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

文学类作品阅读

蜷在角落里的父亲

徐风

①那时我们家的理发店还没安上空调,到了夏天,只有一台破风扇在头顶“呜呜”地转着,我不止一次向父亲提议——买台空调吧,摆在店里又洋气又实用。而父亲只是抬头望一眼头顶嗡嗡转着的破风扇,又低下头去忙手中的活儿。每到这时,我就会产生从头顶蔓延到脚趾的窒息感。

②父亲很少发出声响,就像那台破风扇,只有在干活的时候才会有点儿响动,他沉默地给客人理发,沉默地打扫店面,沉默地迎接一天又送走一天。正是这种沉默,让我在与他相处时,脑子里总是循环着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③那天我去父亲那里,瞧见他坐在柜台里的身影,个子那么高的男人坐在柜台后,竟像是蜷在角落里,几乎要与深灰色的墙壁融为一体。

④我的少年时代从未给父亲留下一席之地,“徐尤志”对我而言,只是一个不会发出声音、快被我遗忘的一直蜷在角落里的配角。我也从未想过去深入了解这个配角,我觉得这无关痛痒。日子不会因为这些变得更好,也不会因此变坏。

⑤在我大二的时候,我第一次收到父亲的短信,他告诉我祖父去世的消息,问我能否请假回家参加葬礼。我说我知道了。放下电话,我才惊觉自己没有泪意,竟不大能想起祖父的容貌,只是一片茫然。

⑥我突然有些惶恐——许多年以后,当我有了白发,我回忆自己的父亲,会不会也像今天回忆祖父一般,只觉一片大雾弥漫?

⑦这是我离开后第一次回来。看到父亲时,我愣了一下,他不再是虽木讷但身姿挺拔的徐尤志了,我可以看见他头顶黑白掺杂的头发。这时我才发现,我已经比父亲高了半个头。

⑧时近傍晚,我和父亲坐在地毯上,父亲把蜡烛芯挑亮,放在我面前。蜡烛熏人,我刚一眯眼,父亲又不动声色地把蜡烛移远了些。

⑨“还记得你祖父长什么样子吗?”父亲突然开口,声音很轻,我甚至觉得还没有烛花爆裂的声音大。

⑩但我听清了。

⑪“很瘦,矮矮的,胡子特别长。”我回答。

⑫父亲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说道:“不对,你祖父特别高,身上有把子力气,一天能赶几十里路。”

⑬“但你说的也没错。”父亲摸了摸鼻尖,“你说的是七八十岁的他,我说的是三四十岁的他。”

⑭“这么多年了,你爷老了,我是在炕边儿照顾他最少的一个。”父亲嗓子里好像混进了砂砾,哑得怕人,也无力得怕人,“没当成个好儿子,当然,也没当成个好父亲。”

⑮我喉头耸动,只觉得蜡烛离我太近了,烟气熏得我眼眶酸痛。

⑯那个一直蜷在柜台后、几乎与墙壁融为一体的男人,我分明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恍惚间开始明白,自己在这二十年间都错过了什么。我从未试图和父亲沟通过,我无视他每一次试图与我沟通的努力,忽略他的挣扎,脑子里只想着逃避尴尬。

⑰那夜我和父亲坐在地上,坐了很久。我将头埋在膝盖间。思绪纷乱,困意又使我昏昏沉沉。肩头被父亲披上外套,我听见父亲在我耳边悄声道:“店里安空调了,暑假来住几天好吗?”

⑱我抬起头,缓慢道:“好。”

⑲一直蜷缩在角落里,被我错过多年的配角嘶吼着发出声音,终于被我听见。我看着他生出血肉,朝我走来。而我终于开始了解他的过去,经历他所经历的。

(有删改)

(1)梳理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文章情节

“我”的情感变化

窒息感

“我”收到父亲短信

父亲与“我”谈及爷爷

恍惚间开始明白

父亲邀“我”回家住

(2)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蜡烛熏人,我刚一眯眼,父亲又不动声色地把蜡烛移远了些。

