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解答题
初中化学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反应原理

①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均可产生氧气,其中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氯酸钾时,加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三种方法中,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制取O 2和CO 2.连接如图的装置完成实验。

制取气体

A

B

C



反应物

装置(填"甲"或"乙")

物质

作用

作用

O 2

  

  

  

接水

CO 2

石灰石和稀盐酸

  

干燥CO 2

  







来源: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要严格防控,科学消毒。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能够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脂质包膜分子并使其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毒。

(1)乙醇(C2H5OH)俗称酒精。乙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探究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3滴红墨水,再缓慢加入2mL乙醇,如图,补充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3)配制医用酒精。把100mL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没有消毒作用),加水稀释为75%的医用酒精,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A.烧杯

B.药匙

C.玻璃棒

D.量筒

(4)科学使用医用酒精。阅读下列材料。

物质

最小爆炸限度%

(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最大爆炸限度%

(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闪点(℃)

乙醇

3

19

12.8(医用酒精为22)

柴油

0.6

7.5

>62

闪点指的是挥发性物质所挥发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会闪出火花的最低温度。

①从燃烧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的信息简述: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免火源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的原因有  

②在家里,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桌面和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的正确方式是  (填“擦拭”或“喷洒”)。

来源: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CO2+Na2CO3+H2O═2NaHCO3

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

Ca(OH)2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21.8

9.6

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20℃时,在盛有5g Ca(OH)2固体的A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取上层部分清液于B烧杯中。

(1)向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B烧杯中通入CO2,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氧化钙的性质有  

[实验拓展]

(4)向上述(1)反应后的A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测得其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AB段的实验现象是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二:二氧化碳通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设计和实验]20℃时,甲、乙两组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甲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变浑浊,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X.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

[解释与结论](1)经分析X是NaHCO3.实验过程中,Ⅰ中产生的现象是  

乙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无明显现象,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Y.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Ⅱ中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2)乙组同学认为Y只有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结合分析Y的成分说明理由  。Ⅰ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20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制,已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

(1)目前常用的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合金,具有耐腐蚀、  等优点。

(2)镁和铝可熔炼成Mg17Al12镁合金,熔炼过程只能在真空中,不能在空气中进行的原因是  (写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3)某废弃物中可能含有Cu、CuO、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并回收金属,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

①步骤Ⅱ的操作是  

②步骤Ⅱ中产生的现象是  。步骤Ⅲ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溶液C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样品的成分是  

④通过测氢气的质量,也可确定样品的成分,则w的值为  (用m和n的代数式表示)。

来源:2020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曲霉素AFTB(化学式为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莓素,人类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发生突变,维而转变为癌症。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56mg黄曲霉素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是  mg。

来源: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课上,某同学向盛有约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没有观察到现象。请教老师后,他发现自己在滴加稀硫酸前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反应情况,于是他对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

[实验原理]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做出猜想]猜想l: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

猜想2: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猜想3: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变  

溶液呈碱性

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分析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向试管里的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滴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1

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pH  7(选填“>”“<”或“=”),则溶液呈酸性

方案2

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需连接如图2所示装置Ⅰ、Ⅱ,为得到纯净CO2,装置Ⅰ、Ⅱ的导管口沿气体流动方向的连接顺序是  。装置Ⅱ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3)C中放置的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实验过程中小花的颜色  (填“变红”“变蓝”或“不变色”)。

(4)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F中先熄灭的蜡烛是  (填“甲”或“乙”)。

来源: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CO2+Na2CO3+H2O═2NaHCO3

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

Ca(OH)2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21.8

9.6

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20℃时,在盛有5g Ca(OH)2固体的A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取上层部分清液于B烧杯中。

(1)向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B烧杯中通入CO2,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氧化钙的性质有  

[实验拓展]

(4)向上述(1)反应后的A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测得其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AB段的实验现象是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二:二氧化碳通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设计和实验]20℃时,甲、乙两组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甲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变浑浊,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X.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

[解释与结论](1)经分析X是NaHCO3.实验过程中,Ⅰ中产生的现象是  

乙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无明显现象,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Y.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Ⅱ中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2)乙组同学认为Y只有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结合分析Y的成分说明理由                                        。Ⅰ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20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向盛有100.0g K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pH计(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表: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60.0

80.0

100.0

120.0

烧杯中溶液的pH

13.7

13.3

7.0

0.7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求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来源:2020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混入Na2CO3的NaOH固体。于是他们对该固体中Na2CO3的含量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Ⅱ.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该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原理]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碱石灰均足量)。

方案甲: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向样品中滴加稀硫酸,待样品反应完全,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测出生成CO2的质量,计算。

方案乙: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O2的体积。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和足量稀硫酸分别置于Y形管a、b处(此时量气管液面在零刻度处),倾斜Y形管,使反应发生,待样品反应完全,测出生成CO2的体积,计算。

[分析与讨论]

(1)方案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为测出生成CO2的质量,需要在样品反应前后分别称量装置   (填装置序号)的质量。方案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应   ,然后根据液面读出生成CO2的体积。

(2)小红同学认为方案甲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可增加图3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填装置序号)。

(3)小青同学认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                  ,计算。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完善实验方案后,测出了该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设计实验方案应使实验简便、误差小。

来源:2020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甲、乙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分别做了A、B、C三组实验:

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C组实验的现象为  。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同时将三组实验反应后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对气体成分及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NaAlO2+HCl+H2O═NaCl+Al(OH)3

③Al(OH)3+NaOH═NaAlO2+2H2O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组

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气体为CO2、H2;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AlCl3、NaCl、   、HCl

乙组

分别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

往一支试管中先滴入足量BaCl2溶液,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只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气体为H2;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NaAlO2、NaCl、NaOH

往另一支试管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交流与反思](1)乙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组同学得出气体成分的结论不严谨,其理由是                                  

(2)甲、乙小组同学所做实验相同,得出的实验结论却不同,原因是  

[拓展与应用]

只用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AlCl3与过量NaOH在溶液中的反应:  

来源: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5月5日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了低温高压液氢作燃料。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  

(2)如图1所示,将一定量氧气封闭在注射器中,改变氧气的体积和温度,记录不同条件下注射器中氧气的压强大小,结果如表:

温度/℃

20

20

20

20

20

25

30

35

40

体积/mL

12

11

10

9

8

12

12

12

12

压强/kPa

99.6

110.6

120.7

130.6

149.7

101.3

103.1

104.5

106.6

分析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  ;体积增大,气体压强  

(3)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  

(4)如图2所示,某小组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 1 3 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均振荡一会儿。(水的挥发忽略不计)

①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仿照乙画出此时甲、丙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

来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盛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图信息计算:

(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Na 2SO 4

猜想二:   

猜想三:Na 2SO 4和NaOH

以上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   ,理由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 2溶液

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成立

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

  

猜想二成立

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

来源: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补齐废弃物与垃圾桶的连线。

来源: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