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技术”是用足量的NaOH溶液“捕捉”CO2,并将CO2分离、储存,其过程的示意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
B.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
C.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
D.“反应并分离”的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 酸中加水稀释 |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
C.加热一定量的 高锰酸钾固体 |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A.①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
B.②表示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同时加入稀硫酸 |
C.③表示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④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如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稀盐酸和锌粒 | 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
C.水和氢氧化钠 | D.水和硝酸铵 |
关于下列坐标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表示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B.乙表示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
C.丙表示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
D.丁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实验结束,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3)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4)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
预测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
物质是碳酸钠 |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
物质是氢氧化钙 |
|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 。
(6)若将一定量的Ca(OH)2溶液和100gNa2CO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5g白色沉淀,求该Na2CO3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BaCl2 Na2CO3 | B.KNO3 HCl CaCl2 |
C.H2SO4CuCl2 NaNO3 | D.NaOH HNO3 NH4NO3 |
下图表示土壤的 pH 和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关系。栅栏(阴影部分)纵向宽度越宽,表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依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酸性越强,植物对三种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
B.土壤碱性越强,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
C.土壤 pH="8" 时,植物对三种元素吸收率最高的是钾 |
D.植物同时吸收三种元素的土壤 pH 最佳范围:5~6 |
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FeSO4·(NH4)2SO4·6H2O,在制药、电镀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用含有少量铜的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流程如下:
资料:①硫酸亚铁铵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硫酸亚铁铵晶体在100℃~110℃时分解。
②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单位:g)如下表:
温度/℃ |
FeSO4 |
(NH4) 2SO4 |
FeSO4·(NH4)2SO4·6H2O |
10 |
20.0 |
73 |
17.2 |
20 |
26.5 |
75.4 |
21. 6 |
30 |
32.9 |
78 |
28.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废铁屑表面油渍。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 7(选填“>”、“<”或“=”)。
(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①中过滤时,要趁热进行的原因是 ,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4)操作③中使用无水酒精洗涤,可快速晾干。这样做的优点是 (填字母)。
A.避免用水洗涤所造成的晶体损耗
B.酒精易挥发,可低温晾干晶体
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2: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4: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
B. | 由实验2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 |
C. | 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
D. | 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 |
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有几个
① 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
② 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
③ 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
④ 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⑤ 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除(2)题外其余各小题均用序号填空。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物质 |
醋酸 |
水 |
熟石灰 |
纯碱 |
化学式 |
CH3COOH |
H2O |
Ca(OH)2 |
Na2CO3 |
(1)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2)利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 ;
②有氢氧化钠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3)若要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选项中的 。
①无色酚酞试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pH试纸
(4)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 来涂抹止痒。
①食醋(含醋酸) ②熟石灰 ③纯碱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
物质除杂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方法探究】为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小明设计了三种方案。
实验方案 |
|
方案A |
|
方案B |
|
方案C |
上述方案中有两个是合理的,写出合理方案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提炼】上述两种合理方案体现了物质除杂的不同思路:
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
思路二:将所需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方法运用】
运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
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
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滤液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滤液
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步骤③中乙溶液是(填化学式)溶液。
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脱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将脱氧剂封口打开,将其倒在滤纸上,
观察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还夹杂着少量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可能含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红色粉末可能含有氧
化铁、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脱氧剂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
粉末几乎全部溶解,只有少量黑色粉末未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黄色 |
② |
去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②可知,脱氧剂中黑色粉末肯定含 。
脱氧剂中的红色粉末肯定不含 ,肯定含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延伸】小明认为铁生锈时会消耗氧气,因此可用此脱氧剂(实验室可滴几滴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集气瓶的实际容积是150mL,量筒内盛100mL的水。当量筒内水面不再变化,且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读出水面在73mL刻度处。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本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不一致,原因可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