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
丙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4.4 |
12.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4.4 |
a |
A.表中a的值为5.6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只含碳元素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X的值为l3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t1和t4﹣t5时段固体质量都不变,为什么?
(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x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2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变化示意图.
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
(1)南京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如下:
①煤、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均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天然气属可再生能源 B.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利用率更高
C.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D.气体燃料便于管道输送
③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H10)为燃料的灶具,若要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应采取的措施是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D.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2)乙醇(C2H5OH)是一种绿色燃料。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5.4 |
4.4 |
a |
A.表中a的值为2.8 B.X可能是这个反应中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
B.金属活动性:Y﹥X |
C.相对原子质量:X﹥Y |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 |
在反应X + 2Y =" R" + 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22:9,当1.6 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R,则在反应中Y与M的质量比为
A.12:9 | B.23:9 | C.32:9 | D.16:9 |
将铁合金置于氧气中燃烧,得到0.44g二氧化碳和29g四氧化三铁,则铁合金是
A.纯铁 | B.钢 | C.生铁 | D.无法计算 |
化学小组同学欲测定铜锌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1)甲方案:取10 g合金粉末,加入少量稀硫酸后,收集到0.1 g氢气,计算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5%。老师指出其测定结果不准确,原因是 。
(2)乙方案:取10 g合金粉末,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固体质量为9.9 g。计算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水的硬度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重庆一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现有的化学知识,用下图所示装置帮助化学实验室制取少量软水。
取实验室只含Ca(HCO3)2的硬水500.00ml(密度为a g/mL)进行实验(实验温度不超过100℃),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HCO3)2CaCO3↓+H2O+CO2↑
实验前测得C的质量为100.00g,反应完全后测得C的质量为100.44g。
(1)浓硫酸的作用是 。
(2)生成CO2 质量为 g。
(3)实验结束后烧瓶内有多少水垢(沉淀)生成(写出计算过程)?
(4)理论上可制得 g软水。原水的硬度为 度(提示:每一度即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00mgCaO)。
(4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属都为+2价)。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的活动性比甲强 |
B.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
D.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
C.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Fe3C杂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反应方程式为:、
。
(1)写出焙烧中氧化铁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焙烧中加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作燃料提供反应所需高温外,还能 。
【含量测定】甲同学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3CH4+4Fe2O33CO2+6H2O+8Fe ,浓硫酸有吸水性,碱石灰不仅能吸收水而且能吸收CO2。(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
②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
③点燃C处酒精灯;
④点燃A 处酒精灯;
⑤分别熄灭A、C处酒精灯;
⑥ ;
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4)步骤②的目的是 ,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
(5)反应后C装置中的现象是 。
(6)装置F的作用是 。
(7)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偏大”、“偏小”或“不变”)。
(8)实验后,甲同学根据装置 (填A、B、C、D、E、F)的增重分别算得样品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9)乙同学将10.0克粗还原铁粉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共产生0.3克气体。计算该粗还原铁粉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 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8 |
A.a和c是反应物 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