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盐酸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3,他判断这是一种酸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方法正确,测量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
B. |
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
C. |
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错误 |
D. |
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
物质的分离、提纯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碳酸氢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 将固体充分加热 |
B. |
硫酸锌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加入过量铁粉 |
C. |
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 通过足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D. |
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
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溶液为碱溶液,pH>7 |
B |
滴加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溶液为酸性溶液,pH<7 |
C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出现白色浑浊 |
该气体可能是CO 2 |
D |
滴加氯化钡试剂 |
有白色沉淀 |
溶液中可能含有CO 3 2 ﹣或SO 4 2 ﹣等离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除去CaCl 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 3固体,过滤 |
B. |
除去NaNO 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 2SO 4:加入适量的BaCl 2固体,过滤 |
C. |
从H 2O 2溶液制取O 2后的残留物中回收催化剂MnO 2:过滤残余物,烘干所得固体 |
D. |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CuO固体: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 |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
检验某气体为CO 2 |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 |
证明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方案一 |
用磁铁吸引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看外观 |
加紫色石蕊试液 |
方案二 |
加稀盐酸 |
加澄清石灰水 |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加硝酸银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
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
B. |
证明铁在氧气中能燃烧 |
C. |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D. |
证明某化肥是铵态氮肥 |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
B物质的鉴别 |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
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
C物质的构成 |
D化学符号的意义 |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
2:两个氧原子 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
A.AB.BC.CD.D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O 2 |
H 2O蒸汽 |
通过浓H 2SO 4 |
B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入适量BaCl 2溶液,过滤 |
C |
Na 2CO 3粉末 |
NaHCO 3粉末 |
加热 |
D |
KNO 3溶液 |
Ba(NO 3) 2溶液 |
加入适量的Na 2SO 4溶液,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
问题 |
对问题的回答 |
A |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
B |
火焰为什么向上? |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
C |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
D |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NaOH和NaCl固体 |
分别加少量水 |
B |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
先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
C |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D |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A.AB.BC.CD.D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
B. |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
C. |
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观察颜色 |
D. |
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
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Cu(NO 3) 2溶液,过滤 |
B. |
除去CaCl 2溶液中少量的HCl:加过量Ca(OH) 2固体,过滤 |
C. |
验证BaSO 4中含有BaCO 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D. |
制备Cu(OH') 2:将CuSO 4溶液和适量Ba(OH) 2溶液混合,过滤 |
下列实验操作或目的不正确的是( )
|
操作 |
目的 |
A |
分别在放有少量铜、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
B |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一小片pH试纸上 |
测定溶液的pH |
C |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
D |
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加速溶质的溶解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验方法 |
A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
B |
鉴别NaOH溶液和稀H 2SO 4 |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C |
除去CO中混有的CO 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D |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Fe和Ag分别加入CuSO 4溶液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