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初中化学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加学习并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某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憲与假设】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补上猜想二。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                 

猜想三:NaCl和HCl

猜想四:NaCl、NaOH和HCl

乙组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Cl2溶液,       (填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浇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K2CO3溶液、AgN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K2CO3溶液

滴加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得到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认为猜想      正确。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的活动过程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以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错误,错误的原因是                                    

来源:2021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的用途非常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并对反应后试管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实验1】往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    色。

【实验2】往另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同学们对实验2反应后的废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设计实验】同学们为验证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一:

实验操作与现象

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

小芳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小明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红色,小明认为猜想一正确。

【进行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进行总结】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拓展与应用】现有14.9克纯碱样品(含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89.5克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缓慢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CO2的质量为    克。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下同)

(3)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来源: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同学在做镁与盐反应的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加到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意外发现溶液中有白色不溶物生成。同学们对白色不溶物的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是Mg(OH) 2

猜想②是MgCO 3

猜想③是Mg(OH) 2和MgCO 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

1.MgCO 3、Mg(OH) 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3.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取适量干燥的白色不溶物,充分加热,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

【实验现象】装置A中        ,装置B中       

【实验结论】猜想③正确。请写出Mg(OH) 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探究】直接向白色不溶物中滴加足量                ,也能检验MgCO 3的存在。

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测定白色不溶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继续进行了下列探究。

称取干燥的白色不溶物36.8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如图2所示装置C和D吸收。

【实验数据】实验后装置C增重3.6g,装置D增重13.2g。

【实验结论】若上述白色不溶物的组成用xMg(OH) 2•yMgCO 3表示,则x:y=       

【反思评价】实验后,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下列优化方案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只称量装置C、D增重的质量,不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

②去掉装置D,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

③去掉装置C,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

来源:2021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实验活动:

活动一:红砖粉末能做催化剂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小明

A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

B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a克的红砖粉末。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产生的气体是    

(2)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小红

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

(1)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红砖粉末的      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反思】小明和小红通过上述实验,一致认为红砖粉末可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但小强认为小明和小红说法不严谨,理由是                         

活动二: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

【假设与猜想】

猜想Ⅰ:CaCO3

猜想Ⅱ:Mg(OH)2

猜想Ⅲ:                      (填化学式)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小雪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猜想Ⅰ成立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Ⅲ成立

验证猜想Ⅲ成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活动三:验证NaOH变质有方法?

【方法归纳】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认为验证氢氧化钠变质可以从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入手,例如:加足量稀盐酸等出现气泡,加氯化钙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等来判别;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强等变化来判别。

【学科渗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               

据此,小明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再次实验】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      (填“Ⅰ”“Ⅱ”)表示等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曲线。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鉴别其真假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乱真。

(2)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ρ≈0.09g/L。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探究方案,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铜溶液。

       

【实验结论】该面具是假黄金。

【深入探究】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上述方案二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5.0g黄金面具样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硫酸。

Ⅲ、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200

400

515

x

525

(1)上表中的数据x=       

(2)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V=       mL。

【数据处理】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 1      

【反思评价】

(1)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进行分析,认为求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她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系列操作:    →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也可求出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 2

(2)鉴别黄金真假除以上化学方法外,还有许多物理方法:测密度、比较硬度等。

【表达交流】ω 1和ω 2有微小差异,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提出了质疑,认为自己的更准确。请说出小红质疑的理由:              

来源: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有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其成分产生浓厚兴趣,进行了如图实验探究:

【实验活动】

【初步结论】实验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则该样品中没有       (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样品中究竟有哪些物质呢?同学们利用该固液混合物继续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得出固体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你认为此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其中氢氧化钙产生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深入交流】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溶液仍为红色时,固体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但固体却减少了。针对此现象,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的           继续与稀盐酸在溶液中反应,而未与碳酸钙反应。

【分析评价】同学们根据整个过程的实验现象,又绘制了溶液中某离子数目的变化趋势图。请你结合图像分析:

Ⅰ、该离子应该是    (填序号);

A.

①Ca 2+

B.

②OH

C.

