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萧会理,字长才。少聪慧,好文史。太清二年,侯景围京邑。台城陷,侯景遣前临江太守董绍先以高祖手敕召会理,其僚佐成劝距之。会理曰:“诸君心事,与我不同。天于年尊,受制贼虏,今有手敕召我入朝,臣子之心,岂得违背。且远处江北,功业难成,不若身赴京都,图之肘腋。吾计决矣。”遂席卷而行,以城输绍先。至京,景以为侍中、司空,兼中书令。虽在寇手,每思匡复,与西乡侯等潜布腹心,要结壮士。时范阳祖皓斩绍先,据广陵城起义,期以会理为内应。皓败,辞相连及,景矫诏免会理官,犹以白衣领尚书令。

是冬,景往晋熙,京师虚弱,会理复与柳敬礼谋之。敬礼曰:“举大事必有所资,今无寸兵,安可以动?”会理曰:“湖熟有吾旧兵三千余人,昨来相知,克期响集,听吾日定,便至京师。计贼守兵不过千人耳,若大兵外攻,吾等内应,直取王伟,事必有成。纵景后归,无能为也。”敬礼曰:“善。”因赞成之。于时百姓厌贼咸思用命自丹阳至于京口靡不同之。后事不果,与弟祁阳侯通理开遇害。

注释】①高祖:与后文的“天子”都指梁武帝萧衍。②王伟:侯景的谋士。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贼虏 制:挟持

B.

以城绍先 输:献给

C.

以会理为内应 期:等待

D.

诏免会理官 矫:假托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于时百姓厌贼咸思用命自丹阳至于京口靡不同之

A.

于时百姓厌贼/咸思用命/自丹阳至于京口/靡不同之

B.

于时百姓厌贼/咸思用/命自丹阳至/于京口靡不同之

C.

于时百姓厌/贼咸思用命/自丹阳至于京口/靡不同之

D.

于时百姓厌/贼咸思用/命自丹阳至/于京口靡不同之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会理和他的下属对候景以天子名义发出的诏令,有着不同的看法。

B.

萧会理考虑到天子的处境,同时希望寻找机会成就功业,决定前往京城。

C.

萧会理在祖皓起义失败之后遭受牵连,被侯景惩罚,失去了原有的官职。

D.

萧会理趁侯景在外,以自己的三千余旧部为内应攻打京城,结果失败被杀。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在寇手,每思匡复,与西乡侯等潜布腹心,要结壮士。

来源: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邪?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邪?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岁:收成。②彻;除,摘下。③环瑱(tiàn):古代垂挂在冠冕两侧的玉质饰物。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彻 其 环 瑱 至 老 不 嫁 以 养 父 母 。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未发 ②无从致以观

B.

①使者不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

C.

①臣奉使使威后 ②使内外异法也

D.

①何以齐国 ②陈涉乃立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①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②不无岁,何以有民?无民,何以有君?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如何,老百姓情况如何,最后才问到齐王是否无恙。这充分显示了赵威后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民本思想。

B.

从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批评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重用贤人、赏罚分明的政治文化见解。

C.

全文围绕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

D.

钟离子、叶阳子和婴儿子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国治理的有德之人,却没有得到重用。赵威后以“无恙邪(乎)”发问,弦外之音是对齐王的指责。

来源: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公多谈吏事

张芸叟初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更事。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今先生多教人更事,所未谕也。”公曰:“不然。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吾昔贬官夷陵,彼非人境也。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且夷陵荒远偏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矣。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迨令三十余年,出入中外。忝尘三事,以此自将。今日以人望我,必为翰墨致身:以我自观,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是时,老苏父子间亦在焉,尝闻此语。其后子瞻亦以吏能自任,或问之,则答曰:“我于欧阳公处学来。

(选自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有改动)

[注释]①张芸叟官至吏部侍郎,是欧阳修的晚辈。

②“莫不”句没有不把道德文章作为最想听的。

③吾子:对别人的一“种尊称。

④及物:造福社会。

⑤枉直乖错:冤屈错误

⑥迨(dài)至,到。

⑦出入中外:指在朝廷和地方担任官职。

⑧忝(tiǎn)尘三事:很惭愧位列三公。

⑨以此自将:拿这句誓言自勉。

⑩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亮,通“谅”,确实。报,回应,应合。

⑪任:担任,胜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免有( ) ②所未也( ) ③闻此语(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者见先生 汝心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B.

