: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业守成孰难

    问侍臣:“创业与守成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守业。③孰:哪一个。④草昧:未开放,蒙昧。这里是“草创”“初创”的意思。⑤臣之:使天下人臣服。⑥既已往矣:已经过去了。⑦方当:正应当。⑧诸公:各位。公,尊称对方。⑨及此言:说到这话。

(1)查阅《古汉语常用子字典》“忽”的释义有如下四项。文中:“祸乱生于所忽。”中“忽”的意思是  

A.古代长度单位,尺的百万分之一   B.快速

C.辽阔渺茫的样子          D.不注意,不重视

(2)文中魏征的进言使唐太宗认识到要  

A.身先士卒 B.居安思危 C.从善如流 D.铁面无私。

来源:2017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既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③,而社稷不血食④,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

    客日:“郭偃之法,有所谓柔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柔雍者,便辟⑤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垩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⑥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选自《战国策•赵策》)

【注】①赵王:即赵孝成王。②而若:或者。③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④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⑤便辟:素近宠爱者。⑥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故至今不遣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未得相马之工也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C.买马而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D.然而王之买马也

辍耕之垄上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4)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

来源: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①喻其为盗之言

喻:

  

②遂逾垣凿室

逾:

  

③以生吾禾,殖吾稼

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宋之齐,请其术

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B.而不喻其为盗之道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湖心亭看雪》)

C.山泽之产育

宋何罪之有?(《孟子•公输》)

D.若之盗,私心也

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②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4)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

来源: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气中加点的词。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②策之不以其 道:

(2)"马之千里者"的"之"与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

B送杜少府 任蜀州

C居庙堂 高则忧其民

D予独爱莲 出淤泥而不染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东 坡 居 士 极 不 惜 书,然 不 可 乞,有 乞 书 者,正 色 责 之,或 终 不 与 一 字。元 祐 中 锁 试①礼 部,每 来 见 过 案 上 纸,不 择 精 粗,书 遍 乃 已。性 喜 酒,然 不 能 四 五 龠(yuè)已 烂 醉,不 辞 谢 而 就 卧,鼻 鼾 如 雷,少 焉 苏 醒,落 笔 如 风 雨,虽 谑 弄 皆 有 义 味,真 神 仙 中 人,此 岂 与 今 世 翰 墨 之 士 争 衡 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 乞 书 者  ②不择精粗  

③书遍乃已  ④虽谑弄皆有义味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

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B.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C.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不 能 四 五 龠(yuè)已 烂 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正 色 责 之,或 终 不 与 一 字。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译文:  

(4)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来源: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政 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 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 ,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 之。……故从其四欲 ,则远者自亲 ;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 者,政之宝也。

(节选自《管子•牧民•四顺》)

【注释】①政:政令。2佚乐:使……安乐。3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⑤欲:欲望,⑥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而攻之而不胜

腰白玉之

B. 非不深也

南冥者,天

C. 而去之

与人期行,相 而去

D.故 其四欲,则远者自亲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环 攻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山不加增

B.域民不 封疆之界

钱覆其口

C.民恶贫贱,我富贵

前人 述备矣

D.行其四恶, 近者叛之

不效, 治臣之罪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②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4)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①"       "(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②"       "(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③甲文中的什么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

来源: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 在脰 ,剑既在心,维 子图之也。"晏子曰:" 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 吾以利而倍 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 矣。"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 教矣。"崔子遂舍之。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既:即。便。②脰(dòu):颈。③维:语气词,不译。④回:转变,改变。⑤倍:通"背",背坂。⑥革:改变。⑦为:算作。算是。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崔杼 晏子曰

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B.子以子之君无 而杀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 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C.公孙衍、张仪岂不 大丈夫哉

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D. 顺为正者

策之不 其道(韩愈《马说》)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

②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4)【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

(5)【甲】文孟子用"      "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乙】文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告诉他晏子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

来源:2021年辽宁省抚顺、葫芦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文学社将举办"竹文化探秘"文学沙龙。苏老师提供了阅读文本,同学们提出了相关问题,请你参与讨论。

(一)