③Cl

Ⅱ、在b→c的过程中,该离子数目减少的微观反应实质是:            (用文字说明)。

老师对同学们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可以尝试用更多的方法进行探究。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2g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见图。课外兴趣小组为研究实验中铜粉的氧化情况,又进行以下实验:

①兴趣小组将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硬质玻璃管中的残留固体全部取出,称量后,置于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将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相关数据见下表:


甲组

乙组

丙组

反应前固体质量

2.016g

2.016g

2.024g

反应后固体质量

1.936g

1.936g

1.904g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乙两组实验数据相同,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3)兴趣小组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甲、乙两组实验数据更接近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丙组差异较大。你认为丙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是   

来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兴趣小组对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如何选择药品和设计装置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其它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

室温时,CaCO3不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选择药品

分别取等质量颗粒状和粉末状的贝壳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在图1的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

(1)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据图2分析,选择粉末状样品的依据是  

(3)据图3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  

实验二:设计装置

小组设计了图4装置进行测定。

(4)打开活塞,稀硫酸进入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结束后进行读数。读数前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液面相平的原因是  

实验三:优化装置

在老师指导下,小组优化并设计了图5装置进行测定。

(5)试剂a是  

(6)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7)加入足量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再加入氯化铵溶液,发现又产生气泡。推测加入氯化铵溶液的作用是  

【数据处理】

(8)实验三中,样品质量为mg,加入稀硫酸体积为V1mL,加入氯化铵溶液体积为V2mL,右侧针筒最后读数为V3mL,则反应生成CO2体积为  mL.该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dg/mL,则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反思与评价】(9)与实验二相比,实验三的优点是  (写一条)。

来源: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纯碱中含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方法一:差量法。称取W克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有试剂X的乙装置,并利用测量乙装置增加的质量,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方法中试剂X可选用  

(2)方法二:沉淀法。称取15克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60克样品溶液,取三个烧杯分三次进行实验,每次加入30克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的沉淀质量记录如表。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Na2CO3+CaCl2═CaCO3↓+2NaCl)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样品溶液(克)

10

20

30

氯化钙溶液(克)

30

30

30

沉淀质量(克)

2

4

5

(3)请写出提高方法一测量精确度的操作建议(写出2条)  

来源: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目前,践行“新时尚”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

(1)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等。

①空饮料瓶、废旧报纸应放置于贴有标志  (填字母序号,下同)的垃圾箱中。

②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有害金属,如果将其随意丢弃,这些金属渗出会造成土壤及  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应将其放入废旧电池专用收集箱。

③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餐厨垃圾沥干水分后放入家用垃圾袋

B.部分餐厨垃圾可作为沼气池中发酵的原料

C.外出就餐提倡“光盘行动”

(2)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①部分废旧塑料具有  (选填“热塑”或“热固”)性,可反复加工再利用。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工厂收集到一份金属废料,可能含有Al、Zn、Fe、Ag四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其组成,便于回收利用,现取样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

Ⅰ.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及少量固体剩余物,且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相等。该金属废料中一定含有  (填元素符号)。

Ⅱ.将Ⅰ中少量固体剩余物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选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 H2生成。

③建筑工地废弃的大理石边角料(主要成分为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可用于制备轻质碳酸钙(常用作牙膏中的摩擦剂)。已知:CaCO3 高温 ¯ CaO+CO2

Ⅰ.操作a的具体步骤包括  、洗涤、干燥。

Ⅱ.计算10g大理石边角料理论上最多得到轻质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塑料购物袋的年消耗量很大,废弃塑料的处理亟待解决。回答下列问题。

(1)购物袋等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的一种环境污染是  

(2)小林尝试用焚烧法对某类塑料购物袋(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进行处理,并将燃烧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

【查阅资料】Ⅰ.聚氯乙烯的化学式为(C2H3Cl)n

Ⅱ.氯化氢气体会污染环境

Ⅲ.Na2CO3+CaCl2═CaCO3↓+2NaCl

①聚氯乙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2H3Cl)n+5nO2 点燃 ¯ 4nCO2+2nHCl+2nX,则X的化学式为  

②将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全部通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得到吸收液,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③小林对吸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吸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实验1]取吸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变红色,说明溶液呈  性。

[猜想]猜想1:NaCl、NaOH、Na2CO3

猜想2:  

猜想3:NaCl、Na2CO3、NaHCO3

猜想4:NaCl、NaHCO3

[进行实验2]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小林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猜想1正确。

[交流反思]实验结束后,小林对吸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方案是  ,然后倒入废液缸。

