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可以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却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1)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 ,当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小明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贴紧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 。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这说明了 。
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 ,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 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________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平均值 |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
单层 |
79 |
78 |
82 |
80 |
73 |
84 |
84 |
82 |
81 |
80 |
80 |
双层 |
20 |
23 |
24 |
24 |
24 |
25 |
22 |
22 |
21 |
25 |
23 |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 ____ (选填“大”或“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 ___是正确的。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如图1,这个实验说明 _.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如图2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真空不能 _。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3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 _. 我们通过声音的 _这个特征,来区分门铃发声和音叉发声。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 ___是正确的。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____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的乒乓球会_________,说明左边的音叉在__________。解释其原因是: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它的声音在_________中向外传播时,引起左边音叉的共振,使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看到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乒乓球弹跳起来是由于甲音叉发声时,发声体在 。如图所示,拨打挂在玻璃罩内的手机时,用抽气机抽掉罩里的空气,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我们能看见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 介质,而光的传播 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