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①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测定纯度 |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VmL气体 |
④ |
除去杂质 |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B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 |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
D |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
|||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
定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入稀H2SO4 |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
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试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 |
B |
C |
D |
滤纸上的指示剂 |
酚酞试液 |
酚酞试液 |
石蕊试液 |
石蕊试液 |
烧杯中的溶液 |
浓盐酸 |
浓氨水 |
浓氨水 |
浓盐酸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
B.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
D. |
等质量的镁和锌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鉴别O2和空气,观察两瓶气体的颜色 |
B.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
C.分离Na2CO3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将固体溶解后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D.证明MnO2能够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取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一进行加热,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并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
将某盐酸与某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当达到pH=7时,测得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20(设水都以分子形式存在)。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6.0% | B.14.0% | C.6.4% | D.16.0% |
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A.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
B.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
C.镁在氧气中燃烧 |
D.从冰箱里拿出汽水打开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 |
如图是成人进食时口腔中唾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10分钟酸性增强 |
B.前10分钟酸性减弱 |
C.前40分钟酸性增强 |
D.前40分钟酸性减弱 |
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如果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是
A.NaCl、H2O | B.NaClO、H2O | C.NaCl、NaClO、H2O | D.NaCl、NaClO |
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A.比较溶解性 | B.检验铵盐 | C.制二氧化碳 | D.证明酸碱能反应 |
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绘制出生成的CO2的质量与加入的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
B.A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
C.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与原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
D.C点的溶液的pH=7 |
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
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和NaCl |
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
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