(3)如何理解文章标题“蜷在角落里的父亲”的含义。

(4)文中父子之爱,深而沉。其实,有时候爱是需要大声说出来的。请编写一条短信,给最关爱你的人。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来源: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材料一:

①你抢到冰墩墩、雪容融了吗?3月21日12点,线上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开始预售冰墩墩和雪容融,吸引众多网友蹲点下单。“冬奥结束后,还是‘一墩难求’,线上抢不到,我在店里排队一个多小时才买到。”95年出生的胡睿是一名Z世代(指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的国潮粉丝,像冰墩墩、雪容融这样的“新顶流”,他自然不会错过。

②“冬奥吉祥物热销,是因为它非常‘中国’。”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王昕看来,冰墩墩和雪容融冲上国潮顶流,和近年来走红的故宫文创、国风彩妆等国潮产品一样,折射出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国潮消费的兴起也是中国文化自信崛起的表现。”王昕说。

(节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①近年来,大批拥有高质量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国品牌取得高速成长。今年5月10日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品牌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也连续第五年发布中国品牌发展研究报告,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研究聚焦在95后的年轻群体。

②据《2022年轻人国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年轻的消费者们较以往购买了更多的国货商品。在形成一定销售规模的品牌中,95后国货用户数占比同比提升11%,购买国产商品与进口商品的用户数总体比值为1.7,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同期为1.3。

(摘编自《杭州日报》有删减)

材料三:

①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比如,一些品牌对于国潮的理解还停留在龙凤、图腾、繁体字上,甚至从古代随意挑选一个物件并将其化作具体“符号”印在服饰上,再染上年画风格的配色,就为自己打出国潮的噱头。这些附庸风雅的产品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说白了,不过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的“包装纸。

②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到底是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还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毫无疑问,国潮产品的流行很大程度上缘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寻根热情。从文化的现代化演进来看,国潮产品厚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是本土文化精神现代化重构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活泼的时代性。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那就矮化了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

③国潮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是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虔诚的信仰,对自己的历史有一种自觉的传承。因此,国潮产品不能投机取巧,其发展的动力及意义应该落脚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新,用现代商品的新颖形式实现文脉的自觉传承。

(摘编自唐尚书《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包装》有删减)

(1)阅读材料三,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B.

国潮产品应该具有内在品质,而不仅仅是把传统文化作为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

C.

只有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才能实现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

D.

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产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

(2)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

B.

国货正当“潮”,国潮消费越来越成为95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重要选择。

C.

国潮产品冰墩墩、雪容融、故宫文创、国风彩妆都体现了中国文化。

D.

国潮产品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缘于人们对时尚产品的追捧与消费的攀比。

(3)找出材料二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着汉服走向街头,许多家庭的装修选择中式风格,中华传统文化类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针对这些现象,请运用材料相关内容,探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来源: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统治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异二者之为( ) ②民之乐者( )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

以刀劈狼首

B.

以伤先帝之明

C.

以我酌油知之

D.

以其境过清

(3)下列对文中划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4)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

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

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

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6)【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阅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的尾联运用了______修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对上述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ou韵。

B.

首联点明作者远离家乡去楚国游览的时间和目的。

C.

颔联中的“入”字用得极为传神,展现出江水奔腾而去的画面,用流动的视角勾画出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D.

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

来源: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关键词写诗句。

关键词:春风,树,梨花。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来源: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段,完成任务。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

1)上面文段出自于______(书名),文段中的指的是______(人名)。

2)下列对这本书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选段中的“你”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一名英语特级教师。

B.

文段中“我”教导孩子无论在人事、生活、技术还是学习上遇到困境都要坚强,不气馁。

C.

选段中“我”的伟大之处在于,借助孩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方面的建议,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D.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来源: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悟自强内涵】

(1)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我选择______(填序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自强故事】

(2)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闻鸡起舞

B.

高山流水

C.

悬梁刺股

D.

