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三幅图中均是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木板,图甲、图乙中木板静止,木块、铁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丙中电动装置D带动木板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水平拴在竖直墙上,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图丙中木板做加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一定不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B. |
利用甲、乙两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
C. |
图甲与图丙相比,甲中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更稳定,读数更准确 |
D. |
利用甲、乙两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赛车尾翼的结构上平下凸,使赛车在高速运动时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力
B.如图乙,杠杆水平平衡,左右两侧各取掉一个钩码,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C.如图丙,手摇发电机转动线圈,可以产生大小、方向不变的直流电
D.如图丁,洗衣机的电源插头有三根线,其中标“ ”的导线和金属外壳相连
运动会上小明参加跑步比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起跑时脚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B. |
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C. |
跑动中以篮球架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
D. |
加速冲刺中,小明的惯性增大 |
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是北京,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亚洲运动会三项国际赛事的城市。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物体A重400N,该工人重500N,两个滑轮质量相等,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300N |
B. |
动滑轮重为50N |
C. |
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120W |
D. |
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为850N |
对下列物理量的估计,较合理的是
A. |
中考体育使用的单人跳绳,长度约为 |
B. |
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重力约 |
C. |
家用小台灯的工作电流约为 |
D. |
升国旗时,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为 |
如图为撑杆跳运动员跃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对杆的力改变了杆的形状
B.杆对人没有力的作用
C.杆发生了塑性形变
D.人在上升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物体 、 的重分别为 、 ,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 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 向左拉物体 ,使物体 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
|
B. |
|
C. |
|
D. |
|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5s将重9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90N |
B. |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有用功为200J |
C. |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36W |
D. |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 |
B. |
图中的 点为杠杆的支点 |
C. |
"权"小于"重"时, 端一定上扬 |
D. |
增大"重"时,应把"权"向 端移 |
2021年,中国女足昂首挺进东京奥运会。如图所示,是女足队员王霜踢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运动鞋的底部凹凸不平,这样可以增大摩擦力 |
B. |
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说明运动需力来维持 |
C. |
踢出去的足球继续滚动,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
D. |
静止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探究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可在木块上加砝码 |
B. |
探究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可将木块侧放 |
C. |
木块运动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D. |
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
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 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木杆的作用力 ,使木杆从 位置匀速转到 位置的过程中,力 的大小将
A. |
先变大,后变小 |
B. |
先变小,后变大 |
C. |
一直是变大的 |
D. |
一直是变小的 |
2020年5月27日,我国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如图)。下列有关登山队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A.登山时穿特质鞋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在峰顶测量时,队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在峰顶测量时,地面对队员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从峰顶返回营地感觉比登峰轻松,是由于队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