遣日 策之不其道(《马说》>

C.

欧阳公处学来 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D.

或问之,答曰 不效,治臣之罪(《出师表》)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


(4)下列属于“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中“一言”所指代的一项是( )

A.

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

B.

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

C.

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D.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5)作者在文末写“其后子瞻亦以吏能自任”有什么用意?

来源: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尚书景让少孤,母夫人孀居,犹才未中年。夫人性严明,训励诸子,言动以礼,姻族敬惮。居东都,诸子尚幼,家贫无资。时霖雨久,宅墙夜隋,僮仆修筑,忽见一船槽,实之以钱。婢仆等来告,夫人戒之曰:“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也。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乃令闭如故、其子景温、景庄皆进士擢第,并有重名。虽贵达,稍息于辞旨犹杖之。景让除浙西,问曰:“何日进发?”景让忘于审思,对以“近日”。夫人曰:“若此日吾或有故,不行如何?”景让惶惧。夫人曰:“汝今贵达,不须老母可矣!”命僮仆斥去衣,箬于堂下。景让时已班白矣,搢绅以为美谈。在浙西,左押衙因应对有失,杖死,既而军中汹汹,将为乱。夫人乃候其受衙,出坐厅中,叱景让立厅下,曰;“天子以方镇命汝,安得轻用刑?如众心不宁,非惟上负天子,而令垂白之母羞辱而死,使吾何面目见汝先人于地下?”左右皆感咽。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励诸子 训:教诲

B.

家贫无 资:钱财

C.

夫人之曰 戒:惩戒

D.

乃令闭如 故:从前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A.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B.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C.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D.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让母亲认为僮仆把船槽卖钱会招来灾祸,应该谨镇对待非正常途径得到的东西。

B.

景让母亲寡居时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受到烟亲族人的敬重,被搢绅传为美谈。

C.

景让母亲责罚头发已花白的景让,因为他未按礼仪向母亲禀报到浙西就任的时间。

D.

景让母亲斥责景让滥用重刑动摇军心,辜负了皇上重托,也会使年老的母亲蒙羞。

4)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来源: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文言文阅读】

乐君,达州人,生巴峡间,不甚与中州士人相接,状极质野,而博学纯至。先君少师特爱之,故遣吾听读。今吾尚略能记《六经》,皆乐君口授也。家贫甚,不自经理。有一妻、二儿。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以其二处诸生,而妻子居其一。

几五十年矣,每旦起,分授群儿《经》,口诵数百过,不倦。少间,必履慢声,抑扬吟讽不绝。其后听之,则延笃之书也。群儿或窃效靳侮之,亦不怒。喜作诗,有数百篇。先君时为司理,犹记其相赠一联云:“末路清谈得陶令,他时阴德颂于公。”又《寄故人》云:“夜半梦回孤月满,雨余目断太虚宽。”先君数称赏之,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

(选自《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释】①少师:官名,辅佐太师的官员。②抑扬吟讽:用高低不平的调子背诵。③延笃:人名,著名经学家。④靳侮:戏弄。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特爱之 重:______

②必履慢声 曳:______

其后听之 蹑: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群儿或窃效靳侮之,亦不怒。

②先君数称赏之,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乐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苟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

【注释】①曾巩: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世称王右军、“书圣”。③荀伯子:南朝宋人。④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人称“草圣”。⑤极:至,达。⑥徜徉肆恣:尽情游览。⑦休:停留。⑧章:通“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B.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C.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D.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羲之之书晚乃 陈康肃公射(《卖油翁》)

B.

此为故迹 真无马邪(《马说》)

C.

“晋王右军墨池” 乃丹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D.

则学岂可以少哉 汝心之,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4) 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对你学习书法有什么启示?

来源: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段阅读(13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可得 风雨程 统筹

B.

不为得 一丝不 全性命

C.

人之所痛疾 褒善贬

D.

辟患 不物喜 严阵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文段中蕴含着一个人生准则,请你概括出来。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准则的理解。

来源: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尺牍之致

与袁六休

[明]汤显祖

出关数日作恶念。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恍若云天。一路待君不至,知君已治吴。吴如何而治?瞿洞观相过,应与深谭。

(选自《玉茗堂尺牍》)

与汤义仍书

[明]袁宏道

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趣复云何?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由此推之,当不免矣。

人生几日耳!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者。但欲官之心,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悔耳。

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鹏唯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已教我!

