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用图1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 和阻力 , 和 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 、 和 ,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 ,来寻找 、 、 和 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杠杆上每一格长 。
实验次数 |
阻力 |
阻力臂 |
动力臂 |
动力 |
1 |
4 |
33 |
30 |
4.4 |
2 |
4 |
18 |
30 |
2.4 |
3 |
4 |
7.5 |
30 |
1.0 |
(1)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沿 方向拉杠杆,并使之在 位置平衡;
(2)小飞首先保持 和 不变而改变 ,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第1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则 ,此时杠杆的类型与 (选填“筷子”或“老虎钳” 相同;
(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飞继续进行(2)中实验,则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 时, 应不超过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飞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有①保持 不变而改变 ;②保持 和 不变而改变 。
如图所示,一张很长的红地毯平铺在地面上。要把地毯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一端拉,但拉动整张地毯很困难,需要非常大的力。
(1)解释从一端拉动地毯需要非常大的力的原因: 。
(2)设计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案,能将地毯沿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方案可选用的工具只有圆木棒,也可不选用工具;对方案也可结合示意图描述) 。
(3)对你所设计的方案作出可行性评价: 。
小刚做“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他先在空气中测量圆柱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再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注有 水的量筒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和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 如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1.0 |
0.9 |
0.8 |
0.7 |
0.6 |
0.5 |
|
10.0 |
20.0 |
|
40.0 |
50.0 |
60.0 |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2)第3次测量时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3)第3次实验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为 。
(4)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 图线。
(5)如改用酒精做实验,在图丙中在画出对应的 图线,并在图线上标注“酒精”。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为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三次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图中 为 。
(2)丙图中,若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此时木块 所受滑动摩擦力 (变大 变小 不变),木块 上面的砝码 (受 不受)摩擦力。
(3)比较 两幅图,可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根据要求作图
(1)如图甲,画出被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画出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丙,根据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方向,标出图中电源的正极和小磁针静止时的 极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 。
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通讯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鹊桥”(如图甲所示)。2018年12月8日,我国又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和落月过程,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制了4条强有力的“腿”,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在嫦娥四号的“腿”上,还“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如图乙所示)。“大脚掌”中央装有一个形如足弓的金属构件,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
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2019年1月3日,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有效增大了与月面间摩擦,顺利在月背表面行驶。“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 ,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力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 (选填“减小”或“增大”)对月面的压强;
(3)为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 ;
(4)若“玉兔二号”每个轮子触月面积为 ,则“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强为 (地球上 取 。
小红和小芳准备测量一块橡皮的密度。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橡皮质量为 .她继续测出橡皮的体积为 ,橡皮密度为 。
(2)小芳设计了另一方案:
①把橡皮挂在图丙所示的测力计下;
②测出橡皮重力 ;
③将橡皮浸没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
则橡皮的密度 的表达式可表示为 。小红认为该方案不能准确测得橡皮密度,理由是 。
在更换家用轿车的轮胎时,剪式千斤顶是一种常用工具。图甲是某型号剪式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将底部支撑台置于水平地面,保持千斤顶竖直,将顶升置于汽车车身下,用手摇动扳手使扳手绕 点不断旋转,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水平拉动左端铰链,使支架向内收缩,顶升升高,从而将汽车车身顶起。丝杆上刻有梯形扣,图乙是梯形的实物图。
(1)该型号的剪式千斤顶是由一些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在顶起车身的过程中,丝杆上的梯形扣属于下列哪一种简单机械? 。
.滑轮 .滑轮组 .杠杆 .斜面
(2)现使用该剪式千斤顶更换轮胎,顶起汽车车身后,若顶升受到车身竖直向下的压力大小始终为 ,且等于顶升对车身的支持力,千斤顶自身重量忽略不计。
①若底部支撑台与地面接触面积为 ,顶起汽车车身后手不再用力,则千斤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②顶起汽车车身后,为了方便更换轮胎,需要继续摇动扳手,使顶升继续升高一段距离。若人摇动扳手使顶升在 内升高 ,用千斤顶顶起车身时的机械效率为 ,则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画出图甲中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
(2)画出图乙中小球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在图丙中画出拉力 的力臂 为支点);
(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丁中的开关和灯泡正确连入家庭电路中。
如图所示,一个内底面积为 的柱形容器中盛有深度为 的水,水底有一块底面积为 ,高 的长方体铝块。现用一电动机以恒定不变的输出功率把铝块提出水面并继续提升一段距离。已知铝块浸没在水中时上升速度恒为 。铝的密度为 , 取 ,铝块提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绳子自重和摩擦等都不计。
求:(1)铝块的重力。
(2)把铝块提升到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所需的时间。
(3)电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
(4)铝块完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
(5)铝块从浸没于水中到完全露出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减小值。
如图所示为一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将其视为杠杆, 为支点, 为重心, 为竖直方向, 为拉杆端点已知箱重为 , 为 , 为 。
(1)图中在 点沿图示方向施加动力 ,箱子静止则动力 的力臂为 ,大小为 。
(2)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为 。
(3)生活中,常把箱内较重物品靠近 点摆放,这样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是用来测量 的大小的工具,使用前应 ,明确该仪器的 和分度值;
(2)如图2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 。 时的气温是 ;
(3)如图3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 ,小红用该刻度尺对实际长度为 的课桌进行测量,所测得的数据约为 ,经过分析,导致该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纠正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要进行 。
用橡皮做以下几个小实验。
(1)用刻度尺测量图中橡皮的长度为 。
(2)手用力压住橡皮,更易擦去写错的字应用的物理知识是 越大, 越大。
(3)用细线吊住橡皮,将一本《物理》课本 放在课桌面上,若发现 现象,则可以判断课桌面是水平的。
如图甲所示,拉力 通过滑轮组,将正方体金属块从水中匀速拉出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处。图乙是拉力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图象。不计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气对金属块的阻力, ,求:
(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金属块的密度;
(3)如果直接将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