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综合
初中语文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核舟记》明•魏学洢)

【乙】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乔山人善琴》清•徐珂)

注释:①鹘(hú):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石青糁之

糁:

  

②其两膝相比者

比:

  

③款扉扣之

扣:

  

④今客鼓此

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3)甲乙两文都赞美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但表现手法不同,甲文是  ,乙文则用了“    ”的句子来侧面烘托。

来源:2016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 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 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 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晋陶渊明独爱菊

故人不独亲其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D.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3)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停数日,辞去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C.此先人之庐

D.咨臣以当世之事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5)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

来源: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各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之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乙】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邦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 .年十有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弟,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 ,唯县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①三传: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②符移:官府征调敕命文书的统称。

(1)选出"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中加点"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

犹文皇 得魏征也

B.

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C.

送杜少府 任蜀州(王勃)

D.

智能 士思得明君(隆中对)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   

A. 今齐地 千里,百二十城

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B. 能谤 于市朝

忧谗畏 (《出师表》)

C. 准极陈利害,帝 器重之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孙权劝学》)

D. 教准增年

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这过者,受上赏。

②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4)【甲】文邹忌的劝谏方式在人际交往上给你哪些启示?

(5)通读【甲】【乙】两文,你认为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他     ;宋太宗的可贵之处在于他   

来源:2016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摒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作者彭端淑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乎成      

②可恃而不可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3)本文第②段是如何论证"为学"的重要性的?

(4)清举一个事例,论证"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这一观点。

来源: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鱼我所   

②故 有所不辟也   

为身死而不受   

④此之谓失其 本心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

所识穷乏者 我与

B.由是则生 有不用也

蹴尔 与之,乞人不屑也。

C.行道 人弗受

为宫室

D.吾既 言之王矣

是亦不可以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义"?请选取两位我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简单叙述其事迹。

来源: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注】①陈:列阵,布阵。②绥:安抚。③方城:山名。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2)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如何回应的?请简要说明。

(3)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迹。

示例:屈完妙语退齐军,楚与诸侯言和结盟。

来源: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夜忧叹   

②斟酌   

③咨 善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临崩寄臣 大事也

有先生也

B.还 旧都

安陵君受地 先王而守之

C.以彰

旗摩

D.以伤先帝

欲报 于陛下也

(3)选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来源: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

示例:

意同字不同:“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顺着”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发现桃花源一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出自本文的成语较多,请选择两个写在田字格中。

(4)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来源: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临夏州、定西、平凉、张掖、武威、酒泉、陇南)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回答下列各题。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②小史:书童。③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尤工作马(擅长)

B.几能乱真(表数量)

C.使图所掳妇人(绘画)

D.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4)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举出一个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部分 课内理解掌握

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

B.而或长烟一空

一鼓作气

C.把酒临风

执策而临之

D.或异二者之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4)杨绛先生曾说过“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又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怎样的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呢?(请用原文回答)。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担当?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雾凇沆砀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

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 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解释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词语。

①俟其欣悦  ②无不立对  

(2)解释下列语句。

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

(3)请结合甲乙两文中任务的经历,谈谈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应该怎么样做?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伊春、佳木斯、鸡西、鹤岗、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持汤沃灌  ②再发  

(2)翻译下列语句。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3)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伊春、佳木斯、鸡西、鹤岗、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卷(农垦、森工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张溥与“七录斋”》,回答下列各题。

张溥与“七录斋

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项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有删改)

注释:①斋:书房。 ②钞:同“抄”,抄写。 ③一过:一遍。 ④管:笔管。 ⑤索:讨取,要。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①日沃汤数次:  ②俄顷立就:  

(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

(3)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出两处停顿。

钞 已 朗 读 一 过 即 焚 之。

(4)张溥给自己书房起名为“七录”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5)从选文看,张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拏:通“挠”,撑、划。②毳衣:细毛皮衣③雾凇沆砀:寒气弥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

①欣然起行           欣然:

②月色入户           户:

③是日更定矣         是:

④上下一白           一: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B.湖中焉得有此人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C.念无与乐者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二章)

D.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曹列论战》

(3)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5)请比较两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点:为了突出景物特点(甲文月明,乙文雪大),两文都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不同点:甲文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