(选自《袁中郎尺牍》)

【注释】①袁六休;即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②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③瞿洞观:人名。④仙令:对县令的雅称。⑤漆园:指庄周。⑥固分:本来如此。

文字•推知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应与深谭

查阅词典法:

①延伸,延及。②扩展,扩大。③同“谈”,谈论。

①_________

长林丰草

课内迁移法

②_________

又何厌焉

语境推断法

③_________

文章·推新

(2)袁宏道在信中称汤显祖为“知己”,汤显祖也视袁宏道为“知己”吗?请结合《与袁六休》一文加以分析。

文学·推想

(3) 文中画线句中的“鹏”,有的版本写成“雕”,你认为写成“雕”可以吗?请结合语境阐述理由。

文化·推求

(4)尺牍渐行渐远,却弥足珍贵。小组成员阅读两则尺牍后拟写了一篇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全空缺的内容。

尺牍者,代言之书也。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发自肺腑也。汤义仍问“________”,袁中郎言“作吴令,备诸苦趣”,皆诚挚之语也。

凡尺牍之道、婉曲详尽,惟以与朋友,同为尺牍,然汤、袁大异其趣。《__________》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而《_______________》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涓流。尺牍多而千言,约而数语,真情时时流诸字里行间,正可谓_____________(用四字短语总结)。

来源: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訾汝道

《元史》

訾汝道,德州齐河人。…母高氏治家严,汝道承顺甚恭。母尝寝疾,昼夜不去侧。一日,母屏人授以金珠若干曰:“汝素孝,室无私蓄,我一旦不讳,此物非汝有矣,可善藏之,毋令他兄弟知也。”汝道泣拜曰:“吾父母起艰难,成家业,今田宅牛羊已多,汝道恨无以报大恩,尚敢受此,以重不孝之罪乎!”竟辞之……

性尤友爱,二弟将析居,汝道悉以美田庐让之;二弟早世,抚诸孤如己子。乡人刘显等贫无以为生,汝道割己田各畀之,使食其租终身。里中尝大疫,有食瓜得汗而愈者,汝道即多市瓜及携米,历户馈之。或曰:“疠气能染人,勿入也。”不听,益周行问所苦,然卒无恙。……尝出麦粟贷人,至秋,蝗食稼,人无以偿,汝道聚其券焚之……

【注释】①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四》,有删节。訾zī,姓。②析居:分家。③畀bì:给予。

(1)选文除了訾汝道,还提到的人物有( )

A.

家人与乡邻

B.

同窗与恩师

C.

友人与商贩

D.

官员与郎中


(2)《元史》中的部分列传分为“良吏”“孝友”“隐逸”等类别。选文被列入了“孝友”一类,请结合选文分析原因。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孝,室无私蓄 天下缟(《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B.

汝道无以报大恩 未尝不叹息痛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C.

使其租终身 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

D.

瓜及携米 百里奚举于(《<孟子>三章》)


来源:2024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19分)

为进一步了解范仲淹。同学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

【宋】范仲淹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弦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

宝元初,元昊叛,时延安新被围,朝廷袶帅,皆畏不行。仲淹奏请兼领延安军以待寇至,上嘉而从之。阅兵得万八千,选六将俾领之,日夕训练,号为精兵焉。贼闻之,第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大范老子”谓范雍也。又城青涧,开营田,招属羌,及请戒诸路养兵蓄锐,以据贼冲。

(张唐英《范仲淹传》)

会盗起淮南,知高邮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具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贼悦,径去。事闻,富粥时在枢府,议欲诛伸约,以正军法。仲淹欲宥之。粥曰:“盗贼公行,守臣不能战,又不能守,而使民醵钱遗之,法所当诛也。”仲淹曰:“今高邮无兵无械,虽仲约之义当勉力战守,然事有可恕,戮之恐非法意也。”仁宗从之,仲约由此免死。

(王稱《范仲淹传》

【注】①扣弦:手击船边,用作歌吟节拍。②元昊:人名,即李元昊。③俾(bǐ):使。④知高邮军:掌管高邮军。⑤富弼:洛阳人,时任枢密使。⑥醵(jù)钱:筹钱。

(1) 阅读《舟中》一诗,完成①②题。

① 同样写月,“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月影比作玉璧,本诗将月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意境幽美,请加以赏析。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宥”有四个义项(下图),丙文中“仲淹欲宥之”“宥”的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从之 虽有

B.

