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2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2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
实验:如图1-2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
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
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 、B 两个三角形
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 、B 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 、B 间的
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
(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
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
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
在图中,小明与小玉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
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
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
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
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如图,在一个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放上一些泡沫小球,调节音量开关,逐渐调大音量,会听到声音的 ▲ 变大,同时看到 ▲ ,
实验表明 ▲ 。
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2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2分)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___、___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2分)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_____、___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2分)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
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___ .
(4)(2分)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上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 _____ __。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 |
材料 |
长度 |
粗细 |
松紧 |
甲 |
钢丝 |
10cm |
0.2mm2 |
紧 |
乙 |
钢丝 |
10cm |
0.1mm2 |
紧 |
丙 |
钢丝 |
5cm |
0.1mm2 |
紧 |
丁 |
钢丝 |
5cm |
0.1mm2 |
松 |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 ______ 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__________ 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_
和 ______ 钢丝。
(3)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