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简答题
初中化学

如图,向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块木炭,为什么红棕色会消失?漏斗中液面为什么会上升?为什么用漏斗而不直接用导管插入水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活动中,小明欲用右图装置收集干燥的O2,A瓶中浓硫酸体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请将B瓶中的导管在图中补充完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复分解反应探究的是酸、碱、盐等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书写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的微观图解如右图所示:

反应①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Cl和Na没有发生变化;反应②的实质是H和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l和Na没有发生变化,则反应③的实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生成AgCl。所以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某些阴、阳离子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____________的过程;
构建短线相连的下列离子对,在方框内填写相应的离子符号,要求构成的离子对能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两种气体的分解反应        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           酒精燃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质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通常分为两大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区别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2)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人们在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控制化学变化的事例。请参照举例,从化学角度说明下列事例中人们是控制化学变化的原理。

编号
事例
原理
举例
厨房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使燃烧反应停止
事例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事例2
易变质的食品采用真空包装,可以延长保质期
 
事例3
夏天,为防止食物变质,放在冰箱中
 
事例4
用鼓风机向煤炉中吹入空气,可以使炉火更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⑴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下面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2 H 2 O 2 = M n O 2 2 H 2 O + O 2
2 K C l O 3 = M n O 2 2 K C l + 3 O 2
2 K M n O 4 = K 2 M n O 4 + M n O 2 + O 2
下图1是气体制备时的常用装置:

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 C 的名称是
②一般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理由是
③采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④采用氯酸钾制得的氧气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酸钾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的氯气。可利用(填序号)装置,并向其中加入溶液除去;
⑤三种制氧方法中都出现二氧化锰,他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信息提供:
氯气有毒,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症状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少量氯气可通过碱溶液除去。
⑵苏打水是碳酸氢钠( N a H C O 3 )的水溶液,有弱碱性。医学上外用可消毒杀菌,饮用可改变酸性体质,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下图是某品牌苏打水的图片和配料表,读图2完成下面问题:
①根据配料表可以发现:苏打水成分中的无机物有,有机物有(每空至少填写两种物质);
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品牌苏打水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 a 2 C O 3 N a H C O 3 是生活中常见的盐,某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来研究者离子物质的性质(已知: N a 2 C O 3 N a H C O 3 的水溶液呈碱性; N a H C O 3 受热易分解生成 N a 2 C O 3 H 2 O C O 2 ).
(1)称取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5mL水,振荡.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
①发现 N a 2 C O 3 完全溶解,而 N a H C O 3 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在相同温度下,
②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均呈 色。
(2)①取少量 N a H C O 3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带的现象是:大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②用的方法除去混在 N a 2 C O 3 粉末中少量的 N a H C O 3

(3)测定 N a 2 C O 3 样品(含 N a C l 杂质)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
①称取m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
②加入过量的 C a C l 2 溶液充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反应后 C a C l 2 有剩余的方法是
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测定的质量为ng.则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

(1)一位同学设计了装置A制取CO2,该装置能通过上下移动穿过橡胶塞的粗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大理石碎片应放在        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铁丝代替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份.如用装置B干燥CO2,则CO2应从        (填字母)端口通入.
(3)如用装置C收集CO2,则CO2应从        (填字母)端口通入.
(4)装置D用于通入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二氧化碳从哪端进入集气瓶?
(2)如果用该装置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则氢气从哪端进入集气瓶?
(3)该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用来贮气,则气体从哪端进入集气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课外小实验中,小强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该实验设计的优点。(答出三点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3)装置B与C组合,可以制取的氧气,反应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能用装置C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
(4)一种洗气装置如下图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浓硫酸课吸收水蒸气,不吸收二氧化碳】

(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X          ;Y         
(2)实验室某同学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装置编号 )作发生装置,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最后他还发现水槽内的水显红色,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是:___    _        
(3)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表达式为                 
(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5)李刚同学想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填导管编号a或b,下同)通入,若用装置BFG组合来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体积,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将导管          和c导管连接。
(6)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实验室内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激烈,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写出这个过程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___
(2)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
B.水使紫色石蕊变红
C.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3)C处出现的现象_____             ______;由此总结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①_____          _ _____;②_______          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            ,其作用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然后将其灼烧(Cu+O2→CuO)。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收集到更多的02         B.加快反应速率         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B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K”、“L”或“M”)。
③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盐酸可以清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03),盐酸中主要含有H20分子、H+、c1.某探究小组为探究稀盐酸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氧化铁溶解,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
(1)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少量Fe2O3的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振荡
固体不溶解
 

(2)是否需要做“向Fe2O3,中加入水”的对比实验?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