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子犹 ①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 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 ②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 ③爨 ④造成,用力不少。 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子犹:即本文作者冯梦龙。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派出的使者。③舂(chōnɡ):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④爨(cuàn):生火做饭。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召亲朋数人 会食 |
会:适逢 |
B.众皆 怪之 |
怪:觉得……奇怪 |
C.皆 匿笑强进 |
匿:偷偷地 |
D.乃裂去薄饼 缘 |
缘:边缘 |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湖心亭看雪》) |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核舟记》) |
C.呼尔而与之 |
(《鱼我所欲也》) |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隆中对》) |
(3)下列句子中,与"罴为设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观潮》) |
B.客从外来,与坐谈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出师表》) |
D.舜发于畎亩之中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天,郑余庆请亲朋好友去吃饭,大家一早就去赴宴,结果直到日头高照,郑余庆才出来。 |
B. |
郑余庆让左右侍从叮嘱厨子"蒸烂去毛,不要折断它的颈项",大家以为他要请吃蒸鹅蒸鸭之类。 |
C. |
王罴对使者浪费粮食的做法甚为不满,命令侍从撤去食物。由此可见他节俭直率的特点。 |
D. |
子犹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毫无关系。他提倡节俭,但是反对过于吝啬。 |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②尔之择选,当是未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
(2)余服官二十年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腰白玉之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余为少慰 余不愿为大官
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戴朱缨宝饰之帽
C.可以处乐 以衾拥覆
D.太丰则吾不敢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尝趋百里外
③左佩刀,右备容臭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
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
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
(6)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吾始困时
②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③知时有利不利也
④吾尝三战三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分财利多自与 |
吾与汝毕力平险 |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
至于负者歌于途 |
C.召忽死之 |
辍耕之垄上 |
D.生我者父母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3)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4)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任城威王彰 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 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 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 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 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少 善射御,膂力过人
②此一夫之用,何足 贵也
③ 将十万骑驰沙漠
④ 被坚执锐,临难不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而好乘汗马击剑 |
云归 而岩穴暝 |
B.此一夫 之用 |
甚矣,汝 之不惠 |
C.使各言 其志 |
其真无马邪 |
D. 为将奈何 |
吴广 为都尉 |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赏必行,罚必信
(4)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
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1﹣4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云归而岩穴 暝
②醉翁之 意不在酒
③山间之四 时也
④ 颓然乎其间者
(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友谊赛与客来饮 于此 |
皆以美 于徐公 |
B. 故自号曰醉翁也 |
公问其 故 |
C.杂 然而前陈者 |
满坐寂 然,无敢哗者 |
D.射 者中,弈者胜 |
陈胜 者,阳城人也。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请在①②段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说说现在常用它来表达什么意思。
(5)从写景的角度,对"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一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患盗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 ①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 ②,盗之源也。一源慢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盗可 除乎 。
②衣食不 足 。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
(2)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或长烟一空 |
B. |
或王命急宣 |
C. |
或以钱币乞之 |
D. |
或异二者之为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②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4)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水尤清 冽 |
冽: |
|
②影 布石上 |
布: |
|
③ 隶而从者 |
隶: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心乐 之 |
马 之千里者 |
B.不可知 其源 |
其如土石何 |
C. 以其境过清 |
以中有足乐者 |
D. 乃记之而去 |
乃石性坚重 |
(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其岸势犬牙差互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
B. |
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
C. |
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纸,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
D. |
"凄神寒骨,悄怆幽"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 |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B.食不饱,力不足 |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
C.策之不以其道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 ;语段(二)用② 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屋舍俨然 |
|
②阡陌交通 |
|
③不独子其子 |
|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事元大小,悉以咨之 |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D.大道之行也 |
长跪而谢之 |
(3)翻译下面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 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阅读《小石潭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悄怆幽邃 |
邃:深 |
B.为坻,为屿,为嵁 |
坻:水中高地 |
C.斗折蛇行 |
蛇:蜿蜒曲折 |
D.以其境过清 |
清:凄清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而 |
潭西南而望 |
人不知而不愠 |
B.以 |
以其境过清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C.之 |
心乐之 |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
D.乃 |
乃记之而去 |
乃重修岳阳楼 |
(3)下列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游览小石潭的全过程。 |
B. |
本文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属游记,都借山水之景表达了作者悲伤厌世之情。 |
C. |
一切景语皆情语,第④段所表现出来的凄神寒骨源于作者内心的悲伤、凄凉。 |
D. |
本文是作者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而作。 |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 志/寻向所 志
C.此之 谓大丈夫/予 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 屈/猥自枉 屈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上自 劳军 |
劳其筋骨 |
B.军士吏 被甲 |
将军身 被坚执锐 |
C.壁门士吏谓从 属车骑曰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D.使人称 谢 |
长跪而 谢之曰 |
①已而之细柳军。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背景。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扎军队,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
B. |
B.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细柳营官兵均严格遵守军令,周亚夫见到皇帝没有跪拜,而是以军礼参见。 |
C. |
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但他仍然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
D. |
D.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入营受到阻碍,在营中只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志/寻向所志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屈/猥自枉屈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