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初中化学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B

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C

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

D

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将铜丝浸入AgNO 3溶液中,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再将另一根铜丝浸入FeSO 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16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盐酸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3,他判断这是一种酸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方法正确,测量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

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C.

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错误

D.

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来源:2016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分离、提纯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   将固体充分加热

B.

硫酸锌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加入过量铁粉

C.

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   通过足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来源: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碱溶液,pH>7

B

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酸性溶液,pH<7

C

通入澄清石灰水

出现白色浑浊

该气体可能是CO 2

D

滴加氯化钡试剂

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 3 2 或SO 4 2 等离子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除去CaCl 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 3固体,过滤

B.

除去NaNO 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 2SO 4:加入适量的BaCl 2固体,过滤

C.

从H 2O 2溶液制取O 2后的残留物中回收催化剂MnO 2:过滤残余物,烘干所得固体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CuO固体: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

来源: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检验某气体为CO 2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

证明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方案一

用磁铁吸引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看外观

加紫色石蕊试液

方案二

加稀盐酸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硝酸银溶液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仪器b是分液漏斗,可通过旋转活塞分次滴加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c的名称是:a    ,c    

(2)实验室用KMnO 4制取O 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填字母序号),该发生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    (填数字序号)

①易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   ③不与水反应

④密度与空气接近   ⑤可与空气中某成分反应   ⑥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3)实验室要制取少量CO 2应选择的较简单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请将可能的原因填入下表(答出两条即可),并就 用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可能的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因一: 猜想的结论正确
原因二:

(4)化学反应可控制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的条件、药品用量、改进装置等途径来达到控制反应的目的。常温下块状电石(CaC 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C 2H 2)气体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      (填装置序号)。

(5)某可燃性气体可能是乙炔、甲烷、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已知13g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9g水,则该气体可能的组成为    

A.乙炔                          B.乙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C.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D.甲烷和乙炔的混合物。

来源: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B.

证明铁在氧气中能燃烧

C.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证明某化肥是铵态氮肥

来源: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2:两个氧原子

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AB.BC.CD.D

来源: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 2

H 2O蒸汽

通过浓H 2SO 4

B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BaCl 2溶液,过滤

C

Na 2CO 3粉末

NaHCO 3粉末

加热

D

KNO 3溶液

Ba(NO 32溶液

加入适量的Na 2SO 4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OH和NaCl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先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C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来源: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

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B.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C.

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

D.

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来源: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B.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C.

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观察颜色

D.

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

来源: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Cu(NO 32溶液,过滤

B.

除去CaCl 2溶液中少量的HCl:加过量Ca(OH) 2固体,过滤

C.

验证BaSO 4中含有BaCO 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

制备Cu(OH') 2:将CuSO 4溶液和适量Ba(OH) 2溶液混合,过滤

来源: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