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释】①羿:后羿,传说的射箭能手。  ②战:颤抖,急促。   ③遗:抛弃。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
(1)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   )
(2)其万金(   )
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会比后羿更惭愧。
B.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会让后羿惭愧。
C.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会觉得后羿惭愧。
D.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会愧对于后羿。

后羿连射不中的根本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
本文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戒除            的思想,才能取得成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选自《口技》
【乙】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一友挟(邀请,偕同)猫儿同至寓。比(及至)唤酒酣,郭起请奏藻技(小技,客气说法)。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xún,用热水烫后去毛)剥声,历历不爽(清清楚楚,没有差错)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 拟声词,哗的一声)然一声,四座俱寂。   (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满寂然(               )     (2)闻父呼其子曰(       )
跟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A.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虞初续志•郭猫儿》)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译文:                                                                    
(2)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译文:                                                                  
请用简明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甲】:                                                                   
【乙】:                                                                   
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点
【甲】将                     相结合,从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表现文章内容。
【乙】文则以            描写为主表现文章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下面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与为乐者

A.念有词 B.心无杂 C.念不忘 D.过大学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欣然起行         欣然:             
(2)至承天寺      遂:              
(3)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积水的空明和水中藻、荇交横的样子。
B.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积水的空明和竹柏的影子交横的样子。
C.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月色的空明和水中藻、荇交横的样子。
D.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月色的空明和竹柏的影子交横的样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附加题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3分)
(1)儿幼不能执笔
(2)毕左右
(3)复持儿而泣曰
用“/”符号为文中划线句断句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文言文阅读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   )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翌日就截(      ),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愕,(      )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      )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为孝门
【注释】①京兆:京城地区。②生资:生活资料③孝门:此指孝敬父母,兄弟和睦之家。
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
说说田真兄弟后来为什么相互感动,和睦如初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公输》回答问题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1) 公输盘设攻城之机变   九:           
(2) 已持臣守之器     圉:              
(3) 公输盘      诎:            
(4) 在宋城上而待楚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寇 :            
请将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2)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既然“墨子之守圉有余”,为什么他还要与楚王进行一番关于“窃疾”的说理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地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蔽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期年之后:                          
出自这两篇短文的两个成语分别是: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2)故愿王熟计之也
邹忌讽谏齐威王,苏代讽谏赵惠王的目的各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A.骈死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    (9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太丘与友行( )
(2)去后至( )
(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
(4)尊君在 ( )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学习这短文能让我们明白为人的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            。(2分)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①欲大义于天下          
天子而令诸侯          
③此天所以资将军        
④将军既帝室之胄           
句子翻译。
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最终战略目标是什么?
为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学了《隆中对》,你知道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至少3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A、盗(     )
B、叶相似(         )
C、吏二缚一人王(     )
D、圣人非所与也(        )
翻译下面的句子: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选择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   )

A.晏子将使楚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所以然者何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齐人善盗乎国不以山溪之险
D.寡人反取病三人行必有我师

晏子采用什么办法让楚王自取其辱,甘拜下风的,请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划线的词语。
(1)以头地尔(     )     (2)长跪而之(    )
(3)遂先帝以驱驰 (   )  (4)竭驽钝(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甲】文中唐雎是如何使秦王屈服的?【乙】文的诸葛亮为什么要报先帝、忠陛下?
唐雎辅助的是危如累卵的安陵国,诸葛亮辅佐的是“扶不起的阿斗”,面对强敌,他们共同的品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文,回答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句中划线词。
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
准确地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称自己和朋友为“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知人
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①,望尘②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③,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④改观,赵每目送⑤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⑥之。抚其幼者如子,字⑦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注释】①辐辏:归聚、会集。②望尘:拜尘,谄媚权贵。③国门:指京师。④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⑤振:同“赈”,接济。⑥字:嫁女儿。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意思
(1)罢归(     )    (2)谓子友沂曰(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
故事写“望尘者”的种种行为,是为了衬托“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望尘者接踵于道”与“送者才三数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赵开心从简的为官作风。
B.本文告诉我们,要真正了解人的内心,要有知人之辨。
C.吴园次是一个不以富贵失势改变态度的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训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最鲜明地体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课文选自《___________》,此书相传是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_所作。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反衬了曹刿的深谋远虑。
B.从本文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作战时,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明曹刿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
D.曹刿认为“彼竭我盈”是追击的最佳时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