断齑画粥

【访自强人物】

(3)今年3月6日,来自邵阳洞口县的18岁小将张义琦出征北京冬残奥会,实现了湖南省与冬残奥赛事首次“结缘”。你将以校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这个身残志坚的家乡人,请拟写出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问题。

来源: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dù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______的房顶袅袅升起的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______在那个小村落里,______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mò的村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难怪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1)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轻笼lóng 河畔bàn 度 落寞

B.

轻笼lǒng 河畔pàn 镀 落漠

C.

轻笼lǒng 河畔pàn 镀 落寞

D.

轻笼lóng 河畔bàn 度 落漠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错落有致 缭绕 升腾

B.

长短不一 缠绕 奔腾

C.

长短不一 缠绕 升腾

D.

错落有致 缭绕 奔腾

(3)“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过来。”这一句话在编辑时遗漏了,请问放在下列哪一处最合适?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①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②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③最后消散无踪。④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

A.

B.

C.

D.

(4)下列含“烟”的诗句与文段中划线句“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意境相符的一项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D.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来源: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道:“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正处在人生岔路口的你,又会怎样选择呢?

请以因为有_______,所以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文题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道:“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正处在人生岔路口的你,又会怎样选择呢?

请以我选择的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记叙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次吆喝

金佩庆

①吃过早饭,我们挑起担子走出了长兴县城的一家小吃店,开始了谋生的一天。为了避开行人的目光,我跟在芳相哥的后面,把头压得很低。

②“修雨伞哎——补雨伞,补雨伞哎——修雨伞!”

③走到居民区,芳相哥突然用方言吆喝起来。我大吃一惊。这悠悠的吆喝声如同一个闷雷,顿时使我明白自己此行一个严重的疏忽。

④那是1983年暑假,49岁的父亲病故后的第二年,我高考落榜。大病三天之后,母亲含泪劝我放弃再考,帮她支撑这个濒临绝境的家。说实在的,为赡养年迈的婆婆,供养五个子女读书,母亲拼命在六亩多责任田里劳作,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这个全家唯一的全劳力再任性也没有勇气向她要学费复习了。

⑤无奈,在农忙过后,我拜当年父亲的徒弟芳相哥为师,挑起父亲留下的雨伞担子,登上北去的列车。

⑥那时的义乌老家,农闲之际上“三府”(杭嘉湖地区)修补雨伞是成年男子的传统项目之一。而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挣到复习的费用。于是,就有了刚才所说的那一幕。

⑦此时此刻,“曲线高考”的如意算盘,似乎一下子被芳相哥的吆喝打碎了。我只想扔掉肩上的担子,找个地方躲起来。

⑧原以为修雨伞不过是风餐露宿、走街串巷辛苦而已,没料到还得满街吆喝。如果事先考虑到这点常识,我绝不会有勇气出来的。然而后悔已晚,除了硬着头皮往前走,我别无选择。

⑨不一会儿,便有几个顾客拿了伞打招呼。简单地讨价还价后,芳相哥便在大腿上铺了块厚布修理起来。他一面修补一面向我指点要领。过了一会儿,就叫我到附近的居民宿舍招揽生意。

⑩毕竟是刚出校门的中学生,脸皮薄。我在居民区转来转去总也张不开口。在一个无人的地方,我憋足了气:“修——”后面的声音连自己也听不见了。赶紧落荒而逃。

“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阿。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芳相哥说。我感到这个世界太残酷了,强忍住委屈的泪水。

⑫然而,委屈也只好委屈。慢慢地,从轻轻地喊到大声地喊,从无人处喊到有人处喊,我战胜了自己,总算过了修伞的第一关。

⑬三天之后,芳相哥让我独自上路。

⑭后来发现,当我在街头巷尾吆喝时,并没有人在旁边讥笑我,于是吆喝得越来越带劲,生意自然也源源不断。

⑮雨伞的种类繁多,有的还相当复杂。开始时,顾客送来的伞,本来凑合着还能用,经我一修理却面目全非了。不过实践中我很快成为行家,最困难的仍是每天出门的第一声吆喝。

⑯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和芳相哥同宿一个旅店,早散晚聚,跑遍了江浙皖交界处的近十个城镇的大街小巷。在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中,我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发了笔小财,挣了120多元。

