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综合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阳之北

河阳:黄河南岸

B.且焉置土石

焉:怎么

C.始龀,跳往助之

始龀:刚刚长满乳牙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即使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小男孩参与搬运土石),从冬天到夏天变换了季节,才出现回家一次。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和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清除不掉了,又怎么对付那些沉重的泥土和石头呢?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的思想真是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你怎么就不能像孤儿寡妇那样开明呢。

D.[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握着蛇的山神听说智叟都劝说不了愚公,担心他不停地挖下去,就把愚公移山这件事告知了天帝。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要移山,目的是能到达汉水,通过水路到达更广阔的世界。为此,他想别人之未敢想,干别人之不敢干,终于感天动地,成功移山,造福后人。

B.愚公提出移山,家人纷纷响应,连妻子也献策支持:邻人踊跃参与,连京城氏的一个小孩也热心参与其中。可见,得人心之举自然就能一呼百应,老少云集。

C.从人物的名称上看,两个老人,一愚一智,反映了常人的思维习惯和评价标准;而在作者笔下,愚者大智若愚,智者理屈词穷,褒贬之情分明。这种似褒实贬、似贬实褒的写法,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印象深刻。

D.交通不便是古代人们经常面临的痛苦,在大自然面前人们总是显得渺小而无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但这篇寓言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其精神,则更具有儒家积极有为的处世态度,激励人们不怕困难,积极有为,改造自然,实现梦想。

来源:2017年广西玉林市(左崇)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野芳发而幽香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腰白玉之环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欧阳修笔下"佳木秀而繁阴"的景色,一定让你联想起了家乡的某一处夏季美景,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必须从比喻、拟人或排比的修辞手法中任选一种进行描写,不准出现真实的地名,50字左右)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赵普

【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刘宣

【乙】

景泰 间,吉安刘公宣 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会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 .取解时,刘文恭公铉 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孺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普少 吏事

习:熟习

B.家人 箧视之

发:发现

C.每归私

第:住宅

D. 其文

讶:听说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B.卒用

岁赋 二(《捕蛇者说》)

C.谓必山林老孺

益慕圣贤 道 (《送东阳马生序》)

D. 语使

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3)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

B.

【乙】文写到了卫使爱惜人才,刘铉慧眼识才。

C.

【甲】文通篇没有说明赵普推荐的是何人,为什么奏荐此人,而把笔墨落在一奏、再奏、三奏、四奏上,通过"复奏如初",显示赵普的为人。

D.

【甲】【乙】两文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分别写了赵普和刘宣刻苦读书、奏荐人才的事例,都表现了一个中心: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5)除赵普和刘宣之外,古人还有许多刻苦读书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谈谈你的感受。

来源:2017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惩山北之塞

惩:  

②越明年

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乙文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说明富者也是坚决反对贫者去南海的。

B.两文都强调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但两文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甲文叙事为主,理寓事中;乙文叙议结合,说理为主。

C.甲文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乙文写西蜀距离南海遥远,都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

D.愚公和贫僧勇于挑战,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伟大气魄。

(4)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中想去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请仔细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来源: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二)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对《望江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诗感情上的大转折,船尽江空,希望落空。

B.

"断白蘋洲"运用夸张手法,抒发了独处深闺女子盼不到心上人的痛苦之情。

C.

这首词情景交融,景有层次,情有起伏,绵绵情感让人心碎。

D.

这首词风格浓艳精巧,借倚楼望帆这一细节,细腻地描绘女子盼心上人归来的情景。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刻唐贤今人诗赋 其上   奉命 危难之间(《出师表》)

B.

环面攻 而不胜   辍耕 垄上(《陈涉世家》)

C.

居庙堂之高则忧 民   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

满目萧     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予作文以记之  属      

②锦 游泳  鳞     

③斜晖 脉脉水悠悠  脉脉     

亲戚畔之  亲戚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说说你对"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理解。

(6)选文(三)中孟子认为君主怎样做才能够"战必胜"?理由是什么?

来源:2017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子城西北隅,城堞圮毁,蓁养荒秽。遂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余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巳。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日,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古文观止•黄冈竹楼记》,有删改)

【注】①城堞: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②余:我,指本文作者王禹偁( chīng)。③胜概:优美的景色,美好的境界。这里指快乐之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树林阴翳

翳:

  

③余被鹤氅衣

被:

  

④迎素月

素:

  

(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遂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3)甲、乙选文中欧阳修与王禹偁均被贬、身处逆境,他们的志趣有何异同?

来源:2019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了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2)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从文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提示:可从修辞运用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角度考虑。)

来源: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雨中上韬光庵,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心乐之  

②佁然不动  

③益信声无哀乐也  

④恨僧少可语耳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时踞石而坐

学而不思则罔

B.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如土石何

(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 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 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  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的情绪。

来源: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贫,少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 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风翔,上谒,拜左拾遗。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 ,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 饥,辄弃官去。 客秦州,负薪拾橡栗 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大历中,出翟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与李白齐名,时号"李社"。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选译•卷二•杜甫》)

【注释】:①羸服:贫贱人的衣着。②窭:贫寒。③关辅:关内畿辅地区,即现在的关中地区。④橡栗:橡树的果实。

(1)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B.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C.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D.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年轻时未振作自己,他去拜访李邕,李邕认为他才华非同一般。

B.

杜甫回到京城之后,遇到饥荒,于是他背柴、采摘橡树果实来过活。

C.

杜甫游览岳祠时被洪水困住,县令救了他,还请他吃牛骨头、喝白酒。

D.

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杜甫多次经历叛乱,保持气节不被玷污。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关辅饥,辄弃官去。

②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史称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节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

【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

(节选自《史林测义》)

【注释】①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 ②啻:止,仅仅。③球:美玉,特指玉磬。④见……于……:表被动。

(1)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C.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D.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宋祁称其“笔力遒婉”

其真无马邪

(《马说》)

B.今披阅遗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C.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D.李希烈反,诏遗宜慰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②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甲】文中,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

B.【乙】文写颜真卿面对反贼李希烈以死相逼,依然大义凛然,气节不屈。

C.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

D.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

来源: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候约,先入关者王之。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

【注释】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A.上书谏寡人者

诽谤者族

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公问其故

C.门庭若市

烨然若神人

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水落而石出者

(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无 恐!

(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

来源: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与徐公/孰美    D.盖/石性坚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孰视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

C.皆以美于徐公(在)    D.不以物喜(因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

B.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5)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答:  

来源: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惩山北之塞,出于之迂也  

②杂然相许  

③是山余亦未登  

④向吾远游冀、雍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②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4)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

来源:2017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递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自悲矣。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宿昔:以前。③谙识:熟识。④声韵:赋诗的声韵格律。⑤课: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⑥遑(huáng):闲暇,空闲。⑦胝(zhī):老茧。⑧瞀(mào)然:眼睛昏花的样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援疑质理

  

②腰白玉之环

  

③及五六岁

  

④间又课诗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皆以美于徐公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咨臣以当世之事

C.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欲有求于我也

D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

(4)①甲文中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豪华生活?

②乙文中“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5)甲、乙两文都写了作者的求学经历,体现了他们哪种共同品质?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来源: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各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流飘荡                               ②鸢飞天者

(2)下列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势竞上

至于者歌于途

B. 天下独

猿则百叫无

C. 争高

视无碍

D. 风烟

湖中人鸟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来源: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