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氧化铜 |
C.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B.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C.发现燃气(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应点火检查泄漏处 |
D.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干粉灭火器 |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因用电器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B.在冰箱里放入活性炭,除去冰箱里异味 |
C.室内烤火取暖,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 | D.档案室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 |
B.对安全的认识 |
①用肥皂水检验水的硬度 ②图书、档案着火,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③高层住房室内着火,在等待救援时要打开所有门窗 |
①掏沼气池时用火把照明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 |
C. 对除杂方法的认识 |
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 |
①除去MnO2中KCl,加水溶解、过滤 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CuO中混有的Cu 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 |
①张青莲﹣﹣测定空气组成 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③拉瓦锡﹣﹣测定水的组成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炉上放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
B.因为CO2过量能引过温室效应,所以在大气中越少越好 |
C.室内有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排风扇通风 |
D.到溶洞探险(可能含较多二氧化碳)用火把照明比手电筒照明好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房失火只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B.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死亡 |
C.在煤矿的矿井里,通风并严禁烟火,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
D.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温度越高金属的化学性质越稳定 |
B.加油站应“严禁烟火”,说明只要遇到明火,在任何情况下石油都会燃烧 |
C.体温计中水银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
D.自行车上的三脚架上喷油漆,说明隔绝氧气或水分可防止钢铁生锈 |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器起火时,用水扑灭 | B.乘坐公交车时,不携带鞭炮 |
C.油锅起火时,盖上锅盖 | D.厨房燃气灶漏气时,应关闭阀门,打开窗户 |
实验室常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
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
当汽车油箱泄露时,采取的应急措施首先是
A.亮灯查找泄露源 | B.打开车窗,严禁一切火种 |
C.洒水吸收汽油 | D.报警说明情况 |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
C.可燃物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
D.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叶一定能燃烧 |
下列混合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氧气 | B.氧气、二氧化碳 | C.氮气、氢气 | D.氧气、氢气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