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 填空题
初中物理

丹麦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了电与磁之间存在本质联系,生产生活中的  (选填“电磁起重机”“台灯”或“电热毯” ) 主要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

来源: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9年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看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磁浮列车“悬浮”是利用了电流的  效应;丹麦物理学家  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人。

来源:2019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也具有热效应,20年后的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  的关系,家用电风扇工作时,电动机同时也要发热,一台标明“ 220 V 44 W ”的电风扇正常工作10分钟,电流产生的热量为   J (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2 Ω )

来源: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我市某校学生在实验室验证奥斯特实验,当水平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 S 极将偏向  (选填“纸内”或“纸外” ) ;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使通电导线沿  (选填“东西”或“南北” ) 方向放置。

来源: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来研究电磁现象,当他闭合开关 S 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  ,这一现象最早是由  (选填“法拉第”、“奥斯特”或“安培” ) 发现的;接着小文又找来了一个小铁钉,把导线的一部分绕在上面,制成了一个电磁铁在电路乙中。当再次闭合开关 S 后,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如图乙所示,据此他判断出  端是电源的正极(选填“ a ”或“ b )

来源: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他发现了  ,英国物理学家  经过10年的探索,于1831年发现了  现象,继而人们发明了各种发电机,开辟了人类大规模使用电能的时代。

来源: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温控装置,变阻器 R 的最大电阻为 200 Ω R t 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当电磁继电器(电阻不计)的电流超过 18 mA 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加热器的功率是 1000 W ,所用电源为家用交流电。

t / ° C

30.0

40.0

50.0

60.0

70.0

R t / Ω

219.5

164.5

128.1

101.8

82.9

(1)电磁继电器是利用  (选填“电生磁”或“磁生电” ) 来工作的。 R t 的阻值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  

(2)闭合开关 S 后发现电路有断路的地方。该同学将一个电压表接到 ab 两点时指针不偏转,接到 ac 两点时指针偏转,断路处在  之间(选填“ ab “或“ bc )

(3)为使该装置能对 30 ° C ~ 70 ° C 之间任意温度进行控制,电源 E   节干电池。若在 50 ° C 时衔铁被吸合,应将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调到   Ω .将调节好的装置 ( 50 ° C 衔铁被吸合)放在容积为 100 m 3 的密闭保温容器中,已知空气的比热容为 1000 J / ( kg · ° C ) ,密度为 1 . 3 kg / m 3 ,则容器中的空气从 30 ° C 加热到空气达到的最高温度至少需要   s

来源: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磁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同名磁极相  ;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是因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如图所示,把通电导线放在两个磁极中间,磁极对导线的力垂直指向纸里,如果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则磁极对导线的力垂直指向  (填“纸里”或“纸外” )

来源: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20年4月的一天,奥斯特讲课时突发奇想,在沿  方向的导线下方放置一枚小磁针,保证导线和小磁针能  放置进行实验,接通电源后发现小磁针明显偏转。随后奥斯特花了三个月时间,做了60多个实验证明电流的确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现象称为  。奥斯特的发现,拉开了研究电磁间本质联系的序幕。

来源: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给直导线通电,直导线周围产生了  ,蹄形磁体对通电直导线有  的作用,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机。

来源: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图为研究电磁现象的三个重要实验,其结论和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各举一例。

甲:       ;乙:       ;丙:        

来源: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丹麦物理学家  (选填“法拉第”、“奥斯特”或“欧姆” 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人。

来源:2017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  ,如图所示,可判断电源的  端是正极。

来源:2016年广西北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了同时验证老师课堂上讲过的“电磁感应现象”、“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以及“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几个实验,于是动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闭合线路,当他将图中导体AB金属杆的一部分在磁场中水平向左运动时,电路中会相应的发生哪些物理现象:(写出2个现象):    

来源:2017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明将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和一段导体AB连接起来组成电路,

在导体AB的旁边放置了一枚小磁针闭合开关前,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磁

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这是因为  周围存在着磁场,闭合开关后,小磁

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