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甲、乙两名男生将近期6次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都是2.2米,方差分别是 , ,则两名男生中成绩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
8年级某老师对一、二班学生阅读水平进行测试,并将成绩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图表(得分为整数,满分为10分,成绩大于或等于6分为合格,成绩大于或等于9分为优秀).
平均分 |
方差 |
中位数 |
众数 |
合格率 |
优秀率 |
|
一班 |
7.2 |
2.11 |
7 |
6 |
|
|
二班 |
6.85 |
4.28 |
8 |
8 |
|
|
根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用方差推断, 班的成绩波动较大;用优秀率和合格率推断, 班的阅读水平更好些;
(2)甲同学用平均分推断,一班阅读水平更好些;乙同学用中位数或众数推断,二班阅读水平更好些.你认为谁的推断比较科学合理,更客观些.为什么?
为迎接中考体育加试,小刚和小亮分别统计了自己最近10次跳绳成绩,下列统计中能用来比较两人成绩稳定程度的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
已知一组数据 , , 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 , ,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3,2B.3,4C.5,2D.5,4
甲、乙两人连续5次射击成绩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成绩更稳定B.乙的成绩更稳定
C.甲、乙的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判断谁的成绩更稳定
若一组数据 , , 的平均数为4,方差为3,那么数据 , ,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4,3B.6,3C.3,4D.6,5
已知一组数据:5,4,3,4,9,关于这组数据的下列描述:
①平均数是5,②中位数是4,③众数是4,④方差是4.4,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B.2C.3D.4
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个数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班级 |
参加人数 |
平均数 |
中位数 |
方差 |
甲班 |
55 |
135 |
149 |
191 |
乙班 |
55 |
135 |
151 |
110 |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
(1)甲、乙两班学生的平均成绩相同;
(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 为优秀);
(3)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惜餐为荣,殄物为耻",为了解落实"光盘行动"的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调研了七、八年级部分班级某一天的餐厨垃圾质量.从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个班的餐厨垃圾质量的数据(单位: ,进行整理和分析(餐厨垃圾质量用 表示,共分为四个等级: . , , , . ,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七年级10个班的餐厨垃圾质量:0.8,0.8,0.8,0.9,1.1,1.1,1.6,1.7,1.9,2.3.
八年级10个班的餐厨垃圾质量中 等级包含的所有数据为:1.0,1.0,1.0,1.0,1.2.
七、八年级抽取的班级餐厨垃圾质量统计表
年级 |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方差 |
等级所占百分比 |
七年级 |
1.3 |
1.1 |
|
0.26 |
|
八年级 |
1.3 |
|
1.0 |
0.23 |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上述表中 , , 的值;
(2)该校八年级共30个班,估计八年级这一天餐厨垃圾质量符合 等级的班级数;
(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的"光盘行动",哪个年级落实得更好?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据统计,某班7个学习小组上周参加"青年大学习"的人数分别为:5,5,6,6,6,7,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 |
B. |
该组数据的众数是6 |
C. |
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 |
D. |
该组数据的方差是6 |
在2021年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中,某校随机抽取了10名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将这组数据整理后制成如下统计表:
成绩(次 |
12 |
11 |
10 |
9 |
人数(名 |
1 |
3 |
4 |
2 |
关于这组数据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中位数是10.5 |
B. |
平均数是10.3 |
C. |
众数是10 |
D. |
方差是0.81 |
, 两家酒店规模相当,去年下半年的月盈利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
(1)要评价这两家酒店 月的月盈利的平均水平,你选择什么统计量?求出这个统计量.
(2)已知 , 两家酒店 月的月盈利的方差分别为1.073(平方万元),0.54(平方万元).根据所给的方差和你在(1)中所求的统计量,结合折线统计图,你认为去年下半年哪家酒店经营状况较好?请简述理由.
甲、乙两名同学的5次射击训练成绩(单位:环)如下表.
甲 |
7 |
8 |
9 |
8 |
8 |
乙 |
6 |
10 |
9 |
7 |
8 |
比较甲、乙这5次射击成绩的方差 , ,结果为: .(选填“ ”“ ”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