墨君堂记

(宋)苏轼

见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今与可 又能以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而属余为文,以领君德,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士之修洁博习,朝少磨治洗谁,以求交于与可者,非一人也,而独厚君如此。君又疏简抗劲,无声色臭味,可以娱悦人之耳目鼻口,则与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贤君矣,世之能寒燠 人者,其气焰亦来至若雪霜风雨之切于肌肤也,而士鲜不以为欣戚 丧其所守。自植物而言之,四时之变亦大矣,而君独不顾。虽微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述而尽君之德。雅壮祜老之容,被折偃仰 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 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以尽其性矣。虽不足以知君,愿从与可求君之昆弟子孙族属朋友之象,而藏于吾室,以为君之别馆云。

(选自《苏轼文集》)

(二)

墨君堂

(宋)文同

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 居。

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

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

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

(选自《中华竹韵》)

[注释]①与可:文同,字与可,宋代画家、诗人。称竹为"君"始于王子猷,称墨竹为"墨君"则是文同的首创。文同是苏轼的表兄,苏轼的墨竹师从文同,两人情高谊雅,有不少酬和的诗文。②寒燠(yù):寒冷与温暖。③欣戚:欣喜和悲伤。④偃仰;俯伏仰起。⑤荦(luò)确:怪石嶙峋的样子。⑥王掾:即王徽之,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曾借别人的住宅居住,令种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从而君之无异

爷娘去

B. 厚矣

与朋友交而不

C.虽 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

斯人,吾谁与归

D.余虽不 以知君

为外人道也

(2)文同为什么对竹情有独钟?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子中"独"的含义予以回答。

①而独厚君如此。

②而君独不顾。

③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

(3)《墨君堂记》全文对竹以"君"相称,作者仅仅是在写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墨君堂》一诗尾联有深意。"萧爽"一语双关,既写环境特点,又写作者心境,那么"谁能爱吾庐"是在向谁发问?请结合诗文,谈谈你的理解。

(5)毕业在即,文学社准备给如图的《墨竹图》加上题跋,印在毕业纪念册的扉页上,以示赠勉。你选下面哪个句话作为题跋?请简述理由。

A.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

B.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C.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来源: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②忠之属也        

③公将驰之        

④惧有伏焉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诸军初至石头/至霸上及棘门军

B.

贼众方盛/方七百里

C.

侃从之/隶而从者

D.

若峻攻垒/仿佛若有光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②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来源: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 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 以考绩 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 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 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 亦加坚筑,以固吾圉 焉!

(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注】①坼(che):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 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茸。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使不坍塌的构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 yǔ):边境,边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国怀乡   

斯人,吾谁与归   

③加筑六丈有   

④皆视旧 有加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重修岳阳楼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B.迁客骚人,多会

尝射 家圃(《卖油翁》)

C.及大有倾塌

已而 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为之驳岸 御水

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

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

(5)回答问题。

①从【乙】段哪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

②【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来源:2020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臣本布农,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越石父:齐人。②缧绁(léi 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③骖: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④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⑤闺:内室。⑥懼(jué)然:惊异的样子。⑦厄:困苦,灾难。⑧诎(qū):通“屈”,委屈。⑨信:通“伸”,伸展。⑩感寤:有所感而觉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躬耕于南阳: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  

④彼不知我也: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由是感激/是知己

B.解左骖赎之/前人之述备矣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

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巘多生怪柏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4)【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乙】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内容分别说说原因。

(5)从【乙】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来源: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铨九龄,母授以《札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侠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息,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故不能荒于,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①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 (致使)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奔走)

C.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规避)

D.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稍微)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D.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谨于求学、渴求知识的情状。

B.甲文中作者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

C.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

D.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②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来源: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拏:通“挠”,撑、划。②毳衣:细毛皮衣③雾凇沆砀:寒气弥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

①欣然起行           欣然:

②月色入户           户:

③是日更定矣         是:

④上下一白           一: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B.湖中焉得有此人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C.念无与乐者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二章)

D.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曹列论战》

(3)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5)请比较两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点:为了突出景物特点(甲文月明,乙文雪大),两文都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不同点:甲文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一词多义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