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初中化学

氢化钙(CaH2)是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为进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  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

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

(1)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来源: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对石灰石灼烧后得到的固体进行相关探究。

成分分析

(1)检验灼烧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①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判断:石灰石灼烧后固体中含有CaO,判断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取灼烧后固体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澄清的液体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  

反应后生成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检验灼烧后固体中是否含有CaCO3

向盛有灼烧后固体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  

数据分析

用反应前后质量差计算灼烧后固体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化学小组设计以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中反应前后质量差分别用m1与m2表示。(两方案中实验操作误差忽略不计,取用的灼烧后固体成分均匀、质量相等,固体中除CaO、CaCO3其余成分均不发生反应,所用稀盐酸经估算确保足量)

实验方案

数据测量

数据处理

反应前

反应后

反应前后质量差

方案一:取灼烧后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不再产生气泡

灼烧后固体的质量、所用稀盐酸质量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

m1

方案二:取灼烧后固体继续灼烧,至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m2

结合信息,比较m1与m2的关系。请写出两种不同猜想并分别说明理由。

猜想1及理由:  

猜想2及理由:  

经分析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计算……

拓展研究

如图的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是玻璃仪器,火焰温度通常可达300~500℃,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采用此方法灭火的原理是  

(2)酒精喷灯一般是铜质仪器,火焰温度通常可达800﹣1000℃.使用酒精喷灯时应先向引火碗内注入 2 3 容量的酒精,用火柴将引火碗内酒精点燃,点燃引火碗内酒精的目的是    

来源: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aNa2CO3•bH2O2)。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氧碳酸钠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Ⅰ.“鱼浮灵”的制备。

实验室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H2O2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反应温度不能超过20℃的原因是  

(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加入异丙醇的目的  

Ⅱ.“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检测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成分。

(3)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取样,加入MnO2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木条复燃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溶液中含有Na2CO3

【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氧碳酸钠的组成。

实验③:称取一定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BaCO3)固体3.94g。

实验④:另称取相同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消耗KMnO4的质量为1.896g,该反应的原理是: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4)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aNa2CO3•bH2O2)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Ⅲ.“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CO32、OH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编号

试剂

H2O

4%H2O2溶液

Na2CO3固体

4%H2O2溶液

NaOH溶液

4%H2O2溶液

NaOH溶液

4%H2O2溶液

pH

6.96

6.01

8.14

8.15

9.26

溶解氧

(mg•L1

5.68

6.44

9.11

9.12

10.97

(5)由实验②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6)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  

来源: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其制备、检验、贮存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 2O 通电 ¯ 2NaOH+Cl 2↑+X↑.X的化学式为    

(2)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存在NaCl、Na 2CO 3杂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法

注: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稀HNO 3

①乙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Na 2CO 3.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试剂X为          溶液;可证明NaCl存在的现象是                  

(3)某兴趣小组试图通过测定生成的CO 2质量,确定因久置而变质的NaOH固体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 1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逐滴加入稀硫酸,待气泡不再产生时,关闭旋塞,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 2

①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 2固体的原因是                        

②小明同学认为(m 1﹣m 2)即为生成的CO 2质量,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                                       

(4)某工厂化验室用20%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H 2SO 4,共消耗NaOH溶液2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 2SO 4的质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来源: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

(1)实验室依次编号为1、2、3、4的药品柜中,分别存放常见的酸、碱、盐和酸碱指示剂。小刚欲使用熟石灰,他需从  号柜中取出。

(2)小刚发现盛放Na2CO3与NaCl两种溶液的试剂瓶标签脱落,为鉴别两种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为Na2CO3,则观察到溶液变为  色。

(3)小文从柜中取出标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判断该NaOH溶液中有Na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  

小文同学对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实现药品再利用。

I.测定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操作]取40.0g 10%的NaOH溶液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数据处理]

①所取用盐酸(溶质质量分数7.3%)的质量理论上不少于 g。

②如图中,反应前后天平示数相差1.1g,计算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Ⅱ.变质的NaOH溶液再利用

小文将剩余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经计算所需的熟石灰粉末,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到NaOH溶液和滤渣。充分搅拌的主要目的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渣倒入指定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溶液中除一定存在的溶质外,可能存在的溶质是  

同学们再次实验,确认成分后,对废液回收利用,绿色排放。

来源: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白色固体由BaSO4、BaCO3、Na2CO3、Ba(OH)2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已知:BaSO4不溶于稀盐酸)

序号

操作

  

现象

有气泡产生,固体有剩余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最终显

  

结论或解释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Na2CO3: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BaCO3

来源: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对NaOH与CO2能否反应进行验证,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活动一

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甲装置并进行实验,请你把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猜测

如图甲,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①CO2溶于NaOH溶液中

②CO2与NaOH反应

活动二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猜测②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三位同学分别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2)同学们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冒出,B、C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A试管中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以上三个实验均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请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三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请你分析烧杯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小组同学对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静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CO32、无Ca2+

