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 填空题
初中化学

某活动小组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为:

⑴ 废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得到的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原因是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时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铜
b.铜与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c.加热时铜不能与氧气反应
⑵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⑷ 盛放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在上述图示条件下,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写出用盐酸清洗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2)铝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比铜和铁晚,这是因为       
(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过一会儿,他又发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                
(4)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乙同学一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探究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参观某盐场,带回来一些盐田中盐堆旁的水样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盐田                           盐堆旁的水样
(1)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是          。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下图序号)            ,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a.      b.    c.    d.  e.    f.   g.    h.     i.
(2)小明想从操作(1)后的澄清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填上图序号)            
(3)小明未作实验就判断自己带回来的水样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从超市购买了一些食品,发现生产厂家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⑴有的采用真空包装,有的则采用充气包装,其中的气体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回答一条即可)。
⑵放置一包硅胶,在生产硅胶时用到硅酸钠(Na2SiO3),其中Si元素化合价为     
⑶放置一包生石灰,其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⑷放置一包还原铁粉(为灰色或黑色粉末),又称“双吸剂”,它吸收的两种物质是        ,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 “双吸剂”是否仍然有效的方法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
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   
[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对实验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高温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图如下)。

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红色粉末不变色,石灰水不变浑浊
假设1成立
红色粉末全部变为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假设2成立
 
假设3成立

[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认假设3成立。
[反思与评价]
(1)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3)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知识拓展]
(4)请你用另一种新的方法探究这包红色粉未的成分,探究方法    
(5)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硝酸铜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锌溶液  D.硝酸银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南同学学完了溶质质量分数后与小组同学到实验室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先用托盘天平称取纯净的氢氧化钠于洁净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自来水倒入烧杯中,搅拌后发现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对此现象小组同学都感到疑惑,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浑浊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自来水是硬水,常常含有Ca(HCO3)2和Mg(HCO3)2
②Ca(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Ca(HCO3)2+2NaOH = CaCO3↓+2H2O+ Na2CO3
Mg(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Mg (HCO3)2+2NaOH = Mg(OH)2↓+2H2O+ Na2CO3
③Mg(OH)2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可形成稀溶液。
【作出猜想】猜想一:白色浑浊物是CaCO3
猜想二:白色浑浊物是Mg(OH)2
猜想三:白色浑浊物是                   。
【实验探究】①取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自来水水搅拌,杯壁发烫,原因是          。静置冷却、过滤。
②取①滤渣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说明猜想        错误。
③另取①滤渣加热的蒸馏水,在上层清夜中再加酚酞试液,液体变红,所以猜想      正确。
【拓展延伸】南南认为实验探究①过滤后的滤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吗?       (填对或不对),你的证明方法是 (写出操作方法、现象、结论)                 
【实验反思】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应该使用        水。
②判断自来水是硬水的方法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

(1)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细玻璃管中
的红墨水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2)请写出图中石灰水所涉及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做“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题时,对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将集气瓶盛满水,塞上带长短两根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如图,打开A、B两端的止水夹,在A端向瓶内吹气,待水全部排出后,关闭A、B两端的止水夹,即收集到一瓶呼出 的气体。

(1)能否从B端向瓶内吹气?        ,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种不需要打开橡皮塞便能向瓶内加入澄清石灰水的简便方法(可选择你所需要的用品)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氧气的含量: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⑵活塞在整个实验中的运动状况是先向        ,原因是           ;然后向     ,最后停在刻度_  ___处。
⑶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 ___,该实验能体现出该气体所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经数小时后发现                     ,U形管的液面A处          ,B处          。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小白鼠瓶中,发现                     。该实验说明动物吸入          ,呼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ml.气体成分测定和分析表明:吸入气、呼出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百分比大致如下表所示: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它
吸入气体%
78
21
0.03
0.01
0.96
呼出气体%
78
16.4
4.63
0.03
0.94

(1).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
中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变的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
 

(2).试列举生活中事实证明下列结论.

生活中事例
结   论
 
空气中含有氧气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所示,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液体、气体和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1)若A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B为空气,将金属固体C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A是_______(填物质类别),金属固体C是_______(填物质类别),发生反应的化学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若B为空气,将黑色的氧化物固体C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A是_______(填化学式),黑色固体C是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_______;
(3)若A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C倒入试管中,因发生化学变化使气球很快被吸入试管中,则气体B是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C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开展“废物利用、减少污染”的活动中,取某工厂合金废料(含铝、锌、铜)进行如下实验:
(提示: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其他金属不能)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固体A的成分是      ;操作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黑色固体C加适量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4)图中由含铝的钠盐制备氯化铝有两种途径,你认为合理的途径是    (填:“Ⅰ”或“Ⅱ”),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气体X的化学式为        
(2)操作Y的名称是         ,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           (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用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或者氧化钠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乐乐同学为了研究Na2O2与CO2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图实验:两个中间用干燥管连接的针筒,干燥管中盛有淡黄色固体Na2O2,并用玻璃纤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固定。其中一个针筒中充有100mL干燥的CO2,将CO2气体通过Na2O2粉末缓缓推入另一针筒中,反复数次后,干燥管的温度明显升高,冷却至反应开始时的温度和压强后,针筒中剩余的气体维持在50mL,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气体为纯净物(X),并且能使余烬木条复燃;认真观察发现干燥管中Na2O2表面有一部分固体变为白色物质(Y)。
友情小帖:在同温同压下任何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例如:同温同压下1L氢气所含有的氢气分子数与1L氧气所含的氧气分子数相同。

(1)请你帮乐乐同学分析:X气体是           (写化学式);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Na2O+ b CO2="==" c X + d Y (其中abcd为系数),则b c=   :  
(2)乐乐同学猜测白色物质Y可能是Na2CO3,请你帮乐乐同学用实验验证他的猜想。(要求:写出实验方案)
(3)欢欢同学在参与该实验设计时,想用棉花代替玻璃纤维固定Na2O2固体,你是否支持他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4)物质性质决定用途,请你根据Na2O2与CO2的反应的性质推测它的一项重要用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