牛酒 百废

C.

贼悦,径 游人而禽鸟乐也

D.

仁宗之 战则请

(4)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 乙文中“贼闻之”的“之”指哪件事?

② 丙文中,富弼为何提议诛杀晁仲约?

(5)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范仲淹的认识。

来源: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而卫者。嘉木奇卉被之,葱茜浓郁。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洑出石罅,激而为迅流者焉。阴木荫其颠,幽草缭其趾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

【注释】①提:同“揖”,拱手行礼。②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发现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为池塘,缓缓流动。③洑(fú):同“伏”,水伏流地下。④罅(xià):缝隙。⑤颠:上方。⑥趾:岸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略无处 阙:______

②至于夏水陵 襄:______

③心始之 异:______

而卫者 环: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3)甲文描写三峡秋季景色却不见“秋”字,作者是如何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


(4)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的形态有哪些共同特征?请简要分析。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

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节选自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

[注]①信:通“伸”,伸张,这里是影响的意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B.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C.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D.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2)下面对句中加点词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课文“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可推知“及即之”中“及”字意义为“与,和”。

B.

联系成语“闭门谢客”,可以推知“谢其素所往来少年”中“谢”字的意义为“谢绝”。

C.

查字典,“究”有“探究”“追究”等义项,“大究百家之说”中“究”应选择“探究”。

D.

由名句“穷则独善其身”,可以推知“穷达出处”中“穷”字意义为“困厄,处于困境”。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洵在家修养自己的品行和德义,影响到家乡的父老们,后来在整个蜀郡也颇有声名。

B.

苏洵的两位兄长都凭借才学中举,而他年少时不喜欢读书,直到二十七岁才发奋努力。

C.

苏洵参加科考,屡试不中,感叹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学习,有五六年时间不写文章。

D.

苏洵为人温和,大器晚成,写文章有真知灼见,京师的学子们都尊崇他,效法其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来源: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日光下 澈:穿透

B.

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

C.

沙鸥翔 集:聚集

D.

庙堂之高 庙堂:朝廷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记而去 何陋

B.

其境过清 不物喜

C.

不可知真无马邪

D.

从者 学不思则罔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B.

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D.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E.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F.

译文:我经常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G.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H.

译文: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4)下列对文本赏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体一致。“记”是古代一种散文题材,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记”可以用来记事描写,也可以用来抒情议论。

B.

用词精妙。【甲】“翕忽”刻画出了小鱼灵巧轻捷、轻快自由地游动的特点。【乙】“春和景明”写出了春风和煦,日光明亮。

C.

写景有特色。【甲】采用了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乙】写景多用四字句,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D.

情感各异。【甲】情景交融,景色虽然优美宁静,但作者难以排遣忧愁,一直沉浸在被贬的凄凉心境中。【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来源: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ㅤㅤ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曰“衣不中,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君;身行不顺,治事不公。衣冠无不中,朝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ㅤㅤ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曷若:何如。②中:适当。③要(yāo):要挟。这里意为强谏,迫使对方听从。④莅众:统治、管理百姓。⑤阿(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冠(

②故(

③衣(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②国有道,即顺命。

(3)司马迁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司马迁崇敬晏子的原因。

来源: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出师表》)

(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耕于南阳 躬:鞠躬

B.

率三军 奖:鼓励

C.

至于斟酌损 益:增加

D.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缓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寓情于事,追述三段回忆: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B.

诸葛亮上表的用语极为得体,语言率真质朴,情感恳切忠贞,令人感动,时时不忘先帝,处处为后主着想,既不失臣子的身份,也符合长辈的口吻。

C.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抒发对先帝的感激,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复汉室的决心。

D.

这篇表文被视为表的代表作,受到高度赞扬。其高明之处在于用先帝的权威形象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轻描淡写的文字中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否定。

【乙】

先主病笃,召亮,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三国志·蜀志》)

(1)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B.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C.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D.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2)结合两篇选文,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来源:2022年新疆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