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 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与文中“以袜实米”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徐喷以烟 | B.以虫草为林 |
C.可以为师矣 |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即 呼 备 赍 米 一 石 致 之 塾 师 乃 受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译文:
从文中可以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8.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3)作青云白鹤观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选文二段中都写到自己的“怡然”,体现了真正获得“ ”的愉悦。
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①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②,收顒、攸系狱,顒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②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下列句中的划线词与“董卓无道”中的“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任重而道远 | B.不足为外人道也 |
C.大道之行也 | D.未至,道渴而死 |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攸 年 十 三 疑 之 谓 叔 父 衢 曰 此 吏 有 非 常 之 色 殆 将 有 奸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从选文看,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不足为外人道也
(3)遂迷,不复得路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请写出选文中一个能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再拜 (2)知类
(3)长木 (4)虽然
翻译。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墨子在劝服楚王时先以“邻人”为例,这是运用了 方法,再用“荆、宋”与“邻人”作 ,从而推理出了“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这样的劝说方法 也使用过(请用课文内的人物填写。)。
墨子劝服公输盘时指明其助楚攻宋的行为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而劝服楚王时是“为与此同类”,表明墨子对公输用了 方式、对楚王用了 方式进行劝服。
墨子劝服楚王的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
(1) (2) (3)
2、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昳丽 (2)客之美我
(3)诚知不如 (4)谤讥于市朝
翻译。
(1)、臣之妻私臣: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采用什么方法让齐威王听进劝告的?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
(1) (2) (3)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小惠未徧: , 。
解释加点词语并指出其是哪种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
(1)牺牲玉帛: , 。
(2)神弗福也: , 。
翻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为什么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这说明他具有怎样的素质?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这句话向鲁庄公解释了实战中哪方面的知识?这说明曹刿还具备什么素质?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
(1) (2) (3) (4)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可以辟患 (2)蹴尔
(3)穷乏者得我 (4)乡为身死而不受
翻译。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文首用人们对鱼和熊掌做取舍的现象打比方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这种论证方法叫什么?
“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两个事例在性质上成相反性,以此特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什么?(1分)
议论文中根据论点联系实际而提出的希望、措施等叫结论,本文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希望?
请你用当今两个性质相反的事例替换掉 “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两个事例,你会换成哪两个?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
(1) (2)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曾益其所不能 (2)苦其心志
(3)管夷吾举于士 (4)法家拂士
翻译。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文中列举历史人物的经历证明“堪当大任的人必先经受住磨难”,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启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
(1) (2) (3)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池非不深 (2)委而去之
(3)亲戚畔之 (4)寡助之至
翻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均用原文回答)
文段中采用什么论据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请广于君 (2)非若是也
(3)秦王色挠 (4)寡人谕矣
翻译。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与秦王的交涉过程成三个阶段,文段第一段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段前半部分是第二个阶段 ,后半部分是第三个阶段行动警告,展现了主人公唐雎 、 的风采。
为了突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文段采用了什么写法?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固以怪之 (2)所罾鱼腹
(3)之次所旁 (4)陈胜王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语。
(1)会天大雨 古义: 今义:
(2)卒中往往语 古义: 今义:
翻译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文段揭示秦末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陈胜吴广决定起义后所做的舆论准备工作是 和 ,这说明陈胜具有 性格。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1.选择《战国策 魏策》。2.季梁:魏国的大臣。3.中道:半路,中途。4.衣焦不申:衣着憔悴,形容衣着不整。“焦”通“憔”。“申”通“伸”5.头尘不去:头上的尘土没有去掉。6.大行:即太行山。亦解释为“大路”。7.方:正。8.北面:向北,朝北。9.持:驾着。10.驾:马车。11.举欲信于天下: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12.广地尊名:使地广,使名尊。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中道而反( )。 (2)而离王( )愈远耳。
(3)先自度( )其足 (4)以丛草为林(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季梁所讲的故事,后人将其概括为一个成语:( )
季梁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劝魏王:
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谈笑有鸿儒 ( ) (2)宜乎众矣 (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 | B.西蜀子云亭此中人语云 |
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
文言文阅读
《鲁人曹沫》①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②。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③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④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 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勇力事鲁庄公扶苏以数谏故 |
B.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C.既盟于坛上弃信于诸侯 |
D.不如与之怅恨久之 |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翻译画直线句子。
曹沫功成即退,不怕对手反悔是因为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