②取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硫酸铜溶液 (指示剂除外)

 蓝色沉淀生成 

有OH

[反思评价]

(1)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2)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填名称)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可以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来源: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获悉某处矿井中瓦斯报警器发出警报后,学校兴趣小组请求该矿井安全监测人员提供了少量气体样品,进行成分探究。兴趣小组经资料查询,通常瓦斯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等气体。为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有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组组长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

(已知:CH4+4CuO ¯ 4Cu+CO2+2H2O)

(1)同学甲认为,氧化钙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对实验造成干扰,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2)同学乙认为,若装置C中CuO变红,则除了甲烷与CuO可能发生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丙认为,欲通过D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  (填序号)间再增加一个D装置(编号为F),才能证明含有CH4

(4)同学丁认为,B装置可有可无。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5)同学戊认为,该装置存在着  重大安全隐患,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综合上述讨论,兴趣小组将经过安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写结论:

装置

实验现象/数据

实验结论

A

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  

B

无明显现象

C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D

装置D增重3.6g

E

装置E增重4.4g

来源: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分子个数之比。现有20mL O2、CO、CO2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态,体积减少了2mL,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又减少10mL,最后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混合气体中O2、CO、CO2的体积比可能是(  )

A.1:6:3B.3:5:2C.3:1:6D.5:2:3

来源: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兴趣小组研究发现铜锈[Cu 2(OH) 2CO 3]在加热后,除有CO 2和水蒸气产生外,在试管的底部还有黑色的粉末生成,他们通过实验研究了黑色粉末的成分和所产生的气体。请填空。

(1)提出问题:黑色粉末是什么?

(2)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

a.炭粉      b.氧化铜      c.              

(3)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粉末,其中炭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写出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与结论:

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                     ;若现象是              ,则猜想b正确;假如现象为                ,则猜想c正确。

来源:2017年甘肃省甘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杰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   时,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3)问题讨论:小红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小杰得到的结果偏小,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一条即可)

来源: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获知以下信息: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溶液中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2NaOH+CO 2=Na 2CO 3+H 2O (先发生反应)

Na 2CO 3+CO 2+H 2O=2NaHCO 3(后发生反应)

同学们开展了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假设】Ⅰ.NaOH 和Na 2CO 3

Ⅱ.只有 Na 2CO 3

Ⅲ.   

Ⅳ.   

【实验探究】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将反应后所得溶液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并测出相关数据:

小资料:碳酸盐一般不易溶于水,如 CaCO 3难溶; 碳酸氢盐绝大多数易溶于水,如 Ca(HCO 32易溶.

【获得结论】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并计算溶质的质量,将结

果填入下表:

溶质的化学式

溶质的质量/g





②如果溶质的成分只有一种,请填写在第一行;如果溶质的成分有两种,请分别在两行中各填写一种物质.

来源: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nH 2O,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   有关。

(3)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   

(4)铁生锈的次要过程:Fe FeCO 3•nH 2O FeCO 3

写出Fe转化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 x(SO 4y(OH) 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 2O 3和FeCO 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图:

(1)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2)"酸溶"时H 2SO 4与Fe、FeCO 3反应,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和Fe+Fe 2(SO 43=3FeSO 4

(3)"转化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如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

①NaFe x(SO 4y(OH) z在T 1℃分解会生成H 2O(气态),提高温度至T 2℃继续分解产生SO 3气体,并得到Fe 2O 3和Na 2SO 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 3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2)分别控制温度在T 1℃、T 2℃对A中固体加热。

①控制温度在T 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②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 2℃,加热至反应完全。

③T 1℃、T 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 2,目的是   

(3)反应完全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 x(SO 4y(OH) z中,x:y:z=   

反思:若该实验过程中缺少C装置,则x:z的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2018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拓展课堂的主题是:探秘氯化钠样品。

主题Ⅰ: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

已知所提供的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甲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甲同学得出结论: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

[实验分析]

(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说明原因  

主题Ⅱ:测定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确定了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后,甲同学对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称取20.0g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2.33g。请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来源: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是某品牌化肥标签,为了验证该化肥的含氮量,分析和实验如下:

(1)通过列式计算判断此标签是否有错误。(计算结果保留至0.1%)

(2)根据国家标准碳铵化肥中碳酸氢铵含量不得低于95%.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该化肥是否合格,利用图2装置进行了三次试验(假设杂质不发生反应),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平均值

样品的质量/g

16.0

16.0

16.0

16.0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g

3.41

3.39

3.40

3.40

①小华同学认为反应后浓硫酸增加的质量是氨气的质量,反应为2NH3+H2SO4═(NH42SO4.根据小华的分析,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②小青同学认为小华的计算结果不能说明该化肥是否合格,理由是  。根据小青的分析,列式计算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化肥是否合格。(计算结果保留至0.1%)

来源: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