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初中化学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第三级采用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 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液氢应用于航天领域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燃料,目前广泛使用还存在困难,如: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一、二级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2N2O43N2 ↑+2X↑+4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3)“嫦娥三号”的“玉兔”月球车可从携带的锂电池储备一定的能源。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LiMnO2,从能量转化角度看,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
(1))若有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____ 40 g(填“>”“=”或“<”)。
(2)能否用镁代替磷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80g过氧化氢溶液和5g二氧化锰混合放入锥形瓶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锥形瓶内剩余物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T1
T2
T3
T4
T5
剩余物质/g
80.0
79.2
78.8
78.6
78.6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3B=2C+2D中,A和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则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
A.3:4       B.2:1       C.12:11      D.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A.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9∶111∶80
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 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②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
③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④反应后X的质量为0;⑤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
A.①②③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三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下图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小明把石灰石和100克稀盐酸装进发生器中,用天平称量发生器和里面物质的总质量,发现总质量的减小值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结束后还有少量石灰石剩余。
请根据图像完成下列各题:
(1)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克。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要求列式计算)
(3)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克。
(4)要配置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37%、密度为1.18克/cm3的浓盐酸   毫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混合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稀盐酸,向其中慢慢滴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为20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最终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______;
(3)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60g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步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某种稀盐酸100 g加入到15.8 g水垢中,产生 C O 2 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计算:

(1)从图中可以看出15.8 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 C O 2 最多是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0.1%)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油条是人们喜欢的早点,中国油条的传统加工配方是用明矾(KAl(SO42)作为膨松剂,明矾常引起铝残留影响人体健康问题,现在的膨松剂常用臭粉(碳酸氢铵)、小苏打。
(1)油条中的主要营养素是油脂和       
(2)“铝残留影响人体健康”中的铝是指     (选填“原子”或“元素”或“单质”)
(3)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铵、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 2NaHCO3 Na2CO3+H2O+CO2↑; NH4HCO3 NH3↑+H2O+CO2↑。
②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浓硫酸可用于吸收氨气。
③ 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作干燥剂,和二氧化碳反应,不与氨气反应。
实验I:探究膨松剂的成分
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点燃酒精灯。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红色石蕊试纸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

继续充分
加热
试管中仍有固体。
 

 
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为             (写出化学式)。
实验II:探究产生气体的量
①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为足量)。

将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装置D、E;加热过程中,装置C的作用是             ;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          。实验中,测定实验前后装置          (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若没有装置A,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②测定氨气的质量:将上图装置中          (填字母序号) 的连接顺序为对调。另取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盛有浓硫酸的试管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若该装置的质量增加了1.36g,则同时共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多少? (有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定量某Fe203样品(含有少量的Fe0、CuO),与1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Fe2O3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0.8 g B.1.6g C.3.2 g D.6.4 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7.5g样品放入烧杯,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34.7g,放出的气体在常温下体积为1.1L。
(1)常温下CO2气体的密度为2.0g/L,则上述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g。
(2)如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计算:
①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②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最终结果保留1位小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