⑰丹桂飘香的时候,我向芳相哥吐露了想复习再考的秘密。

⑱“原来如此,那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⑲当母亲终于明白我外出学手艺是为了挣学费考大学时,长叹了一声也就没有反对。第二年,我考取了杭州大学。

⑳这段艰苦的谋生生活犹如一次青春的洗礼,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我终身受益。

(选自《开花的课桌——当代散文佳作选读》)

(1)请你说说第⑦段加点词“曲线高考”在文中的含义。

(2)我的心理随着“吆喝声”的不同情景而发生变化。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

吆喝时的情景

“我”的心理感受

听到芳相哥的吆喝时

异常尴尬

感觉没有人讥笑我吆喝时

(3)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⑪段画横线的句子。

“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呵。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

(5)对于第⑳段,有人主张删除,有人主张不删除。你赞成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来源: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议论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衡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己所用。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这种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水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写鸟的动作,小时作文只需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脑子里记的东西多了,如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等,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

⑤因此,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

(选自《梁衡文集》,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中心论点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B.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

C.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

D.

我们应该要提高语文水平。

(2)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强调背和记,却没有深刻理解,会限制文学创新。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结合选文和已学知识,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来源: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古剑不锈之谜

江伟

①196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发掘楚墓时,发现两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其中有一把剑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剑身上黑色菱形格子花纹仍清晰可见。a为什么已埋在地下2000多年的宝剑出土时没有一丝锈痕?

②1974年,三把剑身乌亮、寒光逼人的宝剑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陶俑坑中出土。同样,这几把剑也是在五六米深的湖湿土壤中埋了2000多年,出土时不但毫无锈迹,b而且能一下子划破十多张纸,其锋利程度让人咋舌不已。

③c古剑不锈成为人们急于探索的神秘现象。为了不损坏这些宝贵的文物,有关部门采用了多种现代仪器对宝剑的表层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④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宝剑的金属成分是铜与锡的合金,即商朝时就发明的青铜,正是锡这种抗锈金属使宝剑历经2000多年都不生锈。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宝剑在当年被打造的时候对其表面都进行了防锈处理。

⑤1974年出土的三把剑的表面处理技术,则更为先进,古人用氧化能力非常强的铬盐酸对剑进行氧化处理,于是剑的表层金属氧化物就紧紧地覆盖在剑的表面,d这层厚0.01毫米的金属氧化物性质却非常稳定,因而剑也就不会被锈蚀了。

⑥这种精细的铬盐钝化加工处理技术,国外应用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比我们的祖先晚2000多年,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先进程度。古剑不锈之谜就此被揭开。

(选自《点亮一生的科学美文》,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出土的三把古剑毫无锈迹,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们都埋在干燥的土壤中。

B.

为了检测古剑的表层化学成分,有关部门从剑身上截取了样本进行详细分析。

C.

古剑由铜、锡合金打造,其中铜的使用是其历经2000多年不生锈的主要原因。

D.

我国在古剑表面使用的这种精细的铬盐钝化加工处理技术,领先国外2000多年。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加点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a处“竟”字删去之后不会改变句意,并没有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B.

b处“十多张”,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充分地说明了古剑的锋利程度。

C.

c处“急于”二字生动地表达出了人们对破解古剑不锈之谜的渴望。

D.

d处“仅”字突出古剑表层金属氧化物的薄和古人铸剑技术的先进。

来源: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的“自古”一词,明确指出人们悲叹秋日寂寞萧索的看法由来已久。

B.

第二句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直抒对春朝的厌恶来突出对秋日的喜爱。

C.

第四句写出了秋的“神韵”,与前一句诗虚实融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开阔,融情、景、理于一炉,唱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

(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来源: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

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枉,委屈,驾,车马。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有千里马

B.

故/虽有名马

C.

将军岂/愿见之乎

D.

不/可屈致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伯乐不常有/鸣之不能通其意

B.

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

C.

才美不外/徐庶先主

D.

之不以其道/执而临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B.

【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

C.

【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

D.

【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由是先主遂诣亮。

来源: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