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 |
氢 |
1 |
0 |
1 |
1 |
碳 |
6 |
6 |
6 |
12 |
氧 |
8 |
8 |
8 |
16 |
钠 |
11 |
12 |
11 |
23 |
铁 |
26 |
30 |
26 |
56 |
从上表可归纳出以下结论 (另写出两条即可,每多一条加一分)
①有的原子没有中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
2013年10月31日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5级地震。震后救援要防范次生灾害,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发放消毒片(如ClO2消毒片)和泡腾片,对饮用水消毒。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泡腾片中含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放出大量气体而呈泡腾状,若有机酸用HX表示,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t3℃时,将70 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下表是一些粒子的半径(单位:10-10 m)
由其中数据可以看出:
(1)核电荷数相同的单原子核离子的大小顺序的规律性是什么?
(2)相同电子数且各层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的规律性是什么?
近几年我国不少水域多次发生严重的“赤潮”、“水华”现象。“赤潮”、“水华”主要是指水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已知某种藻类的化学式为C106H263O110N16P,求:其分子中碳、氢、氧、氮、磷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
小红在家中发现松软的面包、酥脆的饼干内部都有许多小孔.为探究这个问题,她从面点师那里了解到:此类食品制作过程中常加入膨松剂,碳酸氢钠就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小红从超市买来一袋膨松剂(碳酸氢钠),按照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对其进行探究.
①阅读使用说明:使用时与面粉混合均匀,加水拌和,成形后直接焙制;
②观察到样品为白色粉末状物质;
③取少量样品加入水中,发现其完全溶解;
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pH=11;
⑤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请你通过以上实验判断,形成小孔的气体应该是________.你猜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你所了解的碳酸氢钠的其他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氧气的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从节能、环保的角度
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作反应物。
(2)X的化学式为 ;若反应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生成X的化学式
为 。
(3)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Y+5O2点燃 3CO2+4H2O,Y的化学式为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做反应④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
(1)有些汽车新型排气系统中,使用抗腐蚀性能好的钛合金材料。生产钛(Ti)部分工艺流程图如下:
镁与四氯化钛(TiCl4)在高温下生成金属Ti,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上述反应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理由是 。
(2)汽车燃料主要是汽油,若油箱漏油,走近汽车就能闻到。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
(3)用天然气替代汽油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油价的持续“高烧”,引发人们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并且促使人们寻求石油的替代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 |
B.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 |
C.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
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
(5)家用汽车和公交车相比,前者的耗油量大约是后者的1/5左右。前者和后者在行驶时所排出污染物的比率大致也是1/5左右。如果后者载运乘客量平均为50人,前者平均为2人,请对比它们在燃料利用和污染环境方面因素,你的建议是 。
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_______.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他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________.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盐酸的体体/mL |
0 |
10 |
19.5 |
20 |
20.5 |
30 |
40 |
pH |
13 |
12 |
10 |
7 |
3 |
2 |
1 |
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是________.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有的农药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趋利避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农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普遍建立了农药登记和淘汰退出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好农药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和防范农药的使用风险。农药在投放市场前,必须申请农药登记。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只有经农药登记部门科学评价,证明其具有预期的效果,对人畜健康或环境无不可接受的风险后,方可取得登记,并在规定的范围内销售、使用;已使用的农药,经风险监测和再评价,发现使用风险增大时,由农药登记部门作出禁用或限用规定。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六六六、滴滴涕等高残留有机氯农药做出了停产和停用的决定,90年代,禁止生产和使用杀虫脒、除草醚等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可以达到农药使用的利弊平衡,例如有科研人员测定了三唑酮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番茄中降解规律如图1曲线。
去皮和烹饪可以去除果蔬中部分农药残留,蒸煮炒均能有效降低黄瓜中的农药残留量,但部分果蔬不适用去皮和烹饪,如橄榄、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方式。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一般在水中加入食盐、面粉、NaHCO3、醋酸等用于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也有人研究了利用奶粉等6种方法去除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杜绝农药对人和环境的污染
B.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将农药危害降低到合理范围
C.滴滴涕、除草醚已经禁止使用
(2)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清水、洗菜机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 。
(3)温室大棚内种植番茄施用三唑酮后,番茄中残留量最大的是 天,原因是 。
据报道,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厂区周边300m范围内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消防官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请回答:
(1)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减少中毒机会,你认为人们在撤离事故地点时应尽量走_________(选填“低处”或“高处”)。
(3)氯气的化学式为Cl2,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家庭使用的煤气(主要成分是CO)本身没有气味,如果它逸散出来人就会不知不觉的中毒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人们在生产煤气时常往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臭味)的乙硫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乙硫醇除了具有特殊气味外,还表现出许多与CO不同的化学性质,你觉得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2)乙硫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由此可推断乙硫醇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3)当发现家中的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I 氯气(Cl2)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
材料Ⅱ Cl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
材料Ⅲ Cl2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含氯元素的消毒剂有ClO2、NaClO、Ca(ClO)2等。
(1)实验室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 。
(2)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类,分别属于 、 。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
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_______(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________.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