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初中化学

以下是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100g水)
27.6
34.0
40.0
45.5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
C.20℃的KCl溶液的浓度一定小于 40℃的KCl饱和溶液的浓度
D.60℃时,将一定质量分数KCl溶液降温到40℃,一定有晶体析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溶解度和固体一样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c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
B.20℃时,将10g b溶解在100g水中得110g不饱和溶液
C.20℃时,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0g
D.50℃时a和b的两杯饱和溶液至20℃,析出a一定比b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物质的溶解度资料如下表。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的流程如图。根据溶解度资料与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Ⅰ.画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3)

Ⅱ.25℃时,A物质的溶解度约为     (24)    g;
溶液①——⑤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25) (填写编号)。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6)       
Ⅲ.溶液⑤继续降温至30℃,可析出A物质    (27)     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35℃时,甲的溶解度为        g/100g水。
②25℃时,将40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25℃,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③甲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甲。
Ⅰ.降温结晶       Ⅱ.蒸发结晶        Ⅲ.过滤
④25℃时,将2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水,析出2g晶体,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时,根据某固体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绘成如图斜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B.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a~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d<c<a=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         法提纯硝酸钾。
(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4)10℃时,将12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请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序号)。
(2)t1℃时,15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    g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1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会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A.溶质质量 B.温度 C.气压 D.溶剂的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用途也不同。请据表回答:

表一 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NaOH

Ca(OH) 2

CaCO 3

CaSO 3

溶解度(克)

109

0.165

0.0014

0.0043

表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克)

>10

1-10

0.01-1

<0.01

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1)实验中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       于水,吸收效果不好。

(2)实验中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但是根据上表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3)20℃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来源: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加溶质的方法
B.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D.将t2℃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等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比较相同状况下气体的密度大小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帮助判断金属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C.t2℃时,NaCl饱和溶液与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