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 解答题
初中化学

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一一碳酸氢铵( NH4HCO3)。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肥所持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1)【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3)【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   (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

(4)【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加热,如图一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

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

分解产物中有  ,没有  

②按如图二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到反应完全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解产物中有  

(5)【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来源: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为了弄清原因,他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验证,请你帮他补充完整以下内容。

问题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因一: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取少量未通入CO 2的澄清石灰水

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

  试剂。

溶液   

猜想的结论正确

原因二:产生的CO 2中带有HCl气体

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气体

通入   

试剂中。

  沉淀产生

来源: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粮食、蔬菜、肉类、豆制品等食物是我们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菠菜营养丰富,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盐等,但民间有“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说法。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此说法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②草酸钙(CaC2O4)不溶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2)已知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醋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Ac.写出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白色沉淀B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可见菠菜中的草酸盐能与钙盐反应生成草酸钙。

[反思与应用]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烫过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来源: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超市出现了一种含“污渍爆炸盐”的新产品(如图),能清除衣服上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它的特殊的名称让小明对它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1)小明在超市的  区域购买了此产品。

(2)阅读产品标签:“污渍爆炸盐”是一种衣物助洗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能在瞬间去除洗衣液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本产品不伤衣物,无磷是它的一大优点。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危害是  

(3)查阅资料:过碳酸钠(Na2CO4)是白色结晶颗粒,溶于水会产生碳酸盐和其它化合物。

(4)合理猜想其它化合物为:

i.NaOH;ii.H2O2;iii.NaOH和H2O2;小明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5)实验设计:探究“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 1:取少量“污渍爆炸盐”于烧杯中,加入足

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

步骤 2:取少量步骤1 形成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加

  ,振荡,静置。

白色沉淀

含有 Na2CO3

步骤 3:取少量步骤 2 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

试管中,再滴加少量MgCl2 溶液,振荡。

无明显现象

  

步骤 4: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步骤 1 形成的溶

液,再加入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含有 H2O2

(6)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份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表示为 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③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C﹣G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装置A、B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  ,②  

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D、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  成立。

(3)实验过程中D装置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5)实验过程中C、D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  中毒。

来源: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

步骤一

实验

步骤二

实验

序号

实验

步骤一

实验

步骤二

[探究与结论]

(1)实验Ⅰ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与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拓展延伸]现有资料卡片中的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Ⅲ的操作为  ;看到的现象是  

[交流反思]根据该资料卡片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总结出的规律是  

来源:2019年西藏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白酒燃烧的奥秘

在诊所里,小华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老中医告诉她:只有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好奇并喜欢探究的小华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mL酒精水溶液中含75mL酒精)

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①酒精( 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可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②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

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0mL、10mL)、蒸发皿、玻璃棒、火柴。

(1)实验时,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mL 60%的酒精溶液。

①最好选用   mL量筒,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  

②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方法是  

(2)在室温(20℃)时,小华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l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

酒精体积分数

50%

40%

30%

20%

观察到的现象

可燃

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室温(20℃),在小华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要想更精确测定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请你补充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方案  

(4)拓展应用

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能被点燃。其原因是  

②因酒精含量低而不能燃烧的酒精溶液,要分离出其中的酒精,可采用的方法是  

来源: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获知以下信息: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溶液中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2232O (先发生反应)

23223 (后发生反应)

同学们开展了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23

23

Ⅲ.  

Ⅳ.  

【实验探究】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将反应后所得溶液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并测出相关数据:

332易溶.

【获得结论】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并计算溶质的质量,将结

果填入下表:

溶质的化学式

溶质的质量/g

填表说明:①不写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如果溶质的成分只有一种,请填写在第一行;如果溶质的成分有两种,请分别在两行中各填写一种物质.

来源: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  

(2)现象①③中的红色固体是同种物质,请写出现象①的化学方程式  

(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  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现象③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32+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洗涤的目的是  

②向白色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含有

  

Ⅱ.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32+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沉淀是CuCl。

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222222溶液反应能生成CuCl,改进的方法是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  2溶液反应的影响。

来源:2017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  ;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  ,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填序号)

(2)家庭生活中食品制作(如面条、馒头等)经常用到食用碱,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小莉将家中食用碱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小莉提供的食用碱样品是否含有氯化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1.取一定量的食用碱样品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振荡

样品溶解

食用碱溶于水

 2. 

  

  

 3. 

  

  

来源: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回顾]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   (填化学式),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重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实验1:水的通电分解实验

如图1所示,打开活塞b,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  ,证明该气体为  

实验2:“易燃空气”与氧气混合后的点燃实验

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锌粒,如图2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D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少量氧气,其简易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较多量的“易燃空气”,且可以随时补充液体,你选择的仪器有  (填序号),药品是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易燃空气”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火,顺利完成上述实验.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制得的“易燃空气”和空气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取7支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易燃空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易燃空气”体积分数(%)

90

80

70

50

20

10

5

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5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弱的爆鸣声

强的爆鸣声

强的爆鸣声

弱的爆鸣声

不燃烧

不爆鸣

分析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②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来源: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①红磷的着火点为250℃;②饱和NaHCO3溶液可用于吸收HCl气体;③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④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装置A可作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因为  且反应条件均不需要加热;

(2)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  

(3)装置G中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湿的pH试纸显示pH约为5,干的pH试纸显示pH为7,同学们可得到的结论是  

(4)若装置H中溶液为饱和状态,反应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  

(5)反应完成后同学们对装置D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

小崔认为除CaCl2外,可能还含有  

[实验与结论]小滨取反应后装置D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于是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崔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  ,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小崔同学可采用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锌粒来代替酚酞试液.

来源: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设计与实验]

同学们分别取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于4支试管中,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同学们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

(2)实验二中,当小婧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  (填化学符号)。

(3)实验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四中,小辉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得出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即:碳酸钠能与  反应、能与酸反应、能与某些碱反应,能与某些  反应。

[反思与提高]

(1)小亮在完成实验三时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2)小明发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在组成上与碳酸钠有相似之处,于是对草木灰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检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草木灰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对农作物的生长所起的作用是  ,不能与  混合施用。

来源:2019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一的实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随着不断加热,试管①里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C+2CuO 高温 ¯ 2Cu+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同时试管②里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2)小明发现通入试管②里的气体有逸出液面的现象,怀疑试管①里还有其它气体生成,比如一氧化碳。老师首先赞扬小明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建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展开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猜想二: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出如图二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小明加大了反应物的用量。老师提示:先将两个开关都打开,再加热,反复挤压气球一会儿。老师这样提示的目的是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先按老师的提示操作,加热一会儿后,关闭开关2.待充分反应,关闭开关1,停止加热。

逸出液面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逸出液面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猜想二成立。

[交流与提高]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一氧化碳的产生至少源自两个反应:一是试管内反应物直接反应生成;二是生成物又发生反应而生成。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想进一步检验该反应的生成物,可选用的药品有  (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氢氧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锌粒   ⑤氯化钙溶液

[评价与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正是因为小明具有  精神,我们这次活动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

来源:2017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 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 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设计了如下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 2与过氧化钠(Na 2O 2)反应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 2、H 2O发生反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Na 2O 2+2H 2O═4NaOH+O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2)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   ,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 2CO 3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 2CO 3和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 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 2O 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   

来源:2016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