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
C.测量误差偏大,表示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
D.测量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尽量减小 |
进行科学探究前,选择仪器的标准是( )
A.选择分度值最小的仪器 | B.选择量程最大的仪器 |
C.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 D.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测量工具 |
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避免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
B.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
C.避免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避免误差 |
B.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
C.即使测量的方法正确,也存在着误差 |
D.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35cm | B.12.34cm | C.12.50cm | D.12.36cm |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
A.刻度尺放得不正 |
B.刻度尺的刻线没有贴近被测的长度 |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
D.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 |
在探究了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后,同学们提出放入回形针的数量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在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 |
B.在材料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 |
C.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温度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 |
D.只要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无所谓,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 |
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2m |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 |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7°C | D.家用电冰箱的额定电压约为40V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 |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
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回形针”的活动中,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装满水的杯子里为什么还能放回形针? |
B.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 |
C.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回形针吗? |
D.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回形针的数量与杯子的形状、大小及材料有什么关系? |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35cm | B.12.34cm | C.12.50cm | D.12.36cm |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 “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