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韦应物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诗中描写滁州西涧的景色特点是                 ,虽然提到的都是平常景物,如                            ,但经诗人妙笔点染,竟成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哪个词贯穿全诗,是本诗的诗眼?这首山水诗展现了诗人怎样的胸襟和情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点绛唇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1)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诗人是从感觉的哪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鉴赏 ,按要求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田 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 ,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诗人怎样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赏析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并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①清沙白鸟飞回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③
【注】①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②回:回旋。 ③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本诗首联选取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30字左右)
杜甫有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结合本诗颔联,说说作者是如何炼字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①
(宋)方回
蕨拳②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 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①歙shè:安徽南部的县。 ②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毛泽东的《泌园春·雪》,完成小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①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中“竞”字为什么用得妙?
②试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语言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赏析《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也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诗的前两句所写的是           ,后两句所写的是      。(填“远景”或“近景”)
②诗中哪一句说明这首诗是写秋天景色的?答: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成下列问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是            ,“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则主要是            
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   )

A.长城内外秦皇汉武 B.原驰蜡象成吉思汗
C.大河上下唐宗宋祖 D.欲与天公试比高只识弯弓射大雕

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请说说“路暗迷人百种花”的“暗”字好在哪里。
答:
(2)整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宋朝梅尧臣的《送何遁山人归蜀》一诗,完成下题。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