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方案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分腈纶线和羊毛线 |
点燃,闻燃烧的气味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加入肥皂液 |
|
C |
区分固体硝酸铵和食盐 |
在烧杯中加水溶解,触摸杯壁 |
D |
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
A.AB.BC.CD.D
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 |
有红色物质生成 |
说明碳有还原性 |
B |
把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紫色变为红色 |
CO2具有酸性 |
C |
把浓硫酸滴到pH试纸上 |
试纸变黑 |
浓硫酸具有酸性 |
D |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
黑色固体是Fe2O3 |
A.AB.BC.CD.D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用稀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硝酸铵
D.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水不能从杯中溢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燃火点
C.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高温煅烧 |
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氧化钙 |
B |
滴加石蕊溶液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C |
向平行且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 |
探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
D |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
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A.AB.BC.CD.D
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不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火柴梗的a点最先炭化,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更高 |
B. |
乙实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负电 |
C. |
丙实验:冷却后析出晶体,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
D. |
丁实验:滚摆从上向下运动,速度增大,说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
利用下列器材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
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 |
B. |
用体温计测最沸水的温度 |
C. |
用交流电源进行电解水实验 |
D. |
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分子的直径 |
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实验的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
A.药品取用:将试管竖直,垂直放入锌粒
B.区别物质:用pH试纸可以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C.气体净化: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通入O2点燃
D.气体收集:CO2和O2密度比空气大,故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进行下列对比试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
A. |
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B. |
用铁钉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 |
C. |
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
D. |
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A. |
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 |
B. |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
C. |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D. |
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验方法 |
A |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 |
用湿润的pH试纸 |
B |
比较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
将铁放入硝酸锌溶液中 |
C |
鉴别CO和H 2 |
分别点燃后用澄清石灰水检 验产物,看是否出现浑浊现象 |
D |
鉴别碳酸钠与氢氧化钠 |
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CO(CO 2):点燃 |
B. |
CuO(Fe 2O 3):加适量的稀硫酸 |
C. |
FeCl 2(CuCl 2):加金属锌 |
D. |
NaCl(Na 2CO 3):加适量的稀盐酸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