咨询老师后,小林获悉废弃塑料的资源化回收是减少环境危害的最好方法。

(3)聚氯乙烯的生产需要用到氯气。工业上获取氯气的方法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某工厂需生产14.2t氯气(Cl2),至少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兴趣小组对“可乐除铁锈”实验展开探究。同学们将几枚生锈的铁钉放入某品牌的可乐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容器底部沉有固体物质。取出铁钉后用水清洗,铁钉恢复光亮。

Ⅰ.容器底部固体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1】取出容器底部剩余的固体物质,用水清洗后干燥,分成甲、乙两份备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用磁铁靠近固体物质甲

固体物质  (填“能”或“不能”)被吸引

固体物质中不含铁单质

②将固体物质甲放入20%的盐酸中

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固体物质主要是氧化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Ⅱ.溶液中逸出气体成分探究。

【猜想假设】气体中除了可乐本身含有的CO2外,可能还有H2

【查阅资料】①H2可以还原CuO,生成Cu和H2O。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实验探究2】将逸出气体依次通过如图的组合装置。

(1)NaOH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现象,证明逸出气体中含有氢气。

Ⅲ.深入探究

【提出问题】铁钉表面已变光亮,而容器底部有大量铁锈剩余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①可乐太少,酸性物质量不足。②可乐酸性弱,与铁锈反应太慢。

【实验探究3】取可乐与锈铁钉反应后的剩余液,测得溶液仍然呈酸性,猜想①不成立。

【查阅资料】3%的稀盐酸pH约为1,某品牌可乐的pH值为3.39.质量分数为3%的稀盐酸比该品牌可乐的酸性  (选填“弱”或“强”)。

【实验探究4】取另一份固体物质乙放入3%的稀盐酸中,振荡,观察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的不同反应现象可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  有关。猜想②成立。

【合理推测】可乐能快速去除铁钉表面铁锈的真正原因是:铁锈结构疏松多孔,  

Ⅳ.废液处理

将【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中废液混合,得到澄清溶液100.0g,通过氯离子检测仪测得氯离子质量分数为7.1%.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好在废液中加入  g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后再将废液排放。

来源: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同学发现自家的水壶用久以后底部会附着一层白色固体,查阅资料后得知,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于是他邀请同学小雪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探究一:自家的井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取少量井水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振荡,出现大量浮渣,由此得出结论:自家的井水属于  

探究二: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猜想Ⅰ:CaCO3

猜想Ⅱ:  (填化学式)。

猜想Ⅲ:CaCO3和Mg(OH)2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固体溶解,有  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小雪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Ⅰ成立

  

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迁移]取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65.8g于烧杯中,向其中缓慢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其中滤液的质量为360g。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克。

(2)原混合溶液中,MgCl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下同)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至0.1%)

来源:202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1)A装置的作用是 ,点燃C中产生的肥皂泡,有的发出轻微的爆鸣声,有的可以被点燃,请你推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2)有同学认为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即说明反应生成了气体,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反应一段时间后,学习小组对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查阅了相关资料:铁粉(黑色),Fe2O3(红棕色)、FeO(黑色)、Fe3O4(黑色)。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验证了FeO不存在,然后对黑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铁粉

猜想二:只有Fe3O4

猜想三:铁粉和Fe3O4的混合物

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请回答以下问题:

(3)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  不成立;

(4)通过实验测得,34.4g黑色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了0.2g H2,说明猜想  成立;

(5)另取34.4g黑色固体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变为28.0g,请计算在黑色固体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6)根据以上探究,请写出Fe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老师让甲同学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清水变牛奶,牛奶变雪碧"。A、B、C三种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

【实验活动】

[交流讨论]同学们根据新奇的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乙同学:"清水变牛奶"就是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丙同学:"牛奶变雪碧"就是白色浑浊消失,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大家都点头认同。

[提出问题]甲同学:A、B、C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能出现上述现象呢?

[解释结论]丁同学:根据步骤2的现象可确定C为   (填名称)。

戊同学:产生步骤1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还无法确定A、B各是什么。

[实验证明]己同学:另取A于试管中,把C滴加到A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2所示,因此他断定A是   (填化学式)溶液、同时也确定了B。

[深入交流]甲同学:步骤1加入B时,溶液中CO 3 2 的数目变化趋势曲线应该是  (如图3,填a或b)。

[总结归纳]上述实验活动涉及的这类化学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除此之外还可能生成   ,且反应前后没有   (答一点)。

小组活动结束,老师为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点赞。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