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相同的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实验时间的长短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4)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5)和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的独有特征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无成形细胞核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设计了下面一组实验,室温下,在A、B、C三个烧瓶中均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其他条件如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中,A、B两组装置的变量是____________,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是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_____瓶,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____________气体。打开该瓶瓶塞,还会闻到一股酒味,说明同时还产生了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需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酵母菌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试写出一例。
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作为
组;乙组用等量的 饲养。每天都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
由此,小强得出结论: 。
(2)甲组家蚕幼虫发育成蚕蛾后,交配、产卵,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 对蚕卵孵化的影响。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
甲组蚕卵 ;乙组蚕卵 。
小明同学发现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经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和韭菜也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小明猜想叶绿素的形成可能与光有关。于是他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针对小明的疑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一些蒜瓣分别浸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中,两个瓷的蒜瓣的数量应________。然后将甲放在阳光下,将乙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它条件_________。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甲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_________的,乙中长出蒜苗的叶子是_________的。
(4)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根据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处理方法 |
两张餐巾纸,10粒种子,拧紧瓶盖 |
|
|
|
|
两张餐巾纸,10粒种子, 加适量水, 拧紧瓶盖 |
两张餐巾纸,10粒种子, 加适量水, 拧紧瓶盖 |
两张餐巾纸,10粒种子, 加较多水, 拧紧瓶盖 |
|
|
橱柜 |
橱柜 |
冰箱 |
橱柜 |
实验结果 |
未萌发 |
萌发 |
未萌发 |
未萌发 |
(1)表中有 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 号。
(2)从该实验得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 、 和 。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能保鲜,另一瓶则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肉汤的多少
C.细菌的有无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4℃的冰箱冷藏室里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1)实验甲和乙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变量是 。
(2)实验设计中,甲和丙能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
(3)本实验中共有几组对照实验? 。
(4)本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
(5)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节约起见,每个烧杯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 ,理由是 。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
|
|
如图为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要用黑布遮住大烧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天揭开黑布,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___________了,说明大烧杯内___________浓度增加了。
(3)将燃烧的火柴放入大烧杯内,火柴立刻熄灭,说明大烧杯内___浓度大大降低。
(4)实验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__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__ 。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东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
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
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表.
试管 |
试管中的液体 |
条件 |
实验现象 |
1 |
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
灯光照射 |
有气泡,叶片上浮 |
2 |
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 |
灯光照射 |
无气泡,叶片无上浮 |
3 |
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
黑暗 |
无气泡,无叶片上浮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作为对照的是 号试管.该组实验说明
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该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
10 |
20 |
30 |
40 |
50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 |
65 |
35 |
15 |
6 |
1 |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 .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作用是
(2)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
(3)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滴加物,这时可以看到叶片没有遮光的地方变成了
(4)此实验说明了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装置 |
种子数 |
空气 |
水 |
温度 |
实验结果 |
A |
50 |
充足 |
清水 |
2℃ |
0粒萌发 |
B |
50 |
充足 |
清水 |
20℃ |
45粒萌发 |
C |
50 |
充足 |
清水+食醋(模拟酸雨) |
20℃ |
5粒萌发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种子的萌发率为 。
(2)A装置与B装置作为一组进行分析,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C装置与B装置作为一组进行分析,说明 。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一粒种子能够萌发长出一个植物体,主要原因是种子种具有_______。
(2)植物利用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_______输送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3)若干旱造成玉米减产,其原因是光合作用(生理活动)受到影响,生理活动在细胞_____ 中进行。
(4)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___________,其他条件和设置都相同。
(5)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要改变的是___________
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综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 进行对照实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
(三)实验反思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 。
(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交流讨